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深圳市分公司
當前,郵政企業不斷深化改革、推動業務轉型升級,外部市場競爭激烈,要想提升自身競爭力,降低財務風險,必須從加強財務管理著手,轉變財務管理方式,最大限度降低運營成本,提升經濟效益,促進郵政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
郵政企業所處的外在形勢的變化和企業自身發展的要求,是推動其財務轉型的主要動因。
1.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形勢下,經濟由注重發展速度和經濟總量轉為強調優化結構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同時,管理會計大力發展,推動財務部門為企業發展發揮更大作用;財務共享這一新型服務模式在國內一些大型集團企業的成功運用,進一步激發了財務管理活力。郵政企業要順應外部環境發展要求,必須推進財務轉型,才能更好地適應企業發展的需要。
2.郵政企業的業務體系復雜,涵蓋了金融板塊、寄遞板塊和傳統郵務板塊,郵政集團公司提出了“一體兩翼”的經營發展戰略,郵政代理金融業務和包裹快遞業務均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郵政企業也在不斷深化改革,進行業務結構轉型,只有強化內部管理,推進財務轉型,才能促進企業不斷優化、降低業務成本,提高運行效益,增強市場競爭力,實現郵政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當前,郵政企業的業務已經滲透進入到了實物網、金融網和信息網之中,借助信息技術的力量實現業務的轉型。這種新形勢下,要求財務管理從事后的核算,前移到事前和事中環節。郵政企業傳統的財務管理關注會計核算較多,參與到營銷方案制定和提供決策支撐的層次較淺,面對一些新型市場業務難以提供動態實時的財務管理策略。郵政企業全網運行模式下,損益核算準確性需要進一步提高。因此,郵政企業需要一套適應業務發展要求和管理需要的財務管理工作模式。
有效科學的財務管理工作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完成企業資產保值增值和經濟效益提升,郵政企業具有天然的品牌優勢和資源優勢,在此基礎上,積極探索現代化經營理念和方法,配套完善的財務管理體系和制度的支持,有利于郵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謀求長遠發展。
面臨市場競爭的加劇,郵政企業必須深入推進以利潤為導向的全面預算管控體系。
1.全面實施零基預算,提高管理水平。零基預算,通過構建業務驅動型算模型和成本費用標桿體系,強化對標管理,引導各級郵政企業主動對標;通過“立標、對標、達標、創標”這一良性循環過程,不斷挖掘自身潛力,實現業務結構調整和效益提升。遵循“資源配置以效益為導向”的原則,使優質資源向高效業務和長效業務傾斜,壓縮管理性成本和非生產性開支,促進企業進一步優化成本結構,降低企業成本,實現企業提質增效。
2.創新財務管理手段,建立預算目標管控和過程管控機制。以ERP系統的深入應用為抓手,建立成本費用事前預算、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體系。首先將預算作為成本費用管控的有效手段,結合ERP系統預算模塊,做到“凡支必預,無預不支”,提高預算的準確性與可控性;其次,在ERP系統預算模塊中搭建預算指標分析功能,事中監控開支是否符合相關政策及標準,實現重點指標自動預警;最后,事后分析監控預算差異情況,促進各級郵政企業從上級強制管理到主動采取措施管控的轉變。
3.樹立成本管控意識,推進成本費用歸口管理。成本管控不單單是財務部門的職責,成本費用業務驅動預算模型的建立和完善,就需要不斷提高業務部門和職能部門參與的廣度和深度。因此要明確郵政企業各部門成本費用歸口管理的職責,各司其職,企業上下樹立成本管控的意識,強化源頭管控,有效提高成本使用效益。
在市場經濟深入發展、企業改革勢在必行的前提下,郵政企業需要精心制定營銷策略、有效控制人工、運輸、投遞等各項成本,不斷推動網間結算價格合理化,完善全網全環節結算。通過責任中心損益核算、投遞站點損益核算等,強化效益觀,清晰損益結果,開展效益指標穿透分析,讓企業上下對利潤和虧損的水平都有所了解,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措施,提升企業效益。
1.樹立精細化財務管理理念。財務管控工作的科學化、精細化,引導財務人員參與企業決策制定,助推企業財務轉型。企業要將精細化財務管理作為提升管理績效、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郵政企業要讓員工形成這樣的意識,財務管理不僅僅是財務部門一個部門的職責,更是企業上下所有部門需要共同努力的工作。
2.加強財務內部控制。首先,郵政企業需要對企業資源合理調配、開展重點項目運營,進行關鍵業務流程優化和制度優化,提升企業經濟效益。其次,要持續優化內部管理流程,實現各個環節內部流程的有效銜接,杜絕分工不公正、崗位權責設置不合理的情況。再次,要有效地借助社會資源來實現郵政企業自身發展模式的創新,設置科學的績效考核、崗位評價機制,讓員工的能力和潛力得到最大限度發揮。
3.加強業財融合。新形勢下,財務人員角色不僅僅是事后核算及事后監督的,要實現財務的全過程管控,將財務管理工作主動前置到生產經營過程中,不僅要了解成本費用,還有了解經營風險、市場變化等各種信息,更多地參與到“事前”決策、“事中”控制,“事后”評估考核,業財充分聯動,才能促進企業高效利用資源,共同推動企業發展效益的提升。
目前,郵政企業在市縣級層面的財務部門存在一定的缺員和人員老化現象,不利于企業財務工作轉型。郵政企業管理者需要充分認識到財務管理工作在郵政企業改革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郵政企業財務轉型,管理層的重視很關鍵,只有管理層高度重視,財務轉型工作才能順利實施。
在企業快速發展過程中,財務管理工作的內涵不斷拓張,覆蓋到生產運營各個方面,并在決策過程中提供了強大的數據支撐。傳統財務管理工作事務性工作量大、信息傳遞不及時,難以發揮財務管理工作本身的管理作用。因此,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是必要的,大數據技術和云計算平臺讓財務管理信息平臺的成立成為現實,強大的財務管理數據庫能夠實現會計核算、預算編制、財務分析、財務控制等多種職能,讓財務管理水平得到質的提升。
財務人員隊伍素質直接影響到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水平。郵政企業需要高素質、強有力的財務人員作為后續支撐,實現其發展壯大的戰略目標。郵政企業要以業務轉型發展為契機,開展針對性、系統性財務人員培訓,提高其預測、分析、控制、決策方面的能力,使其精通財務管理業務、了解國家政策、經濟金融形勢和行業狀況,能站在全局的角度,以更高的視野,熟練運用計算機應用能力,綜合利用信息數據,去分析問題,使財務工作成為決策層實現企業戰略的有力工具,并最終將財務人員轉化為高素質復合型人才。與此同時,還要加強財務人員的廉潔教育和職業道德培養,讓其熟練掌握法律法規,在會計業務處理中游刃有余,為郵政企業健康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下,郵政企業發展面臨越來越多的潛在風險,同時,郵政企業也在不斷深化改革,在這種新形勢和新條件下,財務管理職能也隨之發生變化,加快財務轉型,為郵政企業發展提供科學合理的財務管理機制,提升企業效益,為企業戰略目標實現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