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輝
(河北省唐山市金橋中學 河北 唐山 064000)
數學作為基礎性、應用性強的自然科學,它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應用性的特點,對于培養初中生的創新、發散思維和制作能力起到推動作用。學具的應用是教學形式改變的標志之一,在新課程背景下學具越來越受到重視,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靈感,有助于提升學生對數學概念及原理的理解和應用水平,引導學生利用所學原理去突破生活問題,有效提高數學課堂應用質量。因此,如何正確利用學具,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豐富學生的學識,就成為了數學教師應該深刻思考的問題。本文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論述,旨在探索如何利用好學具提升初中數學教學效果。
在數學課堂上培養學生對數學知識感興趣也是學好數學的最關鍵因素。數學教師可以發揮學具特有的手段優勢,吸引初中生對數學的專注力和思考力,既能夠提高學生的認同感,同時又幫助學生更直觀的理解知識。比如講人教版初中數學《軸對稱》,教學時通過多媒體展示部分實物的對稱現象,請學生觀察并說出圖片出反映的現象,從而得出對稱無處不在。了解講述軸對稱圖形和對稱軸的概念及特征,數學教師可以將提前制作好的軸對稱圖形學具分發給學生,引導初中生總結軸對稱圖形、對稱軸、對稱的概念,并請初中生列舉出生活中常見的對稱現象。學生們都踴躍的回答問題,課堂氛圍極其高漲。最后,數學教師引導學生學會自制軸對稱學具,通過親身實踐來提高對知識的理解度。有的學生制作了剪紙,有的學生制作了幾何圖形或實物,還有的學生制作了相關的數字和字母如8和M,這些學具的制作和應用證明了學生的個性和創意的獨特性,使死板的數學課堂瞬間充滿了智趣,真正提高了學生的數學能力。
有些初中數學知識還是較為抽象的,學生難以理解,數學教師可以利用學具化抽象為形象,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讓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很好的鍛煉,幫助其養成良好的數學認知技能。比如講人教版初中數學《多邊形及其內角和》,初中生都知道三角形及四邊形的內角和的具體值,當計算多邊形內角和的時候還是有點摸不著頭腦。數學教師給學生發放各種各樣的五邊形學具,讓學生想盡各種辦法親自測這個多邊形的內角和。這時,我們發現了有的學生從這個五邊形頂點的連線上做起了文章,將其連接成彼此相鄰的3個三角形,進而通過學具算出了這個五邊形的內角和的準確值;在學生匯報時我們還發現有的學生將這個五邊形通過頂點連線將其連接成彼相鄰的1個三角形及1個四邊形,進而通過學具算出這個五邊形的內角和的準確值;當然我們還發現學生通過學具用更多的方法得出這個五邊形的內角和。接下來數學教師給學生發放六邊形或者十邊形的學具,讓學生嘗試著去計算。在這一計算中學生加深了數形結合的思想,體驗到了探究問題的樂趣。
學具的制作與改裝能夠創設良好的學習、思考氛圍,學生感覺到數學很貼近自己的生活,深層次的理解數學概念和定義,實現寓教于樂的目的。比如講人教版初中數學立體幾何圖形時,對學生的空間思維要求較高,僅通過教材中的描述和黑板上的講解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仍然會有一些學生無法掌握。此時,我們也可鼓勵學生自己或者和其他同學合作自制數學學具,帶領學生制作各種各樣的幾何體,學生們制作了正方體、長方體等,更好的掌握相關知識。再比如講人教版初中數學《平行四邊形》,數學教師展示學具,引出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加強知識的直觀體驗。為了真實體驗平行四邊形的特質,我們可以引導學生發揮想象自制或改裝學具,在改裝過程中有的學生發現矩形和正方形同樣滿足平行四邊形的特質,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間的關聯能力,便于開展接下來的特殊平行四邊形的教學。
數學教學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知識,創造性的使用學具,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體驗數學過程性學習的樂趣。在現代教學中,要加強學生的實踐體驗,通過操作學具滲透數學思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比如講人教版初中數學《勾股定理》,不僅要求初中生知道勾股定理,會運用勾股定理解題,還要了解這一定理的簡要證明。數學教師講完概念之后,可以讓初中生自制一個符合勾股定理概念的直角三角形,在制作過程中增強了初中生的推理能力和從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接下來,數學教師引入拼圖學具,以此驗證勾股定理,由于初中生以前沒有接觸過,所以興趣非常高,思路開闊。最后,數學教師要求初中生列舉出勾股定理在生活中的例子,實現學與用的統一。
總而言之,學具的應用有利于優化初中數學課堂,打破了常規教學枯燥乏味的弊端,讓學生獲得全方面的發展。初中數學教師要有以學具為載體的思想理念,讓初中生會思考和實踐,發現學具的價值。還要鼓勵學生發揮創作性和聯動思維,自制或者改裝學具,不斷探究新問題,獲得新發現,在思考、制作、探究、分析中學好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