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敏
(甘肅省靜寧縣第二中學 甘肅 靜寧 743400)
問題解決式教學就是問題教學法,該教學方法是在充分尊重學生主體地位的前提條件下,讓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在正式上課前進行預習,然后將自己不懂的問題向老師提出疑問,教師通過對學生們問題的分類整合,將典型的問題在課堂上拿出來供學生們一起討論研究。問題解決教學法具有的特點和優勢包括以下幾點:首先調動了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因為教師在提出問題以后,學生們在教師的引導下會主動思考然后討論,注意力集中會專注地投入到問題思考分析和解決中。其次,問題教學法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引導使學生自覺地加入到問題討論中,不但提高了學生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在和同學們的討論以及教師對問題的拓展引導下,學生的思維也朝著寬和深的方向發展,學生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此外,問題解決式教學是為了提高學生自主參與的興趣,提升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所以在應用該教學方法時,教師要注意人性化教學,使問題教學法發揮最大的價值。
2.1 創設問題情境,吸引學生興趣。問題解決教學的第一步是要結合高中數學和學生們的特點,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而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這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在創設問題情境時必須從學生實際著手,結合學生們熟悉的生活場景設計生活類數學問題。比如在教學指數函數時,可以以“在棋盤上放米粒”的故事作為問題情景;又如在教學分段函數時,教師結合學生上學經歷設置情景,對學生上學途中的歷程繪制函數圖像。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們對于數學學習的積極性,還能快速幫助學生融入到課堂中。另外可以選擇具有探索性或開放性的問題,比如在學習不等式性質時設置這樣一個問題情境:鞋盒廠生產了一批長方形的硬紙板,長寬分別為80cm和50cm,要做一個加蓋的長方體鞋盒,要求學生們設計出體積最大的長方體。
2.2 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探索學習,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在學生思考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需給予恰當的指導,要求教師關注課堂上每一位學生的表現,然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但是同時也要注意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及時對學生們課堂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和總結。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們提出質疑,并對他們的質疑精神進行一定的表揚,激發學生發現、質疑和思考的能力。在學生解決完一道數學問題以后,除了表揚鼓勵還應該引導學生對該問題涉及到的相關數學知識的概念、性質等進行了解,然后由數學公式推導出計算方法。課件,問題解決教學對教師的要求很高,不僅要有極高的專業知識,還要掌握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和引導藝術。
2.3 指導學生解決問題,對整個課堂進行總結歸納。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問題解決教學法,更應該重視的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所以在課堂上為了讓學生真正理解題意,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教師應該指導學生了解問題涉及到的知識點,為學生問題的解決提供依據。接著指導學生找到已知條件和問題間的關系,在和其他學生的討論中選擇正確合理的解決方案。在一個個數學問題解決以后,教師還需要對整個課堂教學進行總結歸納,分析學生們在課堂上的表現和實際的學習結果。在對學生的評價中重新理清教學思路,可適當調整教學計劃。而對于學生而言,也能在自我評價、互評和教師評價過程中形成對數學學習的整體認識,選擇適合自己的解題思路,同時調整以后的學習計劃。
2.4 避免形式化的教學,注重數學基礎。為保證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應該結合學生們在學習高中數學中經常遇到的問題運用問題解決教學法開展相關教學。比如高中部分學生往往喜歡鉆研數學難題,忽視了數學基礎性問題,導致在考試中出現了眼高手低的情況。這是因為在高中數學與考試中,數學基礎知識的比例達到了80%,如果一味鉆研難題忽視了基礎問題,在考試中肯定難以得到高分。所以教師應該避免形式化的教學,應用針對性教學方式,注重對數學基礎知識的傳授。比如應該解決問題總結引導相關數學知識的概念,夯實基礎,然后再引導學生開展下一步學習,這種漸進式的學習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數學學習的有效性,幫助學生在實際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高中數學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應該沖破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創新教學方法和模式,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的問題分析解決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為目標,在基于學生實際情況、高中數學特點以及學生興趣的基礎上,采取問題解決教學法可有效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當然教師自身也應該不斷加強修養,提高問題解決教學應用的靈活性和有效性,真正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