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泰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通過實施新會計準則,更鞏固了我國企業中財務會計的核心地位,也促進了會計行業發展的市場化和國際化。因此,面對新會計準則內容的變更和政策的實施,需要企業財務部門有效統籌內部經濟信息,在有效分析市場機制并整合各類資源的基礎上,根據新會計準則的變動對企業的稅務機制進行必要調整和修改,為企業管理者提供經營決策的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稅務風險,從而提升企業的經營實力。
大多數企業在實際經營的過程中,大多采取后進先出的存貨管理方式,具體來講就是當存貨物品價格上漲時,企業能夠獲得的當期利潤就會相應減少;存貨價格下跌,當期利潤就會增多。因此,傳統后進先出的方式一般具有謹慎性。但是新會計準則推行之后,改變了傳統以后進先出為主的存貨管理方式,以先進先出的方式取而代之,也就是當存貨物品價格上漲的時候,企業當期的利潤會大大增加,而下跌時利潤就會相應減少。傳統的方法可以讓企業根據實際情況自行調節利潤值,但是先進先出則從源頭上限制了企業隨意更改利潤的行為,對企業決策和未來發展的影響比較大。但是換句話來講,新會計準則所提出的先進先出模式,針對一些產品制作周期長的企業來說,也能很好地幫助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并有效提高會計利潤和毛利率。
新會計準則中通過引入公允價值計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業的會計信息質量,并能從制度準則上規范企業的投資和經營行為,進而有效滿足企業對會計信息的需求。具體來講公允價值,是指在市場的交易尤其是公平交易中,交易雙方之間都已經摸清了對方的底細并能自愿償還債務和資產交易的金額。因此通過引進該方法,可以方便企業對稅務管理的內容進行重新修訂和整理,在有效打破傳統會計核算方法的基礎上,便于企業管理者從全方位的角度了解企業各個時期的經營現狀,以此作為決策的標準和依據促進企業未來的發展。
新會計準則的提出,要求債權重組收益從資本公積中脫離出來,逐漸向營業外收入方向過渡,也就是說債務重組受益將以一種全新的非經常性損益的角度,計入當期損益,進而為企業的發展帶來經濟效益。同時,新會計準則的提出,也在一定程度上對損益債權重組進行了重新的定義和劃分,具體來講分為四大板塊內容,用非現金結算的當時償還債務;將流量現金轉化固定資本償還債務;以現金流量償還債務;通過修改一些非重要條件來償還債務內容。通過這些償還方式的變動,新會計準則對債務重組的內容和形式也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對于改善企業的經營環境,促進企業長足發展來說具有重要意義。
首先,通過實施新會計準則,可以有效規避稅務風險。由于新會計準則的提出,能在一定程度上統一企業的損益確定口徑,其中包括債務重組的方式等,在有效簡化和調整納稅機制和流程的同時,幫助企業縮短納稅的環節和周期,從而實現規避風險的效果。其次,新會計準則的提出也對無形資產進行了重新的定義和劃分,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扶持創新類企業和傳統制造類企業的發展,將無形資產中的費用明細劃分為開發支出和研究支出兩種,對損益的結果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因此有利于緩解企業稅負的壓力,促進企業未來的經營和發展。再次,在借款方式上,新會計準則也重新定義了借款費用,有效拓展了企業固定化資本應用的范圍,包括房產投資和飛機投資等。這樣一來,不僅為企業增加了稅務籌劃的時間和空間,同時也緩解了其稅負的壓力。最后,能在一定程度上維護經濟秩序。新會計準則中明確規定披露信息的重要性,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會計信息的透明度,同時也能夠按照既定的要求保障投資者的權益,為企業財務分析提供了更多的依據和資料,對于維護整個經濟市場的秩序來說具有重要意義。
新會計準則的實施,除了帶來一定的積極影響之外,也為企業的經營發展帶來一定威脅。具體包括首先,新會計準則提出了一定的超前稅務,但是目前我國所實行的稅務制度和法律標準也無法與之形成配套的體系,尤其在納稅時間、納稅任務方面還無法做到全面而細致,因此企業在未來的納稅方面還存在方方面面的不確定性。其次,公允價值的引入雖然可以為一些大型企業帶來經營效益。但是對中小型企業尤其是投資類企業來講,公允價值概念無形中增加了他們的稅務籌劃負擔,使企業的資源嚴重浪費的同時對企業未來的發展也帶來不利的影響。
根據新會計準則提出的要求和參考,企業想要獲得長久的發展空間,就需要順應會計準則改革的要求更新財務管理機制和方法,依據大環境下市場機制的變動和企業自身發展的規律,將具體的財務改革內容落實到實處,保證每一筆經濟結算內容的清晰化和透明化,在使用會計科目的時候也要聽取各方憑證,以提升企業內部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強化企業財務管理機制的運行效率,使企業未來的稅務管理工作得到有效保障。
就目前來講,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大中小企業的稅務管理水平依然很低,企業管理者和相關負責人還無法從大局上對企業的各項指標和具體實施內容進行有效的把握和監督。因此依據新會計準則的提出,企業想要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在防范財務風險的情況下保障未來的發展,就需要以新會計準則為依據不斷更新企業稅務管理的梯度和層次。具體來講首先,企業應該有效拓展稅務管理的實際內容,無論是保險、資金還是對金融風險的管理,都應該保障能夠有強大的人力和物力支持,在有效核對市場經濟信息的情況下對企業自身的綜合實力進行開發和利用,從而拓寬資本管理和財務管理的實際內容。其次,要更新財務管理的方式和機制,其中包括有效利用風險決策機制、不確定向決策內容以及滾動決策等方法,促進財務管理工作的時效性和有效性。最后,企業管理者也應該善于利用信息化手段,促進稅務管理的智能化,減輕人力負擔的同時,也能提升核算的準確率,促進稅務管理的真實性。
新會計準則的提出,除了要求企業管理者制定更為科學的決策之外,對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也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因此,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的大環境下,企業財務管理者也應該順應市場發展的機制,手握第一手市場信息資料,再與企業的發展實際相結合,關注企業權利義務行使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各類風險,提升管理水平。除此之外,財務管理人也應該不斷完善自身的素質結構,除了整合經濟信息的能力外,還要學習相關管理經驗、法律知識等,為企業的經營發展奠定堅實的人力資源保障。
新會計準則的提出,為企業稅務管理與籌劃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對其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因此在順應改革的過程中,企業管理者應該與時俱進結合企業經營實際,準確分析市場大環境下與自身發展相關的經濟信息,在整合資源的同時不斷更新稅務管理理念,進而有效提升企業的綜合發展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