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通過對湘西州酉水流域2014-2018年地表水監測數據統計、分析,簡單的闡述了湘西州主要流域水質現狀,以及酉水流域近年來水環境質量變化趨勢,并據此提出了相應的對策,為今后的環境管理和決策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持。
關鍵詞:酉水流域;錳濃度;水質變化
中圖分類號:X8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10-0-01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10.078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atistics and analysis of surface water monitoring data from 2014 to 2018 in the Lishui River Basin of Xiangxi, the water quality status of the main river basins in Xiangxi and the changes of water environment quality in the Weishui River Basin are briefly describe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provide certain scientific basis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futur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and decision-making.
Key words: Lishui watershed; Manganese concentration; Water quality change
1 酉水流域情況概況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處湖南省西北部,是湖南省的“西北門戶”,湘西州境主要河流水系,南有沅江干流過境,酉水干流、武水干流橫穿西東,花垣西鄉河的上中游段由南向北經茶洞入境。酉水是沅江的最大一級支流,自古有南北二源之稱。北源為主干流,發源于湖北省宣恩縣酉源山,往南迂回蜿蜒于湖北省的宣恩、來鳳,湖南省的龍山和重慶市的秀山、酉陽邊境,其中有56km成為湘、鄂、川省界。干流南經龍山縣灣塘水電站、重慶市酉陽縣西酬鎮至秀山縣石堤鎮與秀山河匯合。南源稱秀山河,發源于貴州省松桃縣山羊溪。南北二源在秀山石堤匯合后,下流十余公里經大橋村入州境,至隆頭左會南下的洗車河,下江口右會花垣河,過保靖縣城后左會泗溪河、猛洞河、施溶溪,右會白溪和古丈河,而后從鳳灘水電廠大壩出州境.經沅陵縣城匯入沅江。酉水干流全長477km,流域面積18530k㎡,其中屬州境的干流長度222.5km,流域面積9,098k㎡。水能資源理論蘊藏量1180MW,可能開發量748.3MW。
2 數據來源及分析方法
2.1 數據來源
對湘西州酉水流域2014—2018年間水質監測數據的年均值進行分析,選用了《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表1中除了水溫、總氮和糞大腸菌群外的其他21項指標和表2中錳作為評價指標[1]。此次水質監測分析斷面覆蓋了湘西州境內龍山、保靖、花垣、古丈4個縣,包括酉水干流上的里耶、碗米坡、江口、鳳灘水庫,酉水支流清水江上的石花村、邊城、清水江入酉水口,共計7個監測斷面。
2.2 評價標準及方法
依據《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以Ⅲ類水質標準值作為評價標準,采用單因子類別評價法定性評價地表水斷面水質,按Ⅰ類~劣Ⅴ類六個類別進行評價。在評價斷面總數≧5個的河流、水系整體水質狀況時,按照斷面各水質類別所占的百分比劃分為優、良好、輕度污染、中度污染、和重度污染五個等次。采用均值綜合指數對水質污染程度進行評價[4]。
3 水質變化分析
3.1 特征污染物分析
湖南省湘西州花垣縣、重慶市秀山縣、貴州省銅仁地區松桃縣山水相依是我國錳儲藏量最為集中的地區素有中國“錳三角”之稱,所以錳是湘西州酉水流域的特征污染物。監測結果表明,五年中7個斷面錳的年均濃度在0.005~0.525mg/L之間,除碗米坡電站和鳳灘水庫斷面每年的年均濃度達標外,其余5個斷面的每年的年均濃度都不同程度超標[2]。各斷面錳濃度值見表1。
3.2 污染指數分析
2014—2018間,各監測斷面平均綜合污染指數總體呈下降趨勢,其中里耶、石花村、邊城、清水江入酉水口、江口斷面為顯著下降。除了2014年水質為尚清潔外,其他年份水質均為清潔,整體水質情況較好。污染指數變化趨勢見圖1。
3.3 水質類別分析
五年中,酉水流域監測斷面水質劣于Ⅲ類的2014年為 2 個,占全部監測斷面的28.6%,2015年至2018年所有監測斷面水質為Ⅰ類~Ⅲ類水質斷面占100%。酉水流域地表水水質類別比例整體上升,整體由輕度污染變為優[3]。各斷面水質類別變化見表2。
4 結論
通過對湘西州酉水流域近幾年的水質分析得出:流域水質總體優良,但由于酉水流域處在“錳三角”地區,加上長期以來受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的影響,大量工業項目污染防治設施不配套,長期直排、偷排,使水域受到不同程度污染。2005年開展電解錳、鉛鋅企業的污染整治以后,水污染加劇的趨勢雖然得到遏制,但受河床大量淤積的廢渣影響,錳污染仍然存在,因此酉水流域污染物的防治和監測工作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楊盼,盧路,向晨光,王繼保,陳和春.長江干流氮、磷濃度變化趨勢分析[J].環境工程,2019(2):174-178.
[2]李瑞霞.平頂山市兩庫一河流域水質變化分析[J].科教導刊,2018(20):164-165.
[3]趙凱歌,張正煜,趙玉龍.黃河甘肅段“十二五”期間水質變化趨勢分析[J].甘肅科技縱橫,2018(12): 16-18.
收稿日期:2019-07-12
作者簡介:楊慧芬(1985-),女,苗族,本科學歷,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