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教委等9 部門印發《落實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減負增效工作實施意見》,市教委印發《加強義務教育學校作業管理措施》,兩個新規對義務教育階段減負增效、加強作業管理提出要求,并明確高中可參照執行。
上海明確,嚴格控制考試次數和科目,嚴禁組織中小學生參加任何形式的聯考或月考。每學期開學后兩周內不得舉行考試、紙筆測試,小學階段不進行期中考試或考查,一、二年級可進行期末考查。初中除語文、數學、外語學科可舉行期中、期末考試以外,其他學科只進行期末考試或考查。
上海規定,加強校外培訓機構學科類培訓的課程、教材、班次等審批、備案制度建設。強化培訓機構事中監管,開展“雙隨機”檢查,重點抽查培訓內容、上課時間、教師管理等事項。教師要提前試做擬布置的作業,原則上要隨堂布置作業,不得布置懲罰性作業。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廢棄物管理體系的完善,建立“無廢城市”成為越來越多國家和地區的規劃目標。2019年4月底,“11+5”個“無廢城市”建設試點確定。山東省威海市被確定為試點城市。環翠區教體局積極響應這項綠色、先進的城市管理理念,倡導各學校積極探索實踐,打造生態特色“無廢校園”。
普陀路小學作為威海市“無廢城市”的“無廢細胞”的樣板學校,通過生態課程、生態活動、生態評價為師生塑形、凝神、鑄魂,讓“無廢”理念入腦入心,“無廢”行動成為常態。
山東省教育廳在威海榮成召開第四期齊魯名師、第三期齊魯名校長建設工程人選培養工作啟動會暨第一次集中培訓會,啟動新一期齊魯名師、齊魯名校長工程人選培養工作。按計劃,山東將在3年內重點培養300 名齊魯名師人選、100 名齊魯名校長人選,并計劃啟動實施齊魯名班主任建設工程。齊魯名師、齊魯名校長建設工程人選等的推薦評選向鄉村學校傾斜。
據悉,山東從實際出發提出實施齊魯名師、名校長、名班主任“三名建設品牌工程”(簡稱“三名工程”),形成系統的省、市、縣三級“三名工程”培養體系。山東省教育廳將以“服務教師、培養名師、塑造四有好老師”為目標,以“三名工程”為抓手,推動全省教育高質量發展。
山東要求,齊魯名師、齊魯名校長建設工程人選的推薦和評選都向鄉村教師和鄉村校長傾斜,推薦名額不低于推薦總數的20%。齊魯名校長工程人選要結對指導幫助2 至3 所薄弱學校或農村中小學、幼兒園,齊魯名師要開設名師工作室,承擔3 至5 名青年教師的培養任務。山東省教育廳將為每位名師、名校長培養工程人選提供專項培養經費5 萬元。
日前,河北省邢臺市出臺《關于給予從教滿30年教師及河北省特級教師社會優惠政策的意見》,其中明確,凡從教滿30年的教師及河北省特級教師今后乘坐公交全免費。
邢臺這項優惠政策主要是針對本市從教滿30年的教師(含離退休)和河北省特級教師。該市規定:對每年新增的從教滿30年教師,由邢臺市人民政府專門頒發榮譽證書及優惠證。每年安排體檢一次,如學校已有體檢政策應在其基礎上進行增加,費用由同級財政專項列支。全體從教滿30年的教師可免費乘坐各縣(市、區)城區和邢臺市主城區公交車,享受市內公立醫院就醫綠色通道待遇。同時,市政府每年將至少開展一次對從教滿30年教師及河北省特級教師的走訪慰問工作。
邢臺還明確提出,本市省特級教師除享受正常待遇外,同時享受從教滿30年教師的所有優惠待遇。
近日,江蘇省人社廳、省教育廳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完善中小學教師崗位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確將通過貫通使用中級和初級教師崗位、鄉村教師可超崗位聘用、加強教師聘后管理等舉措,進一步激發中小學教師隊伍活力。
為暢通教師專業發展通道,通知要求,各地要用足用好現有崗位結構比例,目前未達到省規定比例上限的,要逐年提高比例。在此基礎上,教育行政部門可統籌5%的高級專業技術崗位,用于解決崗位特別緊缺學校和交流輪崗教師晉升以及高層次人才引進。
針對晉升特別困難的教師群體,江蘇進一步完善了相關政策,如針對青年教師晉升中級職稱的要求,提出中級和初級教師崗位可貫通使用的政策。針對鄉村教師職稱晉升難的問題,提出了“定向評價、定向使用”政策,在鄉村中小學任教20年以上取得高級教師職稱或在鄉村中小學任教30年以上取得正高級教師職稱的教師,學校沒有相應崗位空缺的,可分別按核準的副高級、正高級專業技術崗位數量的20%超崗位聘用。聘任5年內流動到非鄉村教師崗位的,應重新評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