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曉明 吳文娟 編輯/青鳥
新生兒溶血病是指由于母子血型不合,母親體內產生與胎兒血型抗原不配的血型抗體,這種抗體通過胎盤進入到胎兒體內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常見ABO血型系統、Rh血型系統的血型不合。
在母嬰AB0溶血不合中,僅1/5新生兒發生AB0溶血病。
AB0溶血病可發生在第一胎(40%—50%),與母體曾受自然界中類似A、B物質的抗原刺激,已具有抗A或抗B抗體有關。
Rh血型系統最常見5種抗原,其抗原性強弱依次為D>E>C>c>e,故Rh溶血病中以RhD溶血病最常見。Rh抗體只能由人類紅細胞Rh抗原刺激產生,因此Rh溶血病一般不發生在第一胎。
1. 出現膽紅素代謝異常引起病理性黃疸。
2. 出現新生兒貧血現象。
3. 新生兒溶血嚴重的會導致胎兒水腫,做常規B超時會發現胎兒心率方面的異常現象。
4. 溶血嚴重的嬰幼兒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的全身反應。如寶寶嗜睡、不愛喝奶、精神不好等癥狀。
1.準備懷孕的夫妻最好做一個產前血型篩查的檢查。如果妻子是O型血,丈夫不是O型血,妻子就要進行血型抗體檢查。抗體值不高可以正常懷孕;如果抗體值達到了可能引起胎兒溶血反應的閾值,就要根據醫囑采取適當的處理方法,降低閾值再懷孕。
2.如果已經懷孕。孕婦的血型是O型,孕期要加強產檢(如定期B超等)的力度,及時了解胎兒的發育情況。
3.有溶血癥可能的嬰兒,出生后要及時地做溶血排查,及時發現有無新生兒溶血癥,早發現、早治療。
1.光照療法:降低血清膽紅素最簡便而有效的方法。
2.藥物治療:靜脈用丙種球蛋白,早期應用臨床效果較好。白蛋白增加游離膽紅素的聯結,減少膽紅素腦病的發生。
3. 換血:當血清膽紅素水平依據不同胎齡、不同日齡達到換血標準時,需要進行換血療法。ABO溶血病只有個別嚴重者才需要換血治療。
4.糾正貧血:早期貧血嚴重者往往血清膽紅素很高而需交換輸血。晚期貧血程度輕者可以補充鐵劑和維生素C,以促進骨髓造血,但貧血嚴重并伴有心率加快、氣急或體重不增時,應適量輸血。輸血的血型應不具有可引起發病的血型抗原和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