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環境問題是目前社會經濟發展中面臨的重要問題,是亟待解決的重點,加強環境監測工作是確保環境友好的必要手段,實際工作中,由于體系建設不完善,基礎設備不健全導致監測工作未能真正發揮其作用。本文對目前監測工作中存在問題及改進措施進行介紹,以便更好地促進環境監測工作向著科學有效的方向發展。
關鍵詞:環境監測;管理;監測設備
中圖分類號:X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72X(2019)10-0-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9.10.087
Abstract:Environmental issues are important issues in the current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and are the key points to be solved urgently.Strengtheni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s a necessary means to ensure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In actual work,monitoring work is caused by imperfect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inadequate infrastructure.Did not really play its role.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improvement measures in the monitoring work,so as to better promote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work in a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direction.
Keywords:Environmental monitoring;Management;Monitoring equipment
1 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是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級環境監測站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提高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水平是保證監測數據滿足代表性、準確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要求的重要措施,是環境監測為環境管理、執法和科研等活動提供技術支持的根本前提。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在環境監測工作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垂改后縣級環境監測機構主要職能調整為執法監測,切實解決地方不當干預問題,充分發揮監測對執法的技術支持作用。這有利于提升生態環境部門內生動力,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推進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對地方政府而言,環境監察質量管理工作由過去的被動執行到現在的主動實施,積極性被完全調動,地方政府會更加注重環境監測的力度和關注度,以確保政府政策實施的有效性。
另外,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正積極執行“國家生態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工作,國家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后,就從體制上實現了“國家考核、國家監測”,能夠有效避免監測數據受到行政干擾,保證環保責任考核的客觀公正性。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地方政府對于環境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
2 當前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首先應當認清我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中的問題,才能全面加強質量管理工作,改善我國的環境狀況,下面著重分析環境監測質量管理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日常監督檢查管理工作缺乏計劃性
日常的質量監督檢查是質量管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項內容,是質量管理人員發現問題的主要來源。但是在日常的質量監督檢查中質量監督員常根據經驗或近一段時間實驗室關注的重點開展質量監督活動。由于沒有按照《檢驗檢測機構能力評價 檢驗檢測機構通用要求》(RB/T 214-2017)和質量管理體系文件的規定,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質量監督計劃,或者是沒有按照制定的質量監督計劃開展嚴格的監督工作,難以做到對環境監測工作進行系統全面的監督檢查,長此以往監測工作的質量難以保證。
2.2 質量體系文件和工作標準宣貫力度不足
目前,對于質量體系文件的編制建立各個監測站都已經完成,并且相對比較齊全。但實際對于質量管理文件的執行程度和學習程度均不足。甚至部分新入職人員根本不了解文件的規定。出現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各級領導和工作人員對于文件貫徹實施力度不重視,監測站的監測任務相對繁重,新入職人員未經過系統的培訓就正式上崗,導致體系文件不能有效地持續運行。另外,隨著近年來的生態環境問題不斷嚴峻,新標準、新規范不斷出臺,監測站對于新資料的收集整理力度不足,沒有全面系統的把控標準和規范,也不能很好的執行。
2.3 現場監測質量管理存在缺陷,力量薄弱
環境監測工作大都是需要到現場進行監測,現場的實際情況相對于實驗室而言會更加復雜,需要考慮各個方面的影響及各種不確定因素。實際工作中,在現場監測的經驗和技術等方面的能力均比實驗室內監測的經驗和技術落后,不利于數據的準確采集和分析。同時,環境監測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需要多個環節相互配合,保證流程的一體化、系統化。目前關于完善整體流程還存在空白,極大地制約了監測數據的準確性和效率。
2.4 專職質量管理人員少,能力有待提高
州、市、縣等基層環境監測部門的人員較少,專職從事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人員更少,甚至沒有專職質量管理的人員,與目前日益增加的監測任務不能有效匹配。同時,環境監測質量管理人員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和經驗,然而在部分環境監測部門,從事質量管理的人員沒有相關的監測工作經歷和背景,質量管理工作流于形式,未在監測現場開展,僅限于各種記錄的審核等,其專業能力和工作意識阻礙了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使其缺乏一定的執行能力。
3 新時期全面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1)隨著監測機構能力建設的逐步推進,不同要素檢測項目的能力水平得到提升,在參加外部能力驗證和實驗室間比對活動時,可優先選擇此類新增的檢測能力。針對目前新領域的監測技術規范和監測標準的不斷完善,有選擇性地參加涉及新標準和新方法的外部質量活動,可以不斷提升實驗室的檢測能力水平,拓展監測領域和監測項目。內部質控計劃的執行可以通過以下途徑進行實施:細化質控要求,增強可操作性,質量管理部門將年度質量控制計劃按月進行細化,分發至各個部門,既便于各部門操作,又保持了各部門進度一致;質量管理部門對質量控制結果進行評價,分析質量控制的數據,并針對不合格的質量控制結果采取有效的糾正措施和預防措施。
(2)加強質檢管理質量文件及相關標準的培訓。對于質量監測相關的體系文件要進行系統的培訓學習,實際工作才能按照正確的方向進行。培訓過程要按照課程課時科學安排,并保證參訓人員能夠清楚明白。另外,設置專人對新標準新規范及文件進行收集,進行深入的學習分析。
(3)提高質量管理人員能力,勇于擔當,確保監測工作有序進行。為了保證監測工作的順利進行,應當建立相應的監督管理制度。監督人員須秉公執法,對工作人員嚴格要求,不僅實驗室監測水平過硬,對于現場的把控能力也須進行考核。此外,質量監督員還應當注重質量管理工作中各項問題的調節,就實際問題給出合理的意見和解決措施,確保監督工作的有效性。
(4)加強現場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相關監測質量管理人員應當重視現場工作的開展,結合實地情況進行詳細分析,制定有效的現場監測質量管理措施,配備專業的技術人員,認真裝備好監測設備,將質量管理工作真正融入到每一個環節。
(5)加強新技術的學習和運用。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環保監測技術和儀器也隨著快速發展升級,一大批新的監測設備應運而生,新設備具有技術含量高、測量面廣、性能好、精密度高、更容易操作等優點,所以,環境監測人員應關注這些新技術的發展和學習,并及時將先進技術應用于常規工作,有效提高環境監測的質量和工作效率。
4 結語
目前,我國環境監測工作已有了較大的發展,但相對社會發展對環境的要求而言,監測工作還存在一定的缺點,主要表現在管理體系制度、設備設施、人員素養等方面,這些問題都使監測工作沒能更好地服務于環境管理部門。想要更加全面地加強環境監測工作,就要充分認識目前所存在的問題,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去應對,通過對問題的分析,可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武海紅.基層環境監測站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探討[J].山西科技,2017,33(3):17-18.
[2]陳文娟.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的若干思考[J].農技服務,2017(9):174.
[3]李素梅.基層環境監測站加強質量管理探討——以硯山縣環境監測站為例[J].環境科學導刊,2017,36(s1):85-88.
收稿日期:2019-05-07
作者簡介:楊曉紅(1973-),女,漢族,本科學歷,環境監測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環境監測和環境監測質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