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偉 陳玉崗
山東方圓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山東濟南 2 5 0 0 2 2
現如今,我國社會經濟日新月異的飛速發展,也帶動了建筑行業的繁榮發展,在新形勢下,傳統的工程造價管理模式與經濟發展的摩擦日益增大,很多弊端日趨顯露,建筑業是一個復雜多變的行業,與其他產品相比,具有周期長、穩定性差、投資大的特點。鑒于此,探討工程造價管理在實踐中的應用,尋求合理發展工程造價管理的方法,對我國建筑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工程造價動態控制,主要指的是在工程項目施工環節,管理人員采用多種方法與措施,根據工程造價的具體變化情況,有效糾正各項偏差,進而保證工程造價得到高效控制,提升工程項目內部人力與物力分配的合理性。工程造價動態控制具有循環性特點,結合工程預算,包括施工場地的具體情況,管理人員對工程造價實施動態控制,減小外界不利因素對工程施工質量與進度產生的影響。此外,通過采用工程造價動態控制理念,可以幫助工程項目中的管理人員快速找到影響工程造價的具體原因,并采取科學的控制措施進行管控,進一步提高工程項目的整體效益[1]。
現階段建筑工程施工企業對造價控制工作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為了確保造價控制工作能夠順利開展,一套完善的管理機制是不可或缺的,其能夠為造價管理人員提供工作上的指導和行為上的約束。但是目前來看,國內建筑行業在開展造價控制工作時,還存在較為普遍的“經驗主義”,主要依靠造價管理人員以往的工作經驗,造價控制過程中缺乏嚴謹性、規范性,必然會對控制結果造成負面影響。例如,在項目工程施工過程中以統一、綜合的計劃指令為標準,且只對機、工、料進行靜態管理,而忽略了對估算工作、概算工作、預算工作及決算工作的系統化建設,導致項目工程產生嚴重的三超現象[2]。
在圖紙審核階段、工程變更階段等重要階段,許多因素會造成工程造價的增加,其中在圖紙審核階段,存在以下問題會造成工程造價的增加:
(1)建設單位在將圖紙交給施工單位施工時,多數施工單位忽視審核便投入使用,往往在施工的過程中會出現許多“打架”的地方,建好的要被拆除重新建,這樣一建一拆,中間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導致工程造價大幅度增加。
(2)在編制施工組織方案時,也存在施工組織方案計劃有缺陷之處,導致人工分配與物料分配配合不力,勞動力剩余,拖延工期,也會增加工程造價。
(3)圖紙審核階段其他原因造成的工程造價的增加。
為了實現對房屋建筑工程造價的有效管理,就應該建立合理的工程造價管理體系,該體系主要包括管理工作人員和管理相關系統兩部分內容。在管理人才方面,相關施工單位應該以實際建筑施工的具體要求為依據,選擇具有較高專業技能且經驗比較豐富的工作人員,從而有效保證管理工作的質量,實現對建筑工程全過程中施工技術、施工設備、施工材料以及施工質量等多個方面的合理監督,為造價管理工作提供良好的基礎。另外,在進行管理工作的時候,應該加強對建筑合同的管理工作,所有管理工作的開展都應該以簽訂的合同為重要依據,從而保證施工結果與合同要求一致,有利于后續工程造價控制和工作的順利開展。
(1)強化對工程材料的管理。在施工階段,工程材料較多,因此,造價管理與控制要加強對工程材料的管理,減少工程材料的成本支出。在材料的采購上,要選用質優價廉的材料,做好相應的質量驗收工作,避免劣質材料的使用。采購人員還要密切關注市場材料價格的變化趨勢,將材料造價控制在合理的水平。
(2)強化現場施工進度考察。在施工階段,相關人員要加強工程施工現場的考察,使得工程設計方案等符合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及時掌握施工現場的各種情況,應對施工中可能存在的施工風險因素,提高施工管理的實際水平。在工程造價動態控制工作之中,施工進度款占據重要作用,對工程項目的整體質量、安全與施工進度影響較大。因此,工程造價人員要全面監管工程進度款的支付情況,在支付環節,若出現超額支付現象,會降低投資方的經濟效益,因此,工程造價人員要適當加大監管力度,有效保障投資方的經濟效益,提高工程項目的總體經濟效益[3]。
將信息技術與造價管理工作結合起來,是新時期建筑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的一種趨勢。熟練掌握工程造價管理信息系統,除了能夠減輕造價人員的工作壓力外,還能夠提高信息收集速度和數據統計精確度,從而為造價控制工作的精確化開展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因此,施工企業也要緊跟形勢發展需要,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加快硬件系統建設,推動工程造價管理信息化發展。同時,也要針對造價管理人員開展相應的信息技能培訓,更好地發揮信息技術在提升造價控制成效方面的應用價值。
建筑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與控制與工程經濟社會效益的實現有著緊密的關系,各個工程單位要嚴格根據工程的實際情況,充分分析工程建設中內外部的變動因素,實現工程造價的動態管理與控制,實現工程資源的合理利用,減少不必要的費用支出,保障工程的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