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含剛 (甘肅永昌縣第五中學)
學校應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制定貫徹實施《標準》的各項規章制度,要明確工作職責,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切實保證測試工作的準確性。
建議政府部門干預,對生產測試儀器的廠家在產品質量、儀器性能的開發及售后服務進行強有力的監督。
為了保證《標準》的順利落實,體育教師不得不加班加點完成任務。通過調研反映,這部分工作不能按課時量計算,體育教師工作得不到認可,教育行政應對這部分的工作量給予明確的規定。
在《標準》貫徹小組的共同努力下,課外體育活動由班主任領導,體育教師指導,政教處督查的方式,將《標準》中部分測試項目有機地滲透到課外體育活動中,既豐富了課外體育活動的內容,又增強了學生的體質。
我校針對《標準》實施的需要,建立了安全保障制度和安全責任制。每位體育教師對自己所帶的學生都有一個健康調查表,對于申請免于執行《標準》的學生,及時辦理好規定手續。有特殊情況與班主任聯系,同時還建立了應急措施,既責任到人,又齊抓共管,做到“以人為本”,謹防安全事故。
《標準》貫徹小組對各班實施的情況進行追蹤。第一階段是排查摸底,情況上報給《標準》貫徹小組,經過分析再把信息反饋給各班,提出鍛煉目標。第二階段是師生強化練習。根據《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等級,引導學生認識自身存在的體質差異以及如何自主強化練習等。努力實現自己的目標。《標準》實施第三個階段是匯總。如實做好匯總階段的工作,班級之間形成一個競爭的氛圍,為增強學生體質提供平臺。
為了幫助學生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身體是否處于健康狀態,體育教師應當準確記錄學生的體能測試結果,并及時反饋給家長。在家長的積極配合下,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中都能給予學生最直接的體能訓練指導,有利于學生自覺形成良好的鍛煉習慣。
由于學生對健康生活的知識了解甚少,學校應當積極向學生灌輸健康教育內容。學校可以定期組織學生參加常見病預防知識的講座,培養學生愛健康、愛生活的積極態度,以此提高學生的素質能力。
傳統教育模式“重智力發育、輕體能教育”,這是由于人們忽略了身體素質教育對學生成長和進步的重要意義。隨著現代教育的發展,學校不斷加強學生的體能鍛煉,以培養學生個性發展為目的,提高學生素質能力為核心的教育模式,從而針對學校體育教育的發展給出具體性指導意見,時刻關注學生的身體素質教育。
體育鍛煉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具有較大的吸引力,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自身的健康狀況,而且有利于活躍學生的思維,對課程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在體育課程中加以指導,引導學生養成熱愛鍛煉、熱愛運動的習慣。體育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組織健康有益的體育游戲,讓學生積極投入到體能訓練中,主動參與體育教學活動。
進一步明確體育教學目標,并且有針對地實施教學,學校要落實體育教師額外勞動的工作待遇,以提高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
《標準》實施的組織機構應在校長領導下,由教務處、體育組、醫務室、班主任、家長協同配合,共同完成《標準》的實施工作,并完善相關的獎懲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