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國際事業有限公司
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在不少企業中屢屢發生,有效地減緩、解決該問題迫在眉睫。透過會計信息失真的征象,分析會計信息失真的內在原因與外在原因,抓住會計信息失真的本質,為會計信息利用者提供更準確更及時更優質的會計信息,對會計信息利用者有極大的現實意義,也對提升社會與企業經濟效益有著很大促進作用。
會計信息失真,是指會計信息與現實情況的表現不匹配,就是財務報表反饋的信息與基本憑據(包括根據基本憑據所進行的更深層次的處置)不一樣。會計信息失真,從大的角度入手,是指一些單位與公司所表達或供給的會計信息不能精準地的表明本單位或公司的事實上的生產經營狀況,有的時候竟然還會不根據具體情況、隨心所欲制作不符實的會計信息;從小的角度入手,是指會計信息反映得不準確、不全面、主觀性大,不能夠進行嚴密的考察證實,即會計信息沒有得到可靠性的認可。
會計信息失真問題的核心就是其現實情況與所提供的信息內容不匹配,結合當前我國企業現狀,表現有以下幾個方面:
1.會計原始憑證信息失真的基本內容
一是辦理經濟往來事項人員對原始憑證信息內容整體造假行為:包括辦理經濟往來事項的人員獨自一手規劃從外部得到的原始憑證信息和企業內部辦理經濟往來事項的人員自己一手規劃造假的原始憑證信息。二是辦理經濟往來事項人員對原始憑證信息內容部分造假行為:包括辦理經濟往來事項的人員獨自一手規劃從外部得到的原始憑證信息和企業內部辦理經濟往來事項的人員自己一手規劃造假的原始憑證信息。三是合伙共謀偽造的原始憑證信息:包括經辦經濟業務的人員合伙共謀從外部取得的偽造始憑證信息和企業內部經辦經濟業務人員合伙共謀偽造的原始憑證信息。經辦經濟業務人員合伙共謀從外部取得偽造的原始憑證信息。
2.會計記賬憑證信息失真的內容
對于會計記賬憑證信息的失真來講,一個方面是針對所應用會計科目內容的失真。會計核算中確定應用的會計科目是個難點,一般的會計科目比較容易確定,特殊的經濟業務發生后所確定應用的會計科目就不容易,抱有目的確定會計科目就更不容易。另一方面指的是記賬憑證中應記金額內容的失真。
3.會計賬簿信息失真的內容
一是涉及職工利益會計賬簿信息失真的內容;二是涉及銀行等金融機構方面會計賬簿信息失真的內容,制造涉及銀行等金融機構方面的會計賬簿失真的信息,主要是為了提高企業的虛假信用,騙取銀行及金融機構的貸款。三是涉及納稅方面會計賬簿信息失真的內容:制造涉及納稅方面的會計賬簿失真的信息,主要是為了不交或少交稅金。
從企業供應、生產、銷售等主要生產經營過程來看,供應過程中的采購請求制度,材料物資的出入庫制度,應付款項的處理程序、辦理手續,應明確經濟責任的簽字蓋章等有關原始憑證設計的不盡科學、不夠嚴密。有的企業為了簡化處理手續、一味追求省事、便利,一些原始憑證的重要因素,在企業內部控制的設計中并沒有設計到。生產過程中的費用、損失,支出與原材料等分配界定標準混亂,計算方法變化不定,有意無意的多攤少攤或多記少記,增加費用成本或減少費用成本,認為的制造不能客觀反映費用成本的實際情況。銷售過程中的虛假記錄銷售收入;虛假編造銷售費用;以假定的毛利率倒擠成本;巧立名目、假造應收、應付款項,增加或減少營業收入、收益、期間費用、支出,編造不真實的利潤。
在實際工作中,會計事項不易確定造成的會計信息失真。例如,企業以自產產品為福利發放給本單位職工,企業自產產品的計價,理論上應以公允價值計量,企業會計準則也是規定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那么,這里的公允價值是怎樣確認的,如果能夠得到確認,那么所確認的公允價值是含稅或是不含稅的,因為公允價值含稅和不含稅涉及到重復計稅及納稅的問題,這樣用企業自產的產品發放給企業內部職工計入成本費用價值量的經濟業務是難以確定的,很難說明記錄的經濟業務怎樣才算是真實。
第一,會計法律法規及相關章程的不斷變化,給會計人員透徹領會、真正準確掌握和正確運用法律、法規、政策、章程帶來一定的困難。法律、法規、政策、章程主要指的是會計、稅收、財政、銀行、涉外方面以及公司法、合同法等經濟法律、法規等。第二,財務人員素質的影響,財務人員的基本素質:主要包括優秀的工作品質,兢兢業業的工作態度;按照要求依法從事業務,確保相關會計信息真實有效。客觀中的會計人員辦理會計事項應當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等。第三,財務人員的實際工作經驗,專業知識程度與職業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別,對會計信息的正確披露也存在一定的影響。會計工作者的良好品質對會計信息有著重要的影響。
內部控制的實施是為了保障公司經營管理的有效性與合理性,確保企業資產安全,經濟信息與財政報表正確、完整。它的作用一般可以從幾個方面體現出來:第一可幫助公司管理者制定管理方向與任務;第二維護企業的資產穩定、安全,避免受損;第三確保公司的服務業務與財政審計數據的準確、完整。另外,內部控制也可保障企業內財政行為的正規性。從資金進入企業,企業資金的循環與周轉,到資金退出企業的各個環節,嚴密科學制定企業的內部監控制度,最大程度的控制鏟除制造虛假會計信息的土壤,保證高質的會計信息。
確認、計算、記錄是會計要點的三大步驟。《會計法》確定了會計要點三大步驟的基礎底線。《會計法》對相關內容的包含有:一是確認、計算、記錄會計要點應當按照全國一致的管賬制度的規定實行;二是必須憑借確實存在的經濟活動,確認、計算和記住會計要素。在會計具體活動與工作里,盡力要掀開會計事項的表層形象,認清會計信息的本質,持續提升辨別真偽的專業辨別能力,精準地使用會計要點的三大步驟,提供事實、準確、可靠的會計信息。
企業在運營過程中對其內部成員的號召力、凝聚力,便是企業文化。該文化能夠增加員工對企業的無私奉獻,使其建立起良好的三觀,增強他們對企業的服從感,貢獻自己的力量,從而推動企業充滿生機和活力。
同時,企業要采取引進來、走出去等措施,對企業會計人員進行培訓,提升他們的專業素質。在培訓時,還要加強針對企業文化建設的培訓,培養企業員工的責任意識、團隊意識,讓大家保持對企業的歸屬感,從而心理上自覺抵制各類會計信息失真行為。
會計信息和企業經營有著更密不可分的聯系,會計信息在企業經營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被人們所重視。只有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才能準確的進行經營決策。所以,企業如果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持續穩定的發展,就一定要對會計準則的要求嚴格遵守,從而促使會計信息質量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