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尚峰
(新疆庫爾勒市第二小學 新疆 庫爾勒 841000)
自主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自主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重要途徑。然而目前小學生在自身的自主探究習慣并沒有完全養成,因而應當對小學生學習科學的現狀有更加清醒的認識,努力使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探究習慣,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學科學教學質量和效率。
在《植物的“分身術”》一課中,我在教學活動的設計上體現了以學生的自主探究為核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隨著我國農業和花卉栽培技術的迅猛發展,植物的多種繁殖的方法在生產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小學生對周圍的植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
對于小學科學教學來說,最為重要的就是要使小學生養成自主探究的習慣,這就需要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目標明確了,學生自然就會養成良好的習慣。這就需要教師在開展小學科學教學的過程中,根據不同的知識點及不同學生的不同基礎,積極引導小學生開展探究活動,特別是要使小學生養成善于觀察、善于分析的習慣,幫助小學生明確自身的學習目標,就是要多了解科學知識、多掌握科學知識、多運用科學知識,只有這樣才能使小學生更加喜歡科學。在本節課的設計中,我出示了秋海棠、甘薯、馬鈴薯、草莓、月季、大蒜的圖片。引出:這些植物是怎樣繁殖呢?這些植物在繁殖上,都有自己的獨特特點,是學生探究植物繁殖方式多樣化的重要載體。我想讓學生根據自己課前搜集的有關材料提出猜想和假設,如有的同學說:“我認為秋海棠是用葉子來繁殖的。”“月季的莖和根能不能來繁殖后代?”這些猜想到底對不對,需要進一步的探究驗證才能證明,但是猜想和假設幫助我們明確了探究的方向和目標。
“能提出進行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是科學探究的基本要素之一,在自主設計實驗計劃時,我引導學生制定詳細的實驗計劃,并且采用了填寫計劃表的形式,引導學生學會制定實驗計劃。在實驗前,采用問題的形式,時刻注意提醒學生的計劃考慮是否周全,各個小組是怎樣安排的,甚至具體到各個小組是怎樣分工的。并且對各小組的計劃也做了適當的評價,力求修訂完善。在實驗過程中,注重強調分工合作,引導學生想好了再做。同時,為了試驗的成功,我采用課件的形式及時的拓展學生的有關知識,讓學生清楚幾種用根、莖、葉、來繁殖后代的具體的過程與方法。為探究中的孩子找到了一些資料,同時也為學生的探究活動提供了支持,拓展了學生的知識,給了孩子更多的啟示,使學生意識到:不僅是課本中講的這幾種植物的繁殖的方法,還有更多的植物有更多的“分身術”。
在進行動手實驗中學生最感興趣的是實驗探究,學生自主分工、自主制訂計劃、自主選擇探究的對象、自主實驗探究,這些活動的過程,給學生更多的是自主選擇的機會,加強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教師的作用是引導,引導學生去探究,而不是去教導。在學生自己動手去進行植物的繁殖的實驗中,我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植物去探究的它們的繁殖方式,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給了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讓學生在動手的操作中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形成對植物繁殖方法的正確認識。本環節中,我引導學生閱讀“我們動手做一做”的情境圖,提示學生怎樣在動手操作中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從而形成對植物繁殖方法的正確認識,愿意合作與交流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然后通過閱讀“資料卡”結合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學習扦插和壓條技術。
本環節是這節課的核心活動,探究過程設計三個環節:
(1)猜想與假設。讓學生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對所研究的植物繁殖的方法做假設性解釋。我指著一盆綠蘿,問同學們:“有沒有同學認為,綠蘿是用葉子繁殖的?”“綠蘿的根和莖能不能繁殖后代?”這樣的猜想過程,可以縮短學生與科學真理之間的距離。
(2)設計實驗計劃。“能提出探究活動的大致思路”是科學探究的基本要素之一。在自主設計實驗計劃,教師要提醒學生考慮周全,集思廣益,為實現共同目標團結協作。本環節要給學生一個自主探究的空間,要讓學生自主分工,自主制定計劃。
(3)動手實驗.實驗前強調分工合作。引導學生想好了再做。要讓學生清楚幾種用根、莖、葉繁殖后代的過程與方法,保證學生學有所得。 本環節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自主實驗探究,自主選擇擅長的方式表達研究成果,如簡圖、詩歌、實驗報告等。
在探究植物的繁殖的方式中,我先讓學生課下去搜集各種植物的繁殖方法,然后在課堂上采用資料交流的方法,讓學生在交流中,學到知識,使知識由一變二、變三,使學生在同學的交流中就能學到自己原來不知道的知識。
在拓展活動中,我提出了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植物繼續做繁殖實驗,并做好觀察記錄,是為了引導學生將自主探究活動有效的延伸到課下,學會將科學應用于生活。
總之,小學科學是一進門貼近生活的自然學科,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和實施,小學科學教學也迎來了新的挑戰。培養小學生良好的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不僅是素質教育的要求,同樣也是提高小學科學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因此,我們要努力使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探究習慣,最大限度地提高小學科學教學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