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向明
(福建省閩侯縣第六中學 福建 閩侯 350100)
生物實驗教學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生物學科素養的只要途徑之一。但是實際的生物教學現狀卻令人擔憂,教師依舊在教學課堂上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在實驗教學中也只是注重對學生的實驗技能的訓練,忽視了對學生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這樣的教學方式已經不能完全適應當前的素質教育,也不能滿足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教師在生物教學中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來制定生物實驗教學的計劃,演示生物實驗就是高中生物教學中最常用也是最直觀的教學手段之一。演示實驗可以很好的結合課堂實驗的教學環節,將課本教學內容形象、生動的展示出來,通過靈活多樣的實驗方法來營造課堂教學的氛圍,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讓學生能夠形成學習生物的概念,在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的同時能夠啟發學生的思維活動,更重要的是通過演示實驗來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使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生物實驗的方法,使其在生物實驗中能夠提高自己動手操作的科學性和規范性,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演示實驗教學相對于分組實驗教學來說有更好的教學效果。在實驗教學的過程中,能夠有效的節約實驗材料,而且還有利于教師組織相應的教學活動。高中生物教學課堂上要注重和加強演示實驗教學的開展,這樣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學的效果。高中生物教師首先要從思想方面重視演示實驗教學,在教學前,要認真的備課,明確每堂課演示教學的目的,圍繞教學計劃來協調實驗教學和理論講授的關系,設計演示教學的程序,結合教學的內容和實驗的過程設計一些有意義的提問,讓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同時進行思考,確保每堂課的實驗現象可以明顯的展現出來,教師要正確的知道學生操作,注重實驗的教學性,對實驗中需要重點記憶的理論知識進行詳細的講解,最主要的是要學生能夠掌握[1]。
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是要在教師的指導下自己進行實驗的過程。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數據分析能力和培養學生的科學嚴謹的實驗精神,分組實驗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可以很好的使每個學生都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培養其操作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在進行分組實驗之前,要引導學生做好預習工作,需要提前對實驗的器材進行熟悉,這樣可以更好的在分組實驗教學中達到相應的教學目的。實驗課程教學不能只是簡單的訓練學生的動手能力,更重要的是要通過實驗教學來讓學生學會思考和學習。在教學實驗結束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交流討論和總結出實驗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2]。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很多的實驗是跟我們的實際生活相關的,有些實驗則需要通過長期的觀察和實踐,而且是不需要特殊的實驗器材就可以完成的,教師可以組織和引導學生通過課外實踐來完成。而課外實踐課程是需要學生在整個的實驗過程中都要自己動手操作,而且需要學生自己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觀察和比較,這樣就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實踐能力,可以有效的通過課余時間來讓學生掌握和鞏固課堂基礎知識,進而提高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比如說在學生學習“微生物的發酵及應用”中,教師可以先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舉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例子,說出微生物發酵和食品生產的關系,進而通過發酵工程的發展史來體會到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例如在“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在課外進行實踐,通過挑選葡萄和設計一些簡單的發酵裝置,在制作的過程中能夠直觀詳細的了解到整個發酵過程,同時對其進行監測和記錄,是學生能夠將生物理論知識和實際生活相結合,進而更好的掌握所學的知識并能夠加以應用。
總而言之,在素質教育實施的今天,教育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單純的給學生傳授知識,是要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促進要讓學生會學習,而且要在生物實驗教學中學會自己獲取知識,所以,就當前的生物教學來說,教師要明確生物學教學的重要目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