鄒巧玲
(福建省福州市羅星中心小學 福建 福州 350000)
前言
對話教學是指在教學大綱的前提下,在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的以思維交流式的學習交流活動。這種學習方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潛能;而且能夠鍛煉學生之間分工合作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能夠在這個過程中更好的學習數學,而且能夠建立自己的思維體系,構建自己的思維模式,更好的開展對英語活動的深入學習。
1.1 創設語言環境。英語是一門語言,只有進行對話才能使自己置身于英語學習環境之中。聽的過程不僅是一個接收的過程,而且還是一個建立的過程。對話式英語不僅僅要接收,更要進行輸出,而且在這個過程中通過先聽而可以進行模仿,就使得學生能夠說出流利地道的英語。對話式英語活動能夠創設出英語環境,使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習用英語直接進行思考和表達。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部分,對話式英語活動能夠充分的將兩者進行融合,更有利于學生進行學習。
1.2 放松學習氛圍。對話式英語活動能夠使教師和學生進行雙向的交流,極大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1]。對于性格比較內向的小學生而言,他們初次接觸英語難免會產生焦灼的心理,而對話式英語活動能夠讓小學生在友好輕松的環境里更加自如的表達自己,這樣的話就能夠以學生的需求為中心,使學生能夠在活動中進行學習。
2.1 以學生興趣為基點。較其他學科而言,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其內容還是比較豐富多彩的。而對于小學生的英語活動而言,其根本目的在于對英語學習能力的培養,為將來的發展奠定基礎。那么教師在英語活動中與學生進行對話的時候必須以學生的興趣為切入點,幫助學生明確學習課程的目的,找到學生興趣契合點,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2]。對話教學是就是以教師與課本之間的交流為例,幫助學生建立自身與課本之間的交流,突破固定思維背后的束縛進行自己的思考。且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經常會在學習的時候開小差,難以進行長時間集中有效的學習。因此在進行英語活動的時候就需要以學生學生的興趣為切入點,才能更好的開展英語活動。
2.2 創設學習情景。對話式英語活動可以通過教師提出問題并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開始,教師必須根據教材及學習目標創設出一定的學習情景,使學生在對話的過程中進行學習。教師的教案以引導性的大綱為主,這樣才能給學生留下足夠的思考空間,使學生自主探索問題,并進行學習。而且如果能夠以生活中的情形入手,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融入學習的環境。例如,在對水果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就可以在學生在水果上面寫下相應的英文單詞,然后進行讀寫學習。這樣的話就可以使他們在腦海里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更有利于英語的學習[3]。對話式英語活動最好可以進行相應的分組,這樣的話就可以讓學生在組間進行分組交流,避免英語活動出現亂糟糟的現象,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習的效率。而且在小組之間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之間可以進行相互幫助和交流,更有利于他們突破自身的局限,以優帶劣,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3 總結學習成果。在進行英語活動之后,可以使小組之間分享自己的學習成果。也可以讓小組之間成員進行相互評價,了解自己在本次活動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在進行自主學習之后,雖然能夠得到相應的知識,但這種知識體系是分散又不系統的;教師必須帶領學生進行系統的學習。在總結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必須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幫助學生發現自身發音,拼寫等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改正。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自身存在的特點,幫助他們構建更好的學習方法。學生們也可以在學習活動結束之后總結自身在英語活動中的學習所得,積極進行重復記憶,以取得更好的學習結果。
綜上所述,良好的英語活動模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行對話式英語活動改革能夠幫助教師提高自身的教學質量,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要幫助學生積極進行調整,不斷進行摸索改善,建立一個完善的教學模式,為社會提供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