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華
【摘 要】目的:探究門診高血壓患者使用纈沙坦藥物治療的臨床療效。方法:在我院門診于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高血壓患者中,使用計算機軟件隨機擇取1020例患者進行研究。根據降壓藥類別分組,調查組患者使用纈沙坦藥物治療,一般組患者服用貝那普利藥物治療,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結果:調查組患者血壓控制效果優(yōu)于一般組患者,組間差異顯著(P<0.05);調查組患者用藥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29%,低于一般組患者,組間差異顯著(P<0.05)結論:門診高血壓患者使用纈沙坦藥物開展降壓治療,療效較好且安全系數高。
【關鍵詞】高血壓患者;纈沙坦;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7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1-0-02
高血壓屬于心腦血管疾病范疇,屬于全身性循環(huán)疾病,患者較為突出些臨床癥狀為頭暈、乏力以及嘔吐,患者正常生活質量會受到嚴重影響,生活秩序會遭到破壞。高血壓患者在血壓管理不佳的情況下,將會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病風險,因此穩(wěn)定降壓是高血壓患者首要疾病管理要求[1]。本文旨在研究纈沙坦用于治療門診高血壓患者的臨床療效,擇取1020例患者參與研究,現將具體研究內容作以下整理: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我院門診于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高血壓患者中,使用計算機軟件隨機擇取1020例患者進行研究。根據降壓藥類別將其分為調查組與一般組。納入標準:臨床確診為高血壓;精神狀態(tài)正常,能夠與人正常交流;對研究藥物不過敏;無肝腎功能障礙。調查組患者中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比例為267比243,年齡上限為75歲,年齡下限為59歲,平均年齡為(67.9±2.1)歲,高血壓發(fā)病時間為(1~9)年,平均發(fā)病時間為(4.3±1.1)年;一般組患者中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比例為271比239,年齡上限為73歲,年齡下限為61歲,平均年齡為(67.4±2.3)歲,高血壓發(fā)病時間為(1~8)年,平均發(fā)病時間為(4.1±1.2)年。兩組患者在性別比例、年齡以及發(fā)病時間方面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備同期比較價值。本文研究項目已通過科學技術委員會審批,核發(fā)有正式文件,研究流程符合倫理學規(guī)章。
1.2 方法
調查組患者使用纈沙坦藥物(北京諾華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5218)治療,每次服用40mg,在用餐前半小時服用,早晚各服用一次。一般組患者服用貝那普利藥物(杭州遠大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2871)治療,每日服用10mg,用餐前半小時服用,一天服用兩次,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接受為期一個月治療[2]。
1.3 觀察指標 (1)記錄患者接受治療前后的血壓;(2)記錄患者服藥治療期間的藥物不良反應(頭暈、乏力和咳嗽),作對比。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統(tǒng)計學軟件包SPSS20.0處理所有研究數據,計量資料使用(平均數±標準差)表示,T檢測,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數表示,采取卡方(X2)檢測,P值小于0.05時認為組間對比結果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壓控制效果比較
接受治療前,兩組患者血壓水平無顯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接受治療后,兩組患者血壓均下降,調查組患者血壓下降程度高于一般組患者,表明調查組患者血壓控制效果優(yōu)于一般組患者,組間差異顯著(P<0.05)。
2.2 兩組患者用藥不良反應分析 調查組患者中共計有27例患者發(fā)生用藥不良反應,身體乏力患者10人,頭痛患者8人,咳嗽患者8人,用藥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29%;一般組患者中共計有72例患者發(fā)生用藥不良反應,身體乏力患者29人,頭痛患者16人,咳嗽患者27人,用藥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4.12%。調查組患者用藥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一般組患者,組間差異顯著(X2=9.7932,P<0.05)。
3 討論
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高血壓防治指南,高血壓疾病屬于心腦血管疾病獨立危險因素之一,與正常人相比,高血壓患者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大幅上升,且隨著病程的延長,全身器官會受到血壓影響,導致病變。隨著人口老齡化,導致高血壓患者數量逐年增長,因此需要加強對于高血壓疾病的公共衛(wèi)生投入。除藥物治療外,根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公布的高血壓防治指南中,健康行為調控也可協(xié)助穩(wěn)定血壓水平[3]。高血壓疾病屬于終身性疾病,由于當前臨床并無治愈高血壓疾病藥物,患者必須長期服用降壓藥才能穩(wěn)定血壓水平,降低靶器官損害。高血壓患者在選定降壓藥物治療時,需要著重考慮長效降壓效果和用藥不良反應,保障用藥安全性。
貝那普利,是一種血管緊張素Ⅰ轉換酶抑制劑藥物,可參與血管緊張素Ⅰ合成血管緊張素Ⅱ過程,通過抑制合成酶生物活動阻滯其轉換過程,從而避免血管過度收縮,起到降壓作用,同時還可對血管緊張素轉換酶起拮抗作用,抑制其生物活性。貝那普利在臨床中應用較廣雖然療效較好,在血管緊張素Ⅱ和AT1受體結合過程中起到選擇性抑制作用,因此有長效平穩(wěn)降壓效果,同時纈沙坦還可改善心血管重構,保護心血管組織。纈沙坦的藥物半衰期較長,無藥物積蓄現象,多余成分可從尿液以及膽汁中排泄,患者長期服用后用藥不良反應較小。
綜上所述,門診高血壓患者使用纈沙坦作為主要治療藥物,可有效控制血壓水平,患者用藥后不良反應較少,用藥安全系數較高,可以有效改善預后,建議在臨床中應用。
參考文獻
章春蘭,范福權.門診高血壓采用纈沙坦治療的臨床療效體會[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23):123+132.
鄭蕾,鄧杰.門診高血壓采用纈沙坦治療的臨床療效體會[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8,18(07):123-124.
禤惠連.社區(qū)門診非洛地平聯(lián)合纈沙坦治療高血壓的臨床體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06):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