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工程建設有限公司
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核心是把企業各部門財務會計業務匯總到一個共享平臺上進行記錄、核算,再采用財務ERP系統和IT技術進行重新定義業務流程,從而實現對企業所有財務業務的集中處理,可大幅度降低財務管理成本。在此種背景下,原來從事財務核算的人員就會被閑置出來,如何有效實現財務人員的轉型是目前各大企業需要著重解決問題。因此,本文結合理論實踐,對財務共享服務下傳統財務人員的轉型做了如下分析。
財務共享服務指的是依托信息技術,并以財務業務流程處理為基礎,以優化企業組織結構、規范財務管理流程、提升流程效率、創造價值為主要目的,并以市場角度來為企業內外客戶提供專業化生產服務的分布式財務管理模式[1]。我國最先應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企業是中心企業,之后大批企業開始廣泛實踐,為企業發展帶來了極強的發展動力,促使企業的經濟發展邁上新的臺階。
當企業應用財務共享模式以后,傳統財務核算、資金結算等程序就被分離出來,企業就可以按照實際發展需求,重新對這些財務人員進行定位。
在企業財務重分類時,對需要對企業層級進行全面分析,可分為:服務于企業決策和指導層級的戰略性財務、服務于企業經營發展層級的業務財務、服務于企業執行和操作層級的共享財務。通過企業財務會計再分工,可將傳統企業財務會計的綜合功能進一步細化,主要包括以下三種職能:
第一種,戰略財務。比較注重企業發展的經營管理,包括: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稅務管理、財務信息化、財務風險管理等。從而對企業的融資、經營分配決策的科學性進行分析,并實現全過程跟蹤控制。是一種以企業內部管理為基礎,并和外部市場緊密連接的新型財務管理模式。
第二種,財務會計。財務會計是傳統財務管理的核心,主要體現為新型會計方法和先進財務技術的合理應用。比如:企業的資金結算、財務報表編制、運營管理等都要以財務會計為準則,是確保企業財務數據準確性的主要手段。
第三種,管理會計。其主要作用是在企業長期發展戰略目標的指導下,對企業整合會計、稅務情況等相關內容進行深入剖析。并應用先進的財務工具和管理理論,對企業的融資項目、市場開發、經營管理活動等進行全面分析、預測,加快企業業財一體化體系的建立。為企業領導制定發展決策和戰略決策提供真實有效的數據支持。
大量企業傳統財務人員轉型成功實例表明,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背景下,企業財務部門的功能和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因此,人員結構也需要進行調整,才能避免發生人力資源浪費的現象。根據財務共享模式功能和會計職能的變化,企業傳統財務人員可向三個方向進行轉型:其一是戰略財務;其二是共享財務;其三是業務財務[2]。
企業傳統財務人員中的優秀人員可作為企業戰略才人進行培養,主要原因是優秀的財務人員學歷比較高,并且具有很深的財務管理知識儲備。既充分掌握企業財務會計實務,又懂得企業發展戰略規劃,同時對財務管理和其他經濟類業務也要較深研究,具有很強的發展潛力,通過系統的培訓,后期可從事財務管理工作。
戰略財務是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財務管理的核心職能,涉及到的工作包括:財務共享服務體系的構建和維護、企業固定資產管理、企業現有資源配置等,具有財務指導性作用。因此,企業戰略財務人員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主要扮演戰略支持者的角色,也是為企業創造價值和進行戰略風險管理的主要人員。這就要求企業戰略財務人員必須具有站在企業發展戰略的角度來開展相關工作。在知識結構上,既要充分掌握財務分析、財務預測、成本管理、預算管理、風險管理等專業知識,也就要具有融資規劃、資本管理、戰略管理的能力。這就需要企業相關部門制定一套系統全面的培訓方案,定期邀請財務共享服務相關方面的專家或者權威人士通過講座或者培訓的方法,逐步提升戰略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3]。
企業傳統財務人員中的普通財務人員可以向著共享財務的方向轉型,雖然普通財務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有限,但年紀比較小,掌握新技能和新知識的能力比較強,在財務單據審核、會計記賬、交易結算等方面有非常豐富的經驗。通過培訓考核后進入財務共享中心從事財務會計工作,根據財務共享人員實際情況和專業水平,進入財務共享中心的傳統財務人員還可分別向財務操作人員、關鍵技術人員以及共享中心運營管理者三個方向進行轉型。充分發揮傳統財務人員會計核算能力的基礎上,實現企業財務集中核算,在降低財務核算工作量的基礎上,提升財務管理效率。
共享財務主要承擔財務會計的核心職能,也就是根據企業會計準則和相應的操作流程,完成會計核算、交易處理、資金結算、財務報表制作等工作。需要共享財務人員既要掌握財務知識、計算機操作技能、財務信息核算、成本控制新方法等知識,又要具備項目團隊溝通、協調、組織等綜合技能,才能更好的完成財務共享相關工作。
傳統財務復合型人員可以向業務財務轉型,當企業應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以后,財務會計會集中到共享中心,原來需要10~20人才能完成的財務核算工作,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下只需3~5人就能完成,其他財務人員需要向業務前端轉型。特別企業業財一體化的關鍵環節,需要更多的優秀財務人才,才能滿足實際需求[4]。
業務財務的主要職能是以企業長期發展戰略目標為主,對企業發展運營各個進行全面細致的財務分析、財務預測、財務規劃、財務監控等,從而加快業財一體化系統建立的步伐。為企業管理人員提供財務和業務全部信息,提升發展決策制定的可行性和科學性。傳統財務人員轉型為業務財務人員,不但要充分掌握傳統財務知識,還要掌握計算機知識、統計學知識、管理學知識等。才能更好的應用信息論、控制論等財務工具開展財務工作。這就要求業務財務人員必須深入了解企業各項經營業務的全部流程,才能確保各項工作順利開展。
綜上所述,本文結合理論實踐,分析了財務共享服務下傳統財務人員的轉型,得出以下幾點結論:
(一)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背景下,企業要想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就必須對財務工作進行重新定義,并根據企業發展實際要求和新財務工作的要求,開展傳統財務人員轉型工作,才能提升財務人力資源的利用率,實現良好發展。
(二)企業完成財務共享服務模式建設完成以后,傳統財務人員可向著戰略財務、共享財務、業務財務三個方向進行轉型。但在實際轉型中,需要根據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水平,合理分配轉型方向。
(三)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應用財務共享服務模式的企業逐年增加,對傳統財務人員造成了嚴重影響,需要傳統財務人員能積極適應全新的發展形勢,并準確定位,積極學習新知識新理念,才能在轉型大趨勢中找到合適的角色,發揮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