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美琴

[摘要] 目的 分析血站成分制備過程中血液報廢原因,并探究相應的預防方法。方法 選擇自2018年1—12月期間在該站進行無償獻血的12 240名獻血人員作為研究對象,該次所有血液均來源于無償獻血者,統計和分析血站成分制備過程中血液報廢原因,并制定相應的預防對策。結果 12 240份成分制品中,共有131份報廢血液制品,報廢率為1.07%,引發血站成分制備過程中血液報廢的原因有脂肪血107份(0.87%)、凝塊6份(0.05%)、溶血4份(0.03%)、血袋破損4份(0.03%)、熱合不嚴2份(0.02%)、不足量8份(0.07%)。結論 血站成分制備過程中引發血液報廢的原因眾多,需要血站根據各原因制定針對性的預防方法,才能提高血液成分制備合格率。
[關鍵詞] 血站血液;成分制備;血液報廢;預防
[中圖分類號] R197.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9(b)-0166-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blood scrapping during the preparation of blood station components and explore the corresponding prevention methods. Methods 12 240 blood donors who donated blood from our station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8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ll the blood was from unpaid blood donors.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blood scrapping during the preparation of blood station components and develop corresponding preventive measures. Results Among 12 240 parts of the ingredients, there were 131 parts scrapped blood products with a scrap rate of 1.07%. The causes of blood scrapping during the preparation of blood station components were 107 parts(0.87%) of fat blood and 6 parts (0.05%) of clots. 4 parts of hemolysis(0.03%), 4 parts (0.03%) of broken blood bags, 2 parts(0.02%) of insufficient heat, and 8 parts (0.07%) of insufficient amount. Conclusion 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blood scrapping during the preparation of blood station components.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targeted prevention methods for blood stations according to various reason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fied rate of blood component preparation.
[Key words] Blood station; Blood component preparation; Blood scrap; Prevention
輸血治療是現代醫療體系中常用的治療手段之一,然而,對于不同的輸血者而言,其所需要血液中的成分具有一定差異,因此,就需要血站對血液進行成分制備,以達到成分輸血的治療目標和保障患者輸血安全[1]。但是,在實際血站成分制備過程,其所涉及的工序復雜、操作環節和參與制備過程人員眾多,受這些因素的影響,常會導致制備血液質量不佳而出現血液報廢現象,從而造成了較大的血液資源浪費,基于此,就需要血站工作人員合理分析血站成分制備過程中血液報廢原因,并積極探究相應的預防對策,才能有效提高血液成分制備合格率[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在該站進行無償獻血的12 240名獻血人員作為研究對象,獻血者年齡均≥18歲,并排除既往有獻血反應者。其中,男性7 986名、女性4 254名;年齡分布:20~55歲,平均年齡(45.9±2.3)歲。
1.2 ?方法
采集無償獻血者血液進行成份制備,然后按照《全血、成分血質量要求》篩查成分制品是否符合相關質量標準要求,對不符合要求的報廢血液,需從成分制備各個環節探尋其發生原因,如獻血者自身因素、血液采集人員操作和管理不當等。
2 ?結果
12 240份成分制品中,共有131份報廢血液制品,報廢率為1.07%,引發血站成分制備過程中血液報廢的原因有脂肪血、凝塊、溶血、血袋破損、熱合不嚴、不足量等,各原因所致的血液制品報廢率,見表1。
3 ?討論
血液是用藥無法代替的寶貴醫療資源,且臨床對血液用量和成分輸血的需求也越來越高,因此,就需要血站大力進行血液成分制備,以滿足成分輸血的治療目標要求。然而,不少研究證實,受血站成分制備自身工序復雜、涉及環節眾多和其他多種人為因素的影響,常易導致血站在血液成分制備過程中發生一定的血液報廢現象,從而會造成血液資源的浪費和增加相關單位輸血治療的緊張,基于此,就需要血站工作人員合理分析、總結血站成分制備過程中血液報廢原因,并積極探究相應的預防對策,才能有效提高血液成分制備的合格率。通過對該站12 240名獻血人員血液成分制備過程進行調查分析發現,共有131份報廢血液制品,報廢率為1.07%,引發血站成分制備過程中血液報廢的原因有脂肪血107份(0.87%)、凝塊6份(0.05%)、溶血4份(0.03%)、血袋破損4份(0.03%)、熱合不嚴2份(0.02%)、不足量8份(0.07%),下面詳細探討了各因素的發生原因及預防措施。
①脂肪血,引發脂肪血發生的主要原因有獻血者機體處于亞健康狀態、獻血前1 d或當天睡眠不足、飲食不當等,因此,為預防和降低該原因所致的血液報廢率,血站工作人員需積極開展獻血宣傳,采用集體宣教或微信平臺等方式指導獻血者認識到獻血前的相關注意事項,如獻血前1 d不可進食高脂肪、高蛋白等食物,禁止酒后獻血,避開服藥期獻血,并保持清淡飲食和充足的睡眠,另外,還需在采血前加強對獻血者的體檢、征詢工作,減少血脂偏高和肥胖者獻血,以免發生脂肪血情況[3]。
②凝塊,與獻血者精神過度緊張、血管過細、采集時間過長、血管穿刺不到位及未充分混勻采集血液和保存液等因素具有一定的關聯,為預防該種現象發生,需要采血人員在采血前做好獻血者的心理護理,并對獻血者血管情況進行正確評估和選擇,然后集中穿刺,在血液進入血袋后,需對血袋進行輕搖轉動,以促進血液和保存液混合均勻。
③溶血,與血液采集和濾過白細胞過程操作不當、離心機離心不當、血液存放溫度異常和運輸不當具有一定關聯,因此,需不斷提升血站采血人員的專業技能,嚴格監控血液離心各個環節質量和控制血液存儲溫度,在運輸血液過程中避免振蕩、擠壓和顛簸等,并盡量縮短運輸時間[4]。
④血袋破損,與離心破損、熱合口滲漏具有密切關聯,因此,要求血站盡量采購具備資質和質量良好的血袋,在離心過程中正確裝杯,避免出現死腔,并對血袋熱合口進行嚴格檢查。
⑤熱合不嚴,與熱合機熱合效果相關,需要血站工作人員使用熱合機工作前,采用溫和清潔劑與軟布擦拭封管頭,調節熱合面寬度與厚度,以確保熱合效果達到最佳狀態。
⑥不足量,部分獻血者每毫升血液中紅細胞含量相對較多、病毒滅活血漿制備過程中也有部分血漿流失和浪費、冷沉淀制備時冰渣過多造成冷沉淀容量超標等因素,導致血漿不足量,因此,需要血站在采血前對獻血者進行相關因素的初篩,避免在血液濃縮狀態獻血,另外,還需加強成分制備人員操作技術培訓,減少成分制備手法因素造成的量不足。
綜上所述,血站成分制備過程中引發血液報廢的原因眾多,需要血站根據各原因采取針對性的預防方法,才能提高血液成分制備合格率。
[參考文獻]
[1] ?焦紅菊,張燕林,王愛琴.血站成分制備過程中血液報廢原因及預防方法分析[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23):27.
[2] ?李少華,李運琴,段艷芳.血站在血液成分制備過程中不合格血液報廢情況以及原因分析和預防對策[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32):167-168.
[3] ?段艷芳,張靜涵,李少華.成分制備物理血液報廢的原因及預防策略研究[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3):130-131.
[4] ?Jessica Winborn,SarahKerrigan.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desomorphine in blood and urine using solid phase extraction and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J].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2018.
[5] ?陳小嫄.研究血站成分制備過程中血液報廢的原因及預防方法[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6,37(9):1261-1262.
(收稿日期:2019-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