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澤峰
(太原市第一建筑工程集團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1)
隨著建筑市場的蓬勃發展,各建筑企業之間也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因此如何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提高建筑企業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同時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以此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成為各建筑企業內部管理人員的重點工作。因此,通過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優化來提高建筑工程的質量,進而提高建筑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對于建筑企業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優化過程中,需要管理者具備長遠的發展目光,進而從管理細節處掌握優化的關鍵點,以量變促成質變,最終達到預期的優化目標。
從當前的建筑行業內部的建筑工程管理現狀來看,建筑行業內的建筑企業在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首要問題就是管理機制不健全,由于大多數企業都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導致建筑企業及其施工單位在施工過程中容易受到多方面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可能對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造成障礙,同時會導致建筑工程存在質量問題。此外,建筑企業還缺乏明確的權責制度,具體的施工責任沒有落實到個人,并且個別管理者以及部分施工人員的專業素質亟需提升。因此,隨著建筑工程規模的不斷擴大,傳統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逐漸不能適應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需求,同時降低了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
在建筑行業內的各建筑企業之間存在較大的發展差異,主要是由于技術以及基礎設施的差異導致的,大多數建筑企業存在著制度建設不足的問題,首先,從建筑企業自身的發展角度出發,大多數建筑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忽視了管理制度的可行性要求,并且沒有對人力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導致出現一個管理人員兼任多個管理職務的現象,不但給管理工作本身帶來較大困難,同時還會導致過度的集權管理,并不利于企業的健康發展,同時與適度集權的管理理念背道而馳。此外,過度集權的管理模式還容易引發貪污受賄現象。
從員工的個人素質來看,大都是建筑員工都是農民工出身,并沒有接受專業的建筑技能培訓,對于一些先進的建筑設備也不能合理應用,此外,不同的建筑員工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包括知識水平、建筑能力、生活環境、工作經歷等方面的差異,無法對員工做到科學管理,因此就目前的管理現狀來看,技術管理體系不健全直接影響到建筑工程管理質量。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本身屬于管理性質,同時需要對該管理工作進行監督,從而使得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效果得到有效發揮。加強對于工程管理工作的質量監督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質量的有效措施,但是大部分建筑企業缺乏對于監督工作的正確認識,認為管理工作就單純是管理人員對于普通員工的管理,但是沒有注意到管理工作也需要進行監督管理。部分企業雖然制定了對管理工作的監督機制,但是由于缺乏監督意識,導致無法有效發揮監督作用,也無法體現監督的重要性。一旦缺乏健全的質量管理監督體系,施工過程中就有可能出現質量問題,并且存在安全隱患,給建筑工程的質量帶來一定威脅。
隨著建筑行業的發展,建筑工程的規模越來越大,因此為了適應建筑行業發展的需求,各企業必須對自身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進行創新,以此適應越來越復雜的發展形勢,然而,就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來看,大多數企業依舊沿用傳統的管理制度,并且管理標準也沒有改變,管理內容和管理范圍依舊較為狹窄,無法適應新形勢下的管理需求。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重點之一就是成本管理,必須在保障正常施工的基礎上嚴格把控施工成本,才能確保企業的合法利益不會損失。對于成本的管理工作主要體現在原料采購和施工操作兩方面,在原料采購的過程中,必須對原料的質量進行嚴格把控,從而避免劣質材料混入其中,影響建筑物的質量,此外,如果建筑物施工過程中出現違規操作,也會導致二次施工,從而提高企業的成本,因此需要重點對建筑物建設過程中的材料和施工狀況進行管理。
企業一旦出現安全管理問題,輕則影響施工進度的正常推進,重則引發生命安全事故,造成較為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不論是企業管理者還是施工人員,都應該加強安全意識,管理者需要在員工之間開展安全教育,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從而保障安全施工與文明施工、規范施工。在施工前夕,管理人員需要對各種安全隱患進行排查,從而確保在施工過程中不會出現安全隱患,真正做到將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建筑工程的質量管理不僅僅是提高建筑物的使用質量,還需要降低建筑物施工過程中的施工資源消耗,從而真正提高整個施工過程的質量。在進行質量管理的過程中,需要著重改善傳統的粗放式的管理模式,盡量減少資源消耗,從而實現建筑企業的可持續經營,同時需要從多個角度對建筑物結構的安全質量管理進行監督,從各方面加強建筑工程的質量管理工作,將質量問題及其隱患消滅于萌芽階段。
為了確保一類建筑工程可以正常進行建設,同時可以在確定時間內順利完工,需要管理人員對建筑工程的施工現場進行管理和規劃,以專業的管理方法對施工人員進行管理,并且提高施工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加快施工進度。在進度管理的過程中,管理人員需要嚴格按照既定的管理原則進行管理,同時根據實際的管理情況針對管理方案中不合理的部分進行調整,從而有效結合最新的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實現高效的建筑工程管理工作。
健全的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對于建筑行業及行業內企業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并且可以對管理工作起到一定的規范作用。在實際的管理過程中,建筑企業需要根據整個建筑行業的發展形勢,進而結合具體的建筑項目的管理需求設置相關的管理部門,總部與各管理部門保持密切聯系,各管理部門之間也應該形成信息溝通和共享機制,保持密切聯系,加強溝通效率,從而增強各部門管理的協調性,建立高素質的工程項目管理隊伍,滿足實際的管理需求。要想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還需要各個管理人員具體落實管理措施,企業制定相應的權責監督制度,將管理的責任落實到具體的個人,為建筑工程項目的順利施工打好基礎,不斷推動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前進。
本文所講的相關人員主要指的是建筑項目施工人員以及管理人員,還有企業的領導者。企業的施工人員需要樹立足夠的安全意識,在施工過程中做到文明施工、安全施工、規范施工與協調施工,提高施工效率。企業的管理人員需要加強對原料、設備、人員、技術以及施工現狀的管理,促進建筑工程的正常建設。領導者需要自上而下地落實安全意識和規范意識,以此提高施工效率和管理質量,提高建筑企業的建筑物質量,保障企業的經濟效益。
綜上所述,我國建筑行業及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工程管理制度不健全的問題,因此要想提高工程管理效率,首先需要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進而根據管理制度和管理準則開展管理工作,企業各方面人員都應該努力提高自身素質,積極參與企業工程管理,保障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