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敏華
(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吳村鎮中心小學 江西 上饒 334000)
核心素養是人類必備的一種修為,核心素養的形成需要日積月累、循序漸進。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很有必要,這是數學教學工作是否能夠取得成功的關鍵。小學生天性活潑,對于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與求知欲,他們喜歡參與趣味性的練習活動,希望通過教師引導、自身努力探索到未知的神奇世界。教師組織教學活動,實施人才培養計劃時有必要遵循學生的自然成長規律,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出發,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打造優質的發展平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1.1 課程設置的隨意性。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的個人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挑戰,那就是教師的專業知識水平與教學水平需要過硬的基本功,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循序漸進地傳授,將復雜的學習內容進行深入淺出地講解,有助于學生們理解與記憶,提高孩子們的數學思維。但是當前我國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之一就是課程安排的隨意性,完成課程目標層次不清。整個教學過程沒有形成一個系統的、整體化的教學實踐,往往是根據教師的個人實際教學中的安排來進行教學的,導致學生們的學習過程中缺少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難以建立起聯系,削弱學生數學能力培養,降低了整體的教學成果。
1.2 實踐類課程教學較為缺乏。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不難發現,想要學生們具有較好的學習成果,不僅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要高,還需要教師具有較強的教學手段,才能夠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們提高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們形成良好的學習方法。同時,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對學生們的實踐能力培養也成為了教學過程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學生們更應該將知識運用在生活實踐中,服務于生活。但是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往往忽視了這一點,沒能夠將生活化的教學模式與小學數學課程很好地聯系在一起,導致學生們的學習過程往往只注重知識的記憶與理解,而不重視知識的掌握與運用。比如:小學三年級上冊數學實踐課程《稱體重》,教學中我們不能任意忽略掉,而讓孩子親身經歷,體會克、千克這些質量單位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
2.1 制定統一的培養標準。在小學數學教育課程的設置上,許多學校都存在著一定的隨意性,這就導致職前小學數學教師的專業知識獲得受到了較大的影響,進而導致了許多實習教師或者是準教師難以適應課堂教學的需要。要促進教師專業化的發展,那么就需要制定出統一的培養標準。因此,可以組織以下幾方面力量,數學家、數學教育研究者、一線教師等,以數學學科的特點為基礎,根據數學教學所需要的數學知識理論基礎,對小學數學教師的核心素養進行梳理,以制定出適合我國數學教師專業的培養標準,為我國師范學校的課程開設提供依據。
2.2 增強與小學數學課堂的聯系。小學數學教師的課程體系構建是服務于小學數學課堂的,因此必須要使之與小學數學課堂具有緊密的聯系,這樣才能夠提高在教學過程的實質影響。所以,在課程體系構建的過程中,必須要以數學課堂的教學過程為中心,從而規劃課程體系的培養目標,主要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其一就是要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技能水平,教師自身的數學功底要過強過硬,同時對數學史也要有一定的了解,從而拓寬學生們的視野,增強他們對數學學科的理解。其二就是對教學方法的學習與實踐,在教學過程中要合理的選擇教學模式,確定教學方法,符合學生們的年齡特征與學習需求。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們的邏輯性思維,從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們具備一定的數學核心素養。同時,還要加強自身的耐心,學會如何與學生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引導學生們進行積極提問,從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們能夠全面發展。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師課程體系建構中,我國大多數師范院校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著數學教師的培養。故此,在今后的課程體系構建中,要制定統一的標準,為我國大多數師范院校提供指導依據;要增強與小學數學課堂的聯系,提高職前小學數學教師對學生的數學思維以及個性特征的了解;要構建具有合理性的課程,加強學生理論聯系實踐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