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 娟
(遼寧省大連市莊河市青堆鎮中心小學 遼寧 莊河 116400)
小學科學是以科學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小學科學課程對于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重要的價值,每個學生都要學好科學。教育部門十分重視科學學科的教學配備,為每所學校建立了設備、資源齊全的科學實驗室。讓科學實驗室為學生開放起來,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實驗活動中去,親自感知實驗所產生的各種現象和變化,體驗科學實驗的趣味,實現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讓科學實驗室成為課堂、操場之外另一個趣味空間,一個配備齊全的實驗室只考慮物品的安全,總是鎖閉大門,就如同一個學校的圖書館總是關閉大門,藏書再豐富也失去它的魅力和價值。所以小學實驗室在有管理有秩序的條件下,讓學生親身觀察標本,動手組裝電路,將書中的實驗反復嘗試,學生能獲得的探究能力和興趣必然是無限的。實驗室的開放需要以下幾個前提準備:
1.1 合理安排實驗室空間。 實驗器材要有科學的分類擺放。小學科學實驗器材主要分:生物與環境類,自然科學類,機械、運動、能量類,器皿工具類,展示標本、模型類。根據實驗室的空間,將各種器材分類安排并標注類別,學生在實驗后將物品歸位。
1.2 制定有效的實驗室管理使用制度,師生共同遵守。制度的制定以學生安全為主,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教師對學生進行安全監護,排查實驗室的安全隱患。科學教師充分利用科學實驗室進行教學,讓科學實驗室成為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場所,成為學生特別喜愛的學習場所,讓實驗室成為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場所。
1.3 學生參與材料準備。實驗教學中經常出現材料不足的情況,如果材料單一由教師準備學生會十分被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使學生愛實驗,會實驗,提前了解材料器材的性能和作用。如《觀察霉的形狀和顏色》一課的材料,學生從裝水用的容器,到蘋果,土壤,牛奶等,都由學生自己準備,自己決定配置哪種混合液。學生準備的材料既可以互補又有可比性,當各種霉菌細胞在顯微鏡下呈現,學生的科學探究興趣大增。
1.4 補充實驗室器材的不足。當實驗室材料不足時,需要使用生活中的材料來補充。一個紙盒,一個塑料瓶都可以利用起來。如在教學《小孔成像》一課時,我同學制作了多個“小孔成像”裝置,課余將這些裝置擺放在實驗室里,學的興趣大增,成就感十足。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實驗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是學生主動進行探索活動的基礎。如教學《一杯水的溫度變化規律》時,我先呈現一杯熱水和一杯涼水,請學生猜測:哪一杯水在0攝氏度會先結冰?然后將兩個杯子放置室外,學生觀察的和設想之后興奮不已。例如《觀察月像》的教學,由于教學內容分散、抽象,學生很難形成對月相的整體認識。教師在實驗設計時,要科學地安排學生觀察月相,保證觀察的持續、完整。指導學生用正確的方法觀察,寫出觀察日記,積累有關月相的感性認識和材料。還有《水的循環》的教學設計則可以采取另一種方法。教師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對水的感性認識。如:天上有下不完的雨、雪;淋濕的衣服會干,冬天關在屋子里洗澡窗玻璃上會有水珠等。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歸納總結出:水或冰受熱變成水蒸氣,水蒸氣遇冷變成水或冰的循環規律。讓學生通過實驗的方法認識自然現象,總結自然規律,使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為培養學生科學世界觀創造條件,增加學生鎩索宇宙奧秘的興趣愛好。
學生課堂分組實驗是培養學生實驗技能的重要環節。通過學生實驗,學生能更細致地觀察和研究一些自然現象,驗證一些規律,熟悉一些簡單位器的使用和性能。為此,在指導學生分組時實驗時,我都提出明確的要求,講清楚實驗的目的和研究的問題,交代儀器的名稱以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并提供材料起市供學生自由選材,小組討論方法,為學生分組實驗創造良好的條件,在教學五年級下冊《杠桿》一課時,首先讓同學分組在筆下墊一塊橡皮之類的東西,在筆的另一端壓上字典或幾本厚書,然后在它的另一端用力向下壓,體驗有什么感受。體驗中,不斷移動橡皮的位置,重復前面的步驟,多做幾次感覺有什么不同?學生發現用手壓時,每一次用的力都不同,再讓學生討論為什么不同?進提出問題,使用杠桿可以怎么樣?并想辦法證明你的想法是正確的。此時每一個學生都動口,動腦,動手,充分參與了整個實驗,在詞論中找出正確的實驗方法,并選擇材料進行分組實驗,及時做好記錄,在實驗記錄的基礎上,得出杠桿的三個規律。學生開始設計實驗,選取材料,開始實驗,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實驗完畢,各小組推選代表匯報實驗結果,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
4.1 講求證據,尊重事實。教師在講課時,要從事實入手,這樣學生就會比較容易接受和理解課本的內容。例如,講動物的文章《蝸牛》,就讓學生觀察在學校花田里的蝸牛,通過觀察了解蝸牛的生活習性、生活環境、生存方式、身體的特點等。可以讓課堂走進生活,讓學生更加喜歡課堂。
4.2 教導他們進行邏輯推理,思維嚴密。在課堂上需要運用邏輯推理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思維要嚴謹有條理性,這是科學培養小學生理性思維的重點之處。
4.3 要有求實質疑的創新精神。在思維的培養方面,要讓學生有求實質疑的精神,比如在講《樹葉》這一課時,教師會提出“世界上沒有相同的兩片樹葉”這一觀點,受到學生的質疑。有的學生認為還是存在同樣的兩片樹葉,這樣一來,他們便會走進自然,進行大量的實驗探究,抱著務實的態度,對樹葉進行查找。直到最后真的找不到相同的兩片樹葉,便會自然而且深刻地接受這個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