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
在我國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社會各界對政府績效管理的呼聲越來越高。因此,為滿足日益增高的社會公眾需求,推進我國財政的有效運行,國家在2010年10月發布《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明確提出要完善預算編制和執行管理制度,提高預算完整性和透明度。之后財政部在2012年2月和12月先后發布《事業單位財務通則》和《行政單位財務規則》,對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收支結余管理、資產負債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2012年12月和2013年12月,先后發布《事業單位會計準則》、《事業單位會計制度》和《行政單位會計制度》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進行進一步規范。2016年1月,財政部又對《財政總預算會計制度》進行修訂。但是我國的現行政府會計制度中的財務會計系統和預算會計系統仍然不能很好地融合,導致政府內部控制弱、信息披露質量不高,不能非常有效的揭露政府債務風險等相關信息,不能滿足社會對政府責任的監督需求,也不能給國家提供預算決策有用的信息。因此,現行政府會計制度還需要不斷地進行深化改革。
國務院在2007年4月5日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暫行條例》中指出凡是涉及到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切身利益或需要公眾廣泛知曉或參與的信息,政府都應該主動公開,但是由于我國目前政治格局,地方政府在發揮自主權時會帶有明顯的地方保護等傾向,導致“有法不依”或“執法不嚴”等現象。
雖然,2015年10月23日,為了規范政府會計核算,保證會計信息質量,財政部頒布了《政府會計準則——基本準則》明確了財務報告的目標,下一步應該要針對報告的細節內容進行進一步的調整,同時制定更加有效的審計部署,更加公開透明的披露。但政府會計信息主要通過財務預算報告和財務報告來反映,一方面財務預算報告披露的是政府當年收支總額和上一年度差額等,并沒有實際的收支明細和相關的信息的依據,另一方面財務報告核算與企業會計相比核算不充分,無法充分反映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狀況。此外,雖然報告通過審計,但是由于政府審計部門的獨立性得不到保證、審計報告對外透明度低等,使得對外披露的信息質量得不到保證。
現行政府會計制度要求會計核算要采用平行記賬,但是現有的會計信息系統主要是預算會計或者財務會計的單一模式,因此難以得到滿足。此外,對系統進行改造升級的成本不可控,因此制度的推行面臨重重困難。
現行政府會計核算模式要求“雙體系”、“雙基礎”和“雙報告”,難度不言而喻,而現行相關人員基本沒有會計專業背景,缺失專業技術和水平,不能滿足政府會計制度的要求。
法律法規作為執行核算和報告的重要依據,因此在政府會計改革過程中,應該要加強對各行政事業單位的法治,明確權限和職責,從而提高其公共管理水平和運行效率。
眾所周知,在WTO中許多國際性組織紛紛都在推動政府會計改革。例如,英美等西方發達國家政府會計在遵循本國會計準則的同時還向國際公共部門會計準則趨同,英國甚至還直接將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作為預算報告編制基礎。在與國外交流合作中,我國政府也可以在立足本國國情的基礎上,吸取其先進理論、實踐成果和案例經營,進一步加強我國政府會計建設。
會計信息化系統是一切政府會計工作開展的基礎,各行政事業單位應該逐步建設和完善內部系統。同時國家財政應該給予相應的資金支出,保證信息系統的建成。
通過專題講座和在線學習等方式,加強對員工的培訓,提高相應的業務水平,全面應對會計制度。再者還可以將政府會計專業建設引入高等學校,設置職稱考試來滿足現行制度的要求。
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目標,而建立現代財政制度的核心是建立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現代預算制度,這需要預算會計信息能夠準確和全面地反映各級政府整體財務狀況和運轉情況、反映政府資產、負債和行政成本等存量信息,提高政府公共服務能力,滿足財政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要求,以有效的發揮預算會計的作用。但是如果沒有與之相匹配的法律法規、人才和信息系統,這些目標是難以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