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交通技師學院
《基礎會計》作為會計的入門學科,作為會計“摩天大廈”的基石,為后期的《財務會計》《會計電算化》《成本會計》《納稅實務》等核心課程奠定基礎,但是概念性的理論過于抽象,學生死記硬背不能靈活運用和記憶。滿堂灌、重理論、老套的理論教材、缺少學生互動等問題特別嚴重,將《基礎會計》教學與“理實一體化”緊密的結合在一起是高職院校規避“重理論、輕實踐”,增強學生會計理論與動手能力,培養高職業素養會計人才,提高學生競爭力,培養合格會計人才的有效途徑。
理實一體化:是現代會計教育孕育而出的新教學模式,以職業標準要求為培養目標,按“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原則,整理融會教學環節,把學生的職業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做到理論指導實踐,實踐證明理論的教學模式。
1.理論教材與實訓教材一體化
隨著時代的發展,傳統的教材已無法適應一體化教學的要求,在理實一體化教學下,根據一體化教學計劃和大綱,融合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對教學內容進行排列組合,將專業理論及其相對應的實操訓練項目,項目化、模塊化,并且編寫相配套教材資料,使課堂理論課程更具有可操作性。
2.教室與實訓室一體化
將課堂搬進實訓室,要求實訓室除了具備實訓有關的硬件條件以外,還應該具備理論教學,使其合二為一,具有實物展示、技能訓練等功能。
3.理論教師與實訓教師一體化
在授課過程中,不再區分基礎會計教師以及實訓教師,教師不僅要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還應該具備熟練的操作技能,精湛的技藝,既能夠講授理論課,又能指導學生實訓。
4.理論考核和實訓考核一體化
通過建立科學的考評機制,將理論考試成績、實訓考核成績、以及平時考勤情況進行綜合評價,設置一定的權重,進行綜合考評,來多方面多角度的反映學生的綜合能力水平,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1.任務驅動法
教師將所授課程分為幾個具體任務,課堂上以完成任務為學習目標。上課之前,教師分發任務單,明確本節課的重難點;隨后,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書的情況,組織學生學習理論知識,進行實訓操作;最后,教師針對學生實訓情況,進行答疑并對知識點進行總結,并對學生課堂表現情況綜合評價。通過教學任務書,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還能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
2.實物引導法
配合某些章節內容,課堂上向學生分發原始憑證、記賬憑證、賬簿、報表等,將書本晦澀的語言用直觀圖片呈獻給學生,形成感性認知。例如,實際成本法下原材料發出模塊時,不僅可以采用現代教學設備,例如:圖片演示、視頻播放等將教學內容直觀化,教師也可以將原材料發出所涉及的原始憑證包括:增值稅發票、運費發票,銀行結算憑證、收料單等分發給學生。
3.角色扮演法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將所涉及的經濟業務和角色表演出來,例如將學生分組,組內設會計、出納、庫管員等角色,分別填制原始憑證、填制和審核記賬憑證、對賬、匯款、收料等業務,使其了解各個崗位的職責與工作內容。
4.合作教學法
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教師輔助,先“主”后“輔”。例如,學生小組為單位,在教師的引導下“先”完成實訓教學任務,教師則“后”進行評價指導,指出技能重難點,解決學生的問題。
以基礎會計中某一教學單位為例,展示理實一體化下教學單元設計。以《實際成本法下材料采購業務》為例。
1.課前任務驅動
通過藍墨云班課,下發任務書,讓學生自主預習外購存貨的成本、外購存貨涉及到的賬戶、外購存貨的賬務處理等有關理論知識和賬務處理,同時,為了檢驗教學效果,學生完成相應的闖關游戲,教師可以從后臺統計測試結果,適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
2.課中情境化教學
通過觀看暢課堂“企業場景教學片—購買商品”以及“貨物驗收入庫”,使學生不出校園了解企業,更好地了解書本知識,知識情境化,使得枯燥的理論知識生動起來。通過情景教學片,引導學生思考采購業務涉及到的部門與單據,為分組組建模擬公司并安排設定工作崗位做準備。通過討論涉及到的人員,將學生分為四組,分別設定業務員、倉庫保管員、出納及會計崗位。教師充當供應商,各組根據業務員與教師簽訂的購銷合同以及提供的有關單據,完成向“供應商”采購的任務,以及賬務處理。
(1)業務員:報價、核價、處理訂單、訂立合同。
(2)倉管員:按公司規定組織驗貨,填“入庫單”,登記財產物資明細賬;
(3)出納:辦理現金收付、銀行結算及有關賬務,登記銀行存款、庫存現金日記賬;
(4)會計:審核原始憑證并據此編制有關記賬憑證,登記賬簿。
四家公司同學分別下發原始單據。每組設置一名業務員,一名倉管員,一名出納,一名會計。教師將任務布置給各公司,引導各組各崗位的學生辦理各業務程序,填制、審核和傳遞憑證,進行會計核算。供應商(教師)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并發貨;教師要求公司各組的同學根據老師給出的相關原始憑證和情境(分別為單貨同到已付款、未付款、貨到單未到、單到貨未到)分析各種情況下的會計賬務處理,填寫收料單、登記財產物資明細賬、銀行存款日記賬、登記記賬憑證賬簿。
最后,每組進行成果展示,教師對各組工作任務成果、完成任務中交際能力、生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等進行評價。
3.理論穿插實操
利用網中網實訓平臺,進一步鞏固深化所學知識,規定時間內,讓學生在平臺上完成測試。教師強調操作中的重難點;設置時間,鼓勵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操作,真正的做到理實一體化,適應時代的發展,滿足時代的需求。
4.課堂評價多元化
最后,按照一定權重,結合藍墨云班課下發課后作業成績,課堂表現評價表(各崗位填寫單據的分值),網中網實訓成績,對學生在本節課的表現進行綜合評價。
在實施《基礎會計》課程一體化實踐中我們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在實踐中遇到很多問題,引起我們對于理實一體化的思考。
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這是能夠開展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必要條件,現階段是,理論課教師不懂實操,實訓教師理論知識不扎實。沒有一定數量的“雙師型”老師,一體化教學無法順利實施。
加大實訓室投入,現目前,我校會計專業建立會計電算化實訓室、財稅一體化實訓室、手工賬務實訓室、ERP模擬沙盤實訓室(多專業共用),每個機房36個機位,遠遠不夠,這樣一來,導致實訓強度不夠甚至降低實訓開出率,達不到一體化教學應有的教學效果。
目前市面上的教材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理論教材,一類是配套練習,無法適應理實一體化課程要求。因此開發一本具有技術性、理論性、實踐性的教材尤其重要,關乎基礎會計理實一體化的有效開展。
會計專業由于其特殊性,沒辦法做到像其他專業一樣跟崗實習,隨著現代學徒制、新學徒制的興起,國家鼓勵并支持職業技能院校開展校企合作,讓企業來學校建設基地,利用云財務,學生能夠真操實戰,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做中學,學中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