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理工學院
從社會以往的發展情況來看,經濟的迅猛增長是以犧牲環境作為代價所得到的成果,人們對自然資源隨意開采,向自然環境中排放廢棄物等行為都成為了環境問題爆發的誘因。在自然生態環境逐漸惡化,空氣、水資源以及土地等都受到了污染的情況下,人們才逐漸覺醒,認識到了生態文明對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重要指導意義。當前,很多企業還沒有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給予足夠的重視。針對這樣的形勢,應該將重污染企業作為改革的著手點,重視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工作,并采用合適的方法來實現。
綠色會計是環境會計的別稱。從概念性的角度來看,環境會計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將環境科學、管理學以及經濟學等多領域專業知識進行整合,將傳統會計理論和方法作為手段,對自然資源賦予經濟價值,根據企業的環境資產和負債等會計要素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從客觀的角度體現環境問題與企業價值之間的關系。通過這樣的方式為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企業環境會計信息,從而更好的發揮環境會計信息在投資、管理和決策中的價值和作用。
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對環境會計信息進行披露。宏觀層面上,主要體現在政府作為披露主體,這是一種從國家層面,以頒布相關法律法規的形式從全面的角度規劃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體系,使國民對國家環境信息形成正確的認知和基礎的了解。微觀層面上,主要體現在是企業作為披露主體,將財務以及非財務等方式進行有機結合,利用財務報告網站作為平臺,將企業所進行的與環境相關的經營活動通過會計信息的形式展示給信息的使用者,為其做出相關的決策提供依據。特別是重污染企業對環境會計信息進行披露,使得社會大眾成為了監督者,能促使企業對與環境相關的經濟資源進行更加合理的配置,從而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提供推動力。
近幾年,環境污染成為了一個不可回避的話題,已經引起了社會大眾以及相關部門的重視。從根本原因的角度來看,主要是現代化企業的經濟活動行為與環境保護的相關要求出現了相悖之處,這就使得國家必須要考慮優化環境的路徑,并為企業尋求合適的經濟發展方向。2009年,國家的相關部門對湖南省某冶金企業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中對部分污染物有所保留的行為給予嚴厲的指責;2010年,相關媒體播出了太原鋼鐵廠的經營行為造成嚴重環境污染問題的新聞;2013年,全國范圍內出現霧霾天氣,對人們的正常生活和滲透健康造成了威脅。這些環境問題的成因都離不開重污染企業的經濟活動行為。針對這樣的情況,政府認識到出臺環境保護相關政策的重要性,以此為基礎,再發展企業的經濟[1]??沙掷m發展理念是我國多年來不斷堅持的原則,重污染企業在創造經濟利益的同時也應該重點關注環境保護問題。要想真正達到這種理想狀態,需要從國家層面建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制度和模式。
從我國在這個方面的情況來看,我國仍然處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初級階段。我國在上個世紀90年代才將這種會計制度建立起來,其中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比如,披露的方式不夠完善、披露標準不一致以及企業被動性較強等。近幾年,環境問題日益惡化,使得國家對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
當前,在我國范圍內還沒有形成具體的針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形式,不同的企業之間在披露方式和披露內容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性。一些企業會在董事會報告中進行披露、一些企業在生成財務報表時將其披露在附注部分、一些企業在重要事務中進行披露等。對于相同的披露內容,一些企業將其納入財務形式,而一些企業將其納入非財務形式。這樣的情況使得企業所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無法成為信息使用者的有效依據,無法反映企業在環境會計方面的真實情況,更無法在企業之間形成對比。另外,所披露的信息僅僅能影響企業的股價和形象[2]。所以,一些企業會更多的披露對企業的正面信息,對一些不利信息則披露較少,或者是體現一定的模糊性。
外部審計是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真實性的保障,其重點監督的內容是企業的環境責任。但是,大部分的會計事務所僅僅對傳統會計業務范圍內的財務內容出示審計意見,并沒有對企業所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提出任何意見,更沒有對企業所沒有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實施審查工作并發表相關的聲明。一些重污染企業在社會責任報告中所披露的信息都是沒有經過會計事務所審計的內容,而所披露的內容都是正面信息,完全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當前,很多重污染企業在行業內部所是披露的信息都體現為對社會環境發展有益的、綠色的、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在這種缺少第三方審計的情況下,重污染企業所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一定會受到多方的質疑。
近幾年,我國各類院校為社會輸送了大量的會計專業畢業生,但是具備高素質以及過硬會計工作能力的人才卻較少。而且,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在我國屬于初級階段,大部分高校還沒有建立關于環境會計的專業課程,大多數會計人員所從事的工作范圍也集中在傳統會計業務方面,甚至對環境會計的相關名詞的了解程度較低,這就使得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工作很難在重污染企業內部得到實施。另外,企業的目標是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重污染企業在日常生產和經營的過程中會對環境造成較大的污染,而企業的管理者會為了創造利益而犧牲環境,這些企業并沒有對政府的相關政策機遇足夠的重視。
我國存在的關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形式體現了多元化的特點,并且存在信息過于復雜的問題,并沒有對實質性內容進行重點呈現。針對這樣的情況,政府應該出臺相關的指導政策,為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提供有序的政策環境。從形式的角度來看,可以將能以經濟價值衡量的環境會計信息在年度報表中進行披露,對于不能衡量的信息反映在社會責任報告中,在此基礎上,對全部的環境會計信息按照定性和定量兩個角度披露在環境報告書當中。從內容的角度來看,應該包括環境會計制度、明確標準化的披露內容、與環境相關的會計要素等[3]。這樣,信息的使用者才能根據自己的需要查找到相關的信息,從而對企業形成更加全面的了解。
政府部門應該針對重污染企業的經營活動制定完善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審計制度,對相關審計人員進行專業化的培訓,使其能對環境審計工作形成更加深入的了解,將審計功能充分發揮出來。在一些發達國家,不僅要求企業將環境報告披露出來,而且要求獨立于企業的審計結構出具相關報告[4]。所以,在社會大眾對自然環境污染問題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的背景下,建立健全的外部審計制度已經成為了必然的發展方向。從會計事務所的角度來看,應該以傳統會計業務為基礎,從環境審計業務方面向外拓展,承擔相應的責任。由外部審計的介入,能使重污染企業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面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方面得到保障,也能在很大的程度上為企業節約審計成本,從而促進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環境會計是一項綜合性較強的工作,對于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我國范圍內的很多高校應該開設針對于環境會計的專業課,使學生在學習會計知識的過程中就能對環境會計形成一定的了解,掌握專業知識。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應該對相關人員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鼓勵工作人員學習專業知識,從而使環境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夠得到提升。另外,社會媒體也應該在環境保護方面加大宣傳的力度,政府也應該出臺相關監管制度[5]。通過這樣的方式使重污染企業認識到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重要性。社會大眾對環境問題的重視程度越高,就越能對重污染企業施加更大的壓力。企業自身應該提高自覺性,這樣才能獲得政府在各個方面的支持,降低經營過程中的環境風險,在社會上樹立良好的形象,有利于促進企業得到更好的發展前景。
綜上所述,當前,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與自然環境遭到破壞的背景下,國家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在逐漸提升,綠色發展理念成為了社會發展的主要指導原則。因此,重視重污染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是非常重要的。針對重污染企業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中所存在的問題,可以通過提高披露形式和內容的規范性,強化外部審計重視信息真實性,提升會計人員對環境信息披露的意識的方式進行優化和改革。通過本文對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相關內容展開的一系列研究,希望能為促進重污染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一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