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生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城關三小 安徽 六安 231300)
信息技術特有的開放性、綜合性、共享性、多元化等特點,讓教師在教學時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素材和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以及更廣泛的知識面,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深化學生學習的深度,突破教學的難點,是當前教學改革重點。運用信息技術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能夠很好地解決的傳統教學中的不足,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優化學生學習情感體驗,不僅給教師的教學提供了更好的方法和便利,更改變了學生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模式,讓學生更高效地學習數學。
情境教學法是近年來廣為流傳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教師完全可以結合信息技術的手段,創設有趣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促進良好教學效果的實現。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充分地向學生展示直觀、生動的畫面,并且通過活靈活現的方式將課堂內容具體化,這是激發學生去學習和探索的良好契機。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采用聲音、圖像以及信息技術課件的方式來表現媒體的功能,將教學融入到一定的情景當中,凝聚學生的注意力,這也在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的好奇心,用這種帶有趣味性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學習,有利于發揮教學中寓教于樂的優勢。在講課的過程,如果能夠給學生直接的感官刺激,對學生要學內容的傳遞十分有效。教師利用信息技術來創造生動有趣的畫面,讓學生對所學的內容產生積極的觀察傾向,讓以往的枯燥的聽和記錄變為對直觀情境的觀察,這樣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就會被提升,思維的活躍程度也大大提升。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多媒體輔助教學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為,小學生年齡小,缺乏獲取信息和知識的經驗,直觀思維還處于主導地位,不容易理解教材中較深的抽象的內容。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通常都是從感知開始的。感知豐富,就能為進一步形成概念,理解和掌握規律打好基礎。而多媒體恰恰能使學生的抽象思維變為形象、直觀思維,有利于對事物分析綜合,從具體形象中抽出事物的本質屬性。從而縮短了學生的思維過程,并有利于向創造性思維發展。
小學數學課教材設計了圖文并茂的主題圖,利用簡潔的文字出示定義、概念、公式等重難點內容,同時設計了貼近生活,結合實踐的練習題,盡管教材設計已經非常的人性化地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并結合了學生的認知規律和特點,但是,數學畢竟是一門需要推理的學科。缺乏系統的感知認識和數學推理環境,是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主要困難之一。教材中有些內容光憑教師口頭講解,幾個簡單的教具演示,學生不易接受,即使接受了也很很難真正明白其中的算理。例如:《圓柱的體積》這一部分內容中,“圓柱體積的推理過程”是本課中的重、難點所在。面對本課中圓柱體不規則、不好測量,且內容較抽象的現實情況,學生很茫然,不知所措。但是利用多媒體就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通過對圓柱體底面沿直徑平均分成若干個面積相等的小扇形,然后把圓柱體沿一條直徑切割開拼組,形成了一個近似的長方體,這樣學生就能夠很直觀地感受到,圓柱的底面積等于計算公式來計算,即底面積乘以高,學生很快就掌握了本課的重難點,并且能夠靈活運用。
要想學生能夠有效學習,首先就必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這一方面,教師就可以利用信息技術來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多媒體具有傳統教學無法比擬的優勢,教師要經常對學生進行鼓勵,長期的鼓勵會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長期的數學課后練習也會提高學生數學的思維能力,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但在這種學習的過程中,定勢思維是必要的,但是教師不能對學生的學習思維進行束縛,而應該加強他們創新思維的培養,讓學生自己動腦,教師適時加以引導,給與鼓勵,學生的思維能力自然就培養起來了。
比如說現代技術的發展,教學中出現了一種新的教學方式——SPOC,這是一種在MOOC的基礎上進行的教育改革的一項新的課程模式。它擁有優質的教學資源、成本低、在線交流等等優點,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在SPOC課程上觀看視頻,不懂的可以在線進行討論,與學生或者老師進行交流,解決自己的疑難困惑,這樣的方式有利于學生進行思考、討論和知識的整合,進行知識的傳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創新教育方式。
綜上所述,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最普遍的幾個領域便是在創設情境、為學生構建數學模型、培養思維能力這三方面。這三方面是教師在教學中運用最普遍的,也是教師最容易出錯,故教師在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時一定要與教學實際相結合,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征以及學習風格。我相信,只要教師在教學中根據學生實際狀況及自身教學經驗對教學策略不斷地完善,一定可以為學生營造出一個適宜的學習環境,現代信息技術教學手段的運用也將為祖國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多元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