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霞
(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幼兒園 甘肅 會寧 730700)
幼兒園是育人的地方,因此內涵豐富的幼兒園物質文化,對這里的每一個人都發揮著潛移默化的浸潤和熏陶的作用。為了做好幼兒園的物質建設,為幼兒園的文化建設打下堅實基礎,近年來我們幼兒園對園所環境和基本設施進行了徹底的改造。為幼兒創設了具有安全性、舒適性、藝術性、兒童性的教育和生活環境。
1.1 戶外環境文化戶外環境有方磚鋪設的做操場地、適合孩子運動的塑膠跑道、孩子喜歡的玩沙區域,幼兒實踐活動的種植基地。還有最受孩子們喜愛的鋪設了安全設施的大型玩具。戶外活動時,孩子們在教師的帶領下,愉快的做操和游戲,已成為幼兒園的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1.2 門廳文化進入幼兒園大廳,映入眼簾的“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這幾個字讓家長深感親切和信任,更重要的是讓老師們時刻感受到自己的責任和愛心,也時刻提醒著我們各項工作的開展要以幼兒為本,尊重幼兒、關愛幼兒,給幼兒一個幸福的童年。側面是幼兒園的園徽和幼兒園的辦園理念、辦園特色,將門廳作為一個載體直觀的展示給家長——這就是幼兒園的園所文化。
1.3 走廊文化中國的民族文化豐富多彩,獨具特色。為了傳承、宣傳民族文化和本土文化,我們的墻飾內容分層設計。一樓主要是以體現中國元素的皮影、剪紙、風箏、刺繡、絲綢、扇子、京劇臉譜等各種民俗工藝品裝裱的畫框。樓梯轉角是教師們精心制作的中國國粹——京劇臉譜。二樓則是以介紹我國的傳統節日為主,由春節、元宵節、二月二、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臘八等節日連接起來的中國傳統節日,宛如一幅歷史文化長卷,包含著豐富的內容和禮儀形式。三樓則是本土小吃和紅色旅游景點的集合點。我們希望孩子們能充分吸收中國節日文化和本土文化的滋養,使民族文化源遠流長。
1.4 班級環境文化在每個班級門口都有一塊與家長互動的板塊——家園聯系欄。里面設計了本周教學計劃、保育知識、教師寄語等,內容每周更新,使之真正成為與家長溝通的橋梁。而每個班級活動室內外的環境創設則與我園的園本課程相呼應。班級的主題墻主要是體現主題活動的內容,其中有老師、家長、孩子共同的杰作,真實記錄了幼兒的各項活動。
1.5 家園共育求和諧我們通過家園聯系欄、家長開放日,微信平臺,電話聯系,家訪,QQ等活動,讓家長及時了解教育教學狀況和孩子的成長,將幼兒園教育和家庭教育緊密結合,共同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環境,和諧一致的開展家園共育。
2.1 辦園遵旨: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園內每個幼教人遵從辦園遵旨,積極樂觀的面對每一個孩子,讓每個孩子心里洋溢著幸福感。
2.2 培養目標:我們要培養出“身心健康,習慣良好,興趣廣泛,思維活躍”的天使。
2.3 我們的園訓:引導教師“愛崗敬業,團結奉獻,更新觀念,創新發展”。
2.4 我們的園風是:健康,快樂,合作,進取。
2.5 我們的學風是:會玩,樂學,自信,誠實。
2.6 我們的教風是:關愛,尊重,求實,創新。
除了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設外,幼兒園的園所文化建設還有好多好多,比如:保健制度的建設,考核制度的建設,管理制度的建設,教師隊伍的建設,家園共育……從每一個細節都彰顯著一所幼兒園的文化所在,尤其是建園幾十載,飽經風霜,歷經滄桑仍然跟著改革的步伐前行的老園。
在園所文化建設中,教師是舉足輕重的,因此,打造一支活潑,快樂,樂學,團結的教師隊伍,才能有效實施我們的園所文化建設。為了讓老師們在工作中能時常保持快樂的狀態,我們總結出了快樂教師的若干個標準:如,每天經常保持微笑;講課生動有趣;愿意讀書學習;凡事積極進取;有一點閑情雅致;擁有一顆童心等等。在園領導的積極帶動下,老師們積極調整心態,工作雖然很忙、很辛苦,但也會開懷地去工作,欣然地去生活,使園所建設在教師隊伍建設中彰顯個性。我園將努力打造和諧團結的專業化團隊,加強幼兒園文化建設,以汗水和心血澆灌祖國的花朵,啟迪和點燃著一顆顆童心,讓老師和孩子一起在快樂中成長,在成長中快樂,共同進步,樂在其中。
園所文化建設是一所幼兒園的精神所在,是幼兒園每個人希望的寄托,它悄無聲息的點燃著每一位幼教工作者的熱情,又以”潤物細無聲”的情節滋潤著孩子們幼小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