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雨潔 洪賢方
關鍵詞:無人零售? 無人便利店? 智能貨柜? 移動支付
我國許多大中城市已經成為無人零售的新興市場,未來潛力及發展方向必將受到密切關注。無人零售將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而迎來又一個藍海。無人零售正在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面對越來越多元化的消費模式,無人零售已經開啟了一個嶄新的風口。
(一)國內外智能貨柜的現狀分析
1、國內販賣機的興起,改造供應鏈
販賣機種類較多,普通販賣機作為銷售方式的一種補充形式,只能算是一個銷售終端。而新興的基于物聯網和移動支付技術的智能貨柜使之可能成為一種新的零售模式,如天使之橙,它的上游可以延伸到機器制造和原材料的提供,下游直接與消費者關聯,產業鏈相對于傳統銷售模式更加便捷,降低了成本和損耗,提高了利潤。
2、日本販賣機種類廣泛,替代人力
日本販賣機發展快速,應用種類廣泛,與日本人的生活緊密相連。報紙、雜志、雨傘、鮮花、充電器、制作販賣名片等多達 6000 多種商品。自動販賣機就像是微型的便利店,大力發展販賣機可以替代人力。
3、歐美販賣機,線下零售網點的重要補充形式
由于美國的線下零售店分布較為分散,因此販賣機作為補充形式之一,發展也較為成熟。
在歐洲60% 售賣的是熱飲,19% 是傳統冷飲,21% 售賣飲料和零食。其中,咖啡飲料占熱飲一半。市場分布較廣,并不局限在大城市,人群聚居區隨處可見,是滿足人們生活方式便利的一種具現。
(二)國內外無人便利店的發展比較
1、中國的無人便利店:新穎時尚,科技感強
如國內新出現的無人超市——繽果盒子,具有精美的外觀和干凈整潔的室內設計、便利的操作,是全球第一款可規模化復制的24小時全自助智能便利店。其渠道價值的變現能力,使之成為一種快速增長的業態新驅。
2、美國亞馬遜的無人智能店:深度的技術融合,更體現商業人文
Amazon Go——即拿即走的迅速結算體驗,依托于傳感器識別技術,再加上AI深度學習算法,消費者行為將在這間店鋪里被多形態融合后作出處理分析,判斷消費者的最終購物結果。技術上的深度研發打破傳統壁壘,基于深度學習的卷積神經網絡,讓整個門店人工智能一體化。
(一)販賣機和無人便利店的發展優勢
(1)擁有廣闊的前景,市場潛力大。目前,中國的市場還有很大的空缺,相較于歐洲和日本,人均占有量較少
(2)關聯行業眾多,除影響傳統的產品供應鏈,上游行業還涉及觸碰、電子元件、模具制造等行業,其支付技術屬于軟件開發行業。隨著信息及設備智能化的發展,其他領域的應用也會越來越廣。
(3)支付方式更加方便快捷。直接減少了售貨員、收銀員等人工成本,通過移動支付手段結算,增加了客戶體驗和門店客流速度。
(二)販賣機和無人便利店的比較優勢
智能貨柜的優勢在于更有效率,易于維護,坪效更高,租金更低,不需要整理貨架等繁瑣工作;無人便利店更多的是新技術、新場景的“試驗田”,在產品種類和購物環境方面,無人便利店都比智能貨柜更有優勢,并且無人便利店更具有超前性、便捷性和智能性。
(一)智能貨柜與無人便利店的互補共生
智能貨柜則補充了空間內的售賣點密度,無人便利店是傳統便利店的技術升級和補充。兩者具有同樣的消費群體;智能貨柜的坪效更高、成本更低,易于快速復制,且遷移成本小。無人便利店品類更全,銷售總額更高。
(二)智能貨柜與無人便利店的良性競爭
由于兩者的消費群體大體相同,因此在消費資源上兩者處于競爭的狀態。智能貨柜受到自身SKU數量和品類的限制,比較適合鋪設在人口密集,商業化程度不高的工廠、學校、寫字樓等,它的體積小,移動更加靈活。而無人便利店剛好補充了智能貨柜的劣勢,現代感強烈的購物環境和豐富的商品是智能貨柜無法做到的。
(三)智能貨柜與無人便利店的未來展望
智能貨柜比無人便利店更高效率,但不能替代無人便利店。無人便利店可以在原有布點多的基礎上開發營業收入、廣告收益、消費金融等多條盈利渠道,從而實現業績增長。智能貨柜和無人便利店可以相互補充,補充共生和良性競爭將長期存在。
參考文獻
[1]給大熱的無人便利店澆盆冷水,低成本使偽命題.
[2]無人便利店落地上海,成本比傳統便利店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