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磊
【摘要】隨著近些年高校大規模擴招,越來越多的學生選擇了升高中、考大學,對中職院校造成了很大的沖擊,導致中職院校招生門檻不斷放低,生源質量也在不斷下降,嚴重影響了中職院校的教育質量。但中職院校生源差并非學生天性如此,所以老師應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激發學生內心的動力,從而引導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成長,成為合格的有用人才。本文對勵志教育的內涵進行了分析,對目前中職院校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對勵志教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希望可以為其他同仁提供一些借鑒和參考,提高中職院校整體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勵志教育;中職;語文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在當前的中職院校中,普遍存在生源差、就業率低的現象,主要原因就是中職院校的學習基礎較差,學習能力較弱,還有一些學生除了學習差還存在難以管理的問題,很多學生覺得自己不如別人,往往存在自卑心理,在學習中就會畏首畏尾,不敢參與不敢回答問題,學習效果自然不理想,還有的學生干脆破罐子破摔,在學校渾渾噩噩過日子,只等著畢業后找一個工作。總的來說中職院校的學生缺乏自信,缺少明確的學習目的,對前景比較悲觀。作為中職院校的語文老師,應正視學生自身和學習教育存在的問題,有必要加強對學生的勵志教育,挖掘周圍和教材中的勵志素材,加強對學生情感、態度、思想等方面的教育,磨礪學生堅強的意志,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引導學生依靠自身的力量不斷成長和進步。
一、勵志教育的內涵
勵志教育就是應用教育心理學和教育激勵學,激發學生內在的動力,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促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幫助學生依靠個人的力量不斷成長和進步,最終達到成為合格人才的目的。
勵志教育不是單一的教育理念,而是多種教育理念的有機融合。首先,勵志教育是信念教育,通過老師的鼓勵和激勵,讓學生對自己、對學習目標產生強烈的信念,從而幫助學生產生自信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堅持自己的學習目標不斷前進,信念是可以培養的也是需要培養的,尤其是現階段的中職語文教學非常有必要培養學生學習的信念。其次,勵志教育是道德教育,勵志教育強調調動學生內在的動力,引導學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長,而德育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的愛國意志和社會責任感,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身,用唯物辯證的觀點看待事物和問題,所以道德教育和勵志教育的結合能夠產生更好的德育效果,更有利于“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落實。再者勵志教育是賞識教育和挫折教育結合的教育,挫折教育可以培養學生堅強、勇敢、自信的堅定信念,但賞識教育更容易使學生產生自信,尤其是在中職院校,培養學生的自信是最重要的,老師可以通過一些語言和行動上的賞識讓學生感受到被尊重和被需要,從而喚醒學生內心的力量,發現自身的優勢和長處,樹立強烈的自信心,進而以更積極主動的態度投入到學習中,所以賞識教育是目前公認激勵和鼓舞效果最好的。
總之,勵志教育是以信念教育為導向,以德育教育和賞識教育為手段,用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的先進教育理念,激勵學生用自己的力量成長,促進學生個性化成長和全面發展。
二、中職院校開展勵志教育的必要性
(一)學生自身的原因
在中職院校,除了學生自卑心理需要勵志教育外,學生自身還存在很多的思想問題有必要加強勵志教育,在當前社會大環境下,社會思想變得功利化,特別是受西方自由主義、拜金主義等思想潮流的影響,很多學生都變得拜金和功利、貪圖享樂、為人自我,缺乏民族歸屬感和社會責任感,沒有信仰和明確的追求,活在網絡世界和電視節目中。如果不能及時改變學生的這種狀態,會嚴重影響以后的成長和發展,就算踏入社會也會被淘汰,所以必須對學生加強勵志教育和德育教育,從改變學生自身行為習慣和思想觀念開始,逐漸改變學生的信念,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二)學校德育教育形式化
在當前社會環境下,中職院校為了維持發展需要培養更多的人才來提高就業率和知名度,因此中職院校將多數的時間和精力放在了培養學生專業技能上,德育教育流于形式,甚至有的學校認為德育教育沒必要。學校對于德育教育的忽視,導致學生產生“只要掌握技能其他無所謂”的心態,無論是日常的行為習慣還是學習的習慣都會變得無足輕重,再加上大多數中職生本身的學習基礎就差,很難產生積極的學習動力,不利于調動學生的內心力量,也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所以有必要在中職院校開展勵志教育。
(三)師生關系緊張
應試教育對我國教育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還時刻能看到應試教育的影子。在中職語文教學中,也難免會有堅持應試教育手段的老師,這樣的老師將主要精力放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在教學中也比較獨斷專行,缺少和學生的交流互動,這樣的結果一是導致學生思想受到束縛,比較依賴老師,不利于學生內心力量的調動,也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另一個結果就是導致師生關系比較緊張,學生無法感受到老師的關愛,老師也無法體會為人師表的幸福感。而勵志教育可以有效改善師生關系,學生能夠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和鼓勵,老師因學生的進步認清自己的價值和意義。
三、勵志教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中職學生多數會認為自己是初中學習競爭中的失敗者,普遍自信心偏低,所以幫助學生重塑自信心是勵志教育的第一工作要點。在中職語文教學中,老師應采用賞識教育的理念,關愛學生、鼓勵學生、認可學生,通過“你真棒”“沒想到你進步這么快”等表示肯定和鼓勵性的語言和一些物質上的獎勵,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幫助學生重新認識到自己的優勢和長處,同時發現自己的缺陷和不足,這樣學生才能正確認識自己、評價自己,更加積極主動開展學習彌補缺陷不斷前進,這樣不但可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會增加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更有利于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挖掘教材內容,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
老師應針對學生畏懼困難、缺乏吃苦耐勞和精神信仰等方面的缺陷進行勵志教育,通過深度挖掘教材內容,提升學生的思想覺悟,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如《采石工》歌頌了不怕寂寞困苦、具有堅韌不拔精神的勞動群體形象,老師可以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和多媒體畫面展示,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勞動群眾,提升學生不怕吃苦勇于挑戰的精神意志;而《勸學》則說明了學習的重要性,鼓勵學生不斷學習才能不斷進步,從而提升和完善自己的素養,老師應層層剖析,讓學生明白學習的重要性,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廉頗藺相如列傳》則可以解讀出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和國家利益至上的觀念。這樣的文章還有很多,老師應積極備課,深度挖掘文章內涵,才能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勵志教育。
(三)引導學生科學閱讀,完成自我勵志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不可或缺的內容,老師應傳授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合理開展課內外自主閱讀,并引導學生深度思考和理解閱讀內容,通過汲取書中的營養完成自我勵志,這也是勵志教育的一部分。
四、結語
中職生正處于身心發育的關鍵階段,老師應合理利用勵志教育,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從自卑和挫折中勇敢堅強起來,重塑自信心,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任小研.勵志教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好家長,2017(58).
[2]盧朝章.中職語文教學中如何貫徹勵志教育[J].現代職業教育,2016(24).
[3]孫琴芳.勵志教育在中職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上旬),20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