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平
(四川省閬中市文成鎮云臺中心校 四川 閬中 637400)
小學數學以學定教課堂教學主要是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結合小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和學習情況來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以學定教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是新課程背景下對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要求,對小學生數學知識的學習以及數學思維的培養能夠產生重要的影響。本篇文章結合小學數學教學的實際情況,分析小學數學以學定教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希望能夠對小學數學教學產生一定的借鑒意義。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和實踐證明:學生在沒有精神壓力、沒有心理負擔、心情舒暢的情況下,思維最活躍,實踐能力最強。這就是說學生學習在一個寬松和諧的環境中,有不怕失敗的心理,有充分交流的機會,有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因而,我覺得作為一名教師,首先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樹立現代學生觀,確立服務意識。其次要熱愛每一位學生,相信每一位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都能有所發展。把微笑帶進課堂,及時鼓勵學生,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及時評價,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設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
教師的責任主要不是“教”,而是指導學生“學”。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因此,教師不能滿足于學生學會,而是要重視引導學生會學。課堂上我十分注意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啟發并指導學生掌握一定的方法,不斷促成學生由不知到知的轉化。在課堂上努力做到“教”致力于導,服務于學。
2.1 激情導課,激發學生主動探究。新課的引入關系到學生是否能主動學習新知識的關鍵。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前我采用創設不同情境引入課題。課中我根據不同的內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喚起學生主動學習的情趣,讓學生一上課就進入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引人入勝的數學世界,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2 適時點撥,促進學生主動探究。主動探究強調學生是主體,強調學生要通過能動的創造的學習活動,實現自主性發展。但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不是對學生放任自流,也不是不需要教師教,而是重視教師的“導”。課堂上我抓住時機,抓住關鍵,在學生的疑惑處、教材的精華處、深奧處等地方進行點撥,激發了學生主動學探究的積極性。例如“能化成有限小數的特征”一課,我問學生:“這些分數中有的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有的分數不能化成有限小數。這是為什么呢?”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屢屢碰壁。當學生思維出現“中斷”或“偏離”時。我不再讓學生漫無目的的爭論。而是啟發學生把分數的分母分解質因數,看看你能發現什么?一句話,使學生找到了思維的突破口,很快便找出了規律。接著,再出示7/35、9/18先讓學生判斷,再進行驗證,學生心中不免產生疑惑:為什么這兩個分數的分母除了2、5以外含有其他質因數,卻能化成有限小數呢?學生通過分析比較,最后讓學生認識到在發現的規律前面不得補充個“最簡分數”。課堂上,我適時適度的對學生進行點撥,能促使學生更好的理解,掌握數學知識,實現自主學習。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這說明每一個學生都有主動學習的愿望和需要。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我努力發展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動”起來,使他們的所有感官都充分的發揮作用,使學習的各個環節都得到優化,訓練處處到位。
3.1 優化“看”的過程,觀察到位。觀察是一種有計劃、比較持久的直覺,是人們認識事物,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數學觀察能力強的人,善于發現圖形的特點、數量關系的特征和數學知識的內在聯系,從而驚醒正確恰當的判斷,合乎邏輯的推理和準確迅速的運算。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我比較重視對學生數學觀察能力的培養。例如:六年級,在學習《圓的周長》一課,我引導學生觀察圓周長與直徑的關系,首先用電腦出示三個不同大小的圓,組織學生觀察比較,得出結論,圓的周長與直徑有關,那么,他們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系?再讓學生動手操作,量一量直徑與周長的長度,并計算出它們的比值,接著,讓學生觀察這三組數據,你能發現什么?學生通過操作、觀察、討論,得出圓的周長總是它直徑的三倍多一些。最后,再利用電腦演示周長與直徑的關系,此時,教師無需要更多的語言,便將不易的內容清晰、形象、生動地展示與學生面前,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3.2 優化“做”的過程,操作到位。我在教學中通過擺、拼、畫、制作、演示、實驗、練習等活動,培養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例如:在教學《三角形三邊關系》時,我把自主權交給學生,并鼓勵學生不要被書中現在的結論所束縛,大膽實踐,勇于創新。首先讓學生拿出10cm、8cm、7cm長的三根小棒,在桌子上擺三角形,學生非常輕松自如地擺出來了,接著又讓學生拿出10cm、4cm、5cm長的三根小棒擺三角形,結果學生怎么擺也擺不出來。然后提出疑問:“同樣都是三條邊,為什么后三根小棒擺不出三角形呢?”請同學們討論。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創設自主探究的情景氛圍,多給學生機會,多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激勵學生不斷積極自主探究、樂于發現問題、樂于解決問題、最終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習慣、能力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