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波
(四川省宣漢中學 四川 宣漢 636150)
基于新課改背景下,高中化學教師需注重綠色化學觀培養,其不但同高中生化學素養有關,還同我國社會持續發展有莫大聯系。為此,教師需與時俱進的變更教學理念,應用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綠色意識,使其綠色化學觀得到有效培養,進而更好的進行化學實驗。本文主要針對如何在高中化學實驗中培養綠色化學觀的教育進行分析。
若想在實際教學中培養學生綠色化學觀,首先需確定綠色化學觀的內涵。綠色化學指的是對自然環境友好、無害的化學。綠色化學觀提倡在化學轉換中低排放、零污染。其要求盡量提升原子應用效率,要防止污染出現。因此說綠色化學觀指的是一個節能減排的理念。綠色化學觀包含的內容有很多,比如綠色化學的價值觀、教育觀、道德觀、發展觀等。
綠色化學的價值觀指的是人們在化學實驗中,對環境和環境所持的看法與觀點。綠色化學的價值觀要求化學教師在實驗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認識人同自然平等的理念,把其當作主要的教育指導思想。綠色化學發展觀指的是在經濟發展中注重環境與資源間的協調性,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注意控制污染物與對污染物的排泄,需以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為基本原則,重視現代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綠色化學道德觀其實是在環境不斷嚴峻的背景下出現的,高中教師需樹立良好的道德觀。加強對綠色化學觀的理解,要意識到綠色化學不但是社會化學研究人員的責任,也是化學領域這個整體的任務。高中化學教師有必要向學生傳授綠色化學知識。綠色化學的教育觀則要求教師把教育工作同綠色化學有機結合起來,提高學生的綠色化學觀[1]。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高中化學教材與課程標準發生了一定改變,當前利用的高中化學教材同實驗有關的部門切實展現了綠色化學思想。例如刪除了一些會危害學生生命健康安全的實驗,對有害試劑的用量也做出了有關規定。新編的高中化學教材中引入了諸多少試用劑與少排出物的實驗,另在在實驗過程中介紹了廢液與尾氣的處理方式。高中化學實驗能夠說是培養學生正確化學觀的核心部分,為了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的綠色化學觀,在實際實驗中需牢牢記住以下幾點內容:
2.1 展開微型化學實驗。其實,微型化學實驗不是簡單的減少化學實驗用量,而是在微型條件下對化學實驗進行重新設計,化學實驗不僅能夠完成教學計劃還能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微型化學實驗通常對試劑應用量要求較少,節省了藥品。另外實驗儀器也更加方便,易操作。部分微型化實驗甚至應用現實生活中的廢物來展開。例如用藥品作用后的鋁板替代滴板,如此利用廢物能夠切實減小對環境的污染度。微型化學實驗切實展現了綠色化學理念。
2.2 合理串聯化學實驗。對高中化學教材中一些聯系性較強實驗,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可以把他們放到一起進行,如此能夠防止實驗步驟重復,降低對實驗藥品的耗費幾率。例如,在展開銅和濃硫酸實驗時,探究完反應過程還能合理應用反應產生的二氧化硫展開二氧化硫褪色實驗。此種應用試驗產物去展開下一個化學實驗的教學方式切實展現了綠色化學理念[2]。
2.3 規范實驗過程。高中化學教師在指導學生做化學實驗時需注重規范性,對實驗前期的藥品取用步驟與后期廢液處理皆要加大規范力度。例如在聞氣味時需保證開口在適當范圍以內,避免有毒氣體流失;取化學藥品時需嚴格依據實驗需要取,不能太多以免浪費;對于化學實驗中產生的廢料需分別倒入不同類型的回收器具中,之后展開無公害處置;對于廢氣需要應用有關儀器吸收干凈,比如在制備氯氣時,化學實驗后需應用氫氧化鈉將多余的氯氣吸收掉。
2.4 合理應用多媒體工具。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多媒體工具得到了廣泛應用,將其應用到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不但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還能減少實驗事故,將一些無法動手操作的化學實驗應用多媒體展示出來。比如一些藥量大,污染性較強的實驗,高中化學教師可以錄制教學視頻,在課上將其展示給學生,能夠讓學生在掌握化學實驗流程的基礎上降低藥品浪費率,減小對環境的損害。為此,高中化學教師需給予多媒體教學工具高度重視,通過合理使用,把其含有的作用充分發揮出[3]。
2.5 定期進行綠色化學討論。若想培養高中生的綠色化學觀不能單靠教師教授,教師需定期組織一些同綠色化學有關的話題討論活動,讓學生闡述自己對綠色化學的看法,互相交流學習。
綜上所述,對于高中化學教學來講,加強學生實驗化學觀培養十分重要,其不但同學生日后進行化學實驗有關,還同化學學科能夠穩定發展有莫大聯系。為此,學校內部有關部門需給予實驗化學觀培養高度重視,通過采用有效的方式,促使其存在的實效性發揮出最大化,以期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水平上升到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