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迪
【摘 要】本文闡述高職英語課堂中原聲電影教學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提升學生的聽力水平和表達能力、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和交際質量等方面的應用價值,論述原聲電影選用應遵循適宜性原則、主題相近原則和精泛結合原則,并從課上觀看與講解,課外討論、扮演與聽學,觀后評價三個環節論述原聲電影教學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原聲電影教學 ?高職院校 ?英語課堂 ?應用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8C-0151-02
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國的經濟、政治、文化交流越來越密切,學會英語這門國際通用性語言,相當于打開了世界的大門,能夠讓人們更好地認識世界,發出自己的聲音。高職院校是以技術型、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的的院校,在英語教學中,為了培養出高素質復合型人才,應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尋找新型教育素材,努力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禁錮,全面提升教學效果。原聲電影教學是一種新媒體背景下的高效英語教學方式,借助于英語電影,能夠為學生提供相對真實的語態環境,讓學生聽到原生態的英語,同時學習電影中蘊含的歷史、文化知識,增強其跨文化交際能力。
一、原聲電影教學在高職英語課堂中的應用價值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對于高職院校學生而言,學習英語最大的問題在于缺乏真實的語言學習環境,所學習的知識大都來源于教材或試卷等人為編制的素材,而且學習后知識應用的機會不多,這樣很容易令學生喪失對英語的學習欲望。英文原聲電影在高職英語課堂中的應用,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體驗,以聲情并茂的語音信息與極富沖擊力的視覺畫面,激發出了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而且,對于學生而言,觀看英文電影本來就屬于業余愛好,將愛好與學習結合在一起,使得語言學習成為學生的一種精神享受。
(二)提升學生的聽力水平和表達能力。英文原聲電影引進英語課堂,有利于創建真實、原生態的語言環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地處于不同社交場合,去學習原汁原味的英語,提升學生的聽力水平及表達能力。電影作為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在文化內涵、藝術審美上都有著較高的高度,尤其是一些廣為流傳的電影。通過觀賞電影,學生能夠從地道、簡潔、生動的對白中,學到大量的口語詞匯、句式,以及這種真實的情緒化表述方式,這種集聲音與圖像為一體的素材的作用,遠遠超過了傳統的英語聽力材料。潛移默化之中,學生能夠學習到很多以英語為口語者的日常交際方式,感受不同語境下的語速、語氣變化,并將之應用于實踐中,在英語對話中,更好地理解對方的意思,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和交際質量。電影能夠真實、生動地映射出一個國家、民族在當時歷史背景下的政治、經濟、文化狀況,反映人民的真實生活。將英文原聲電影引入英語課堂中,能夠讓學生在寓教于樂的輕松學習氛圍下,感受最真實的蘊藏于英語這門語言中的文化,了解電影相關的地理、歷史、政治知識,了解當時社會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方式、風土人情、飲食服飾、道德理念,全面深入了解英語語言習慣、語言風格、語言禁忌等,基于了解尊重兩種語言背后文化的差異,開闊眼界,克服認知偏差,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和交際質量。
二、用于高職英語教學的原聲電影選用原則
現有的優秀英文原聲電影數量眾多,電影文化內涵極為豐富,教師應基于教學需求,挑選合適的影片,對影片進行深入剖析后,選取合適片段進行精講。
(一)適宜性原則。課堂時間有限,引入英文原聲電影,會花費較多的時間,所以教師必須精心挑選適宜教學的影片,應用于課堂中。所謂適宜性原則,具體是指:其一,影片內容要健康。西方文化與中方文化有著較大的差異,我們應尊重這種差異,但同時應避免學生受到西方不良文化的沖擊,所以在選擇影片上,應剔除宣揚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影片,選擇具有教育意義的電影。其二,電影的語言含量應適當,確保大部分詞匯、短語、句式都是學生已掌握的。同時,其發音應純正清晰,語速適中,與學生的英語聽、說水平相適應,這樣學生才符合Krashen外語習得理論中可理解語料的特征,讓學生能夠在電影展現的語境下,消化吸收這些語言材料,從而進行語言輸出。
(二)主題相近原則。將原聲電影引入英語課堂,本質上是為了提升教學效率,借助這一原生態素材,深化學生對于課本主題的理解,激發學生對于相關知識點的學習熱情與欲望,深入了解主題相關的英語知識,加深學生對于這一知識點的了解。比如在學習到Campus life相關課程時,教師可以選擇Legally Blonde I作為教學素材,這是一部貼近高職院校生活的青春校園片,其中涉及大量教室、餐廳、聚會、演講等場景的對話,對于增強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有極大的幫助。
(三)精泛結合原則。語言的學習是學生接觸大量可理解語料并將其消化吸收的過程。也就是說,如果能夠為學生創設真實的語言學習環境,學生的綜合英語素養自然而然就能夠提升。課堂上,教師可截取英文原聲電影中的經典對白,讓學生反復觀看、賞析,進行模仿和學習,也可引導學生在課后觀看一些優秀的英文原聲電影,如The King's Speech、Singin' in the Rain、Brave heart、Forrest gump、The Boy in the Striped Pyjamas等,拓寬英語學習視野,接觸更多可理解語料。
三、高職英語課堂中原聲電影教學的具體應用
(一)課上觀看與講解。上課前,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選擇一部貼近教學主題、發音純正清晰、語速適中、語言含量適當的英文原聲電影,下載高清電影視頻,在多次觀看后,找出最適合在課堂上精講的片段,截取出來,仔細揣摩可細化講解的知識點,設計好教案。我們以Charlotte's Web為例。用暴風影音播放器播放影片,第一次播放,讓學生觀看一遍,掌握大致內容;第二次播放,逐句播放,播放一句,暫停一次,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翻譯句子的意思,并在教師的領讀下復讀三遍。在講解過程中,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仔細講解,重點講解句子意思、口語特點,展現語法意境,不要過多地對單詞進行橫向解釋。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記憶和模仿一些比較重要的句子,比如節選這部影片的前五分鐘的內容進行詳細講解,學生可以學習到“There was nothing special about Somerset County”“It was a deeply ordinary place”“No astonishing thing ever happened there”“The people who lived there were just regular people”“So,he people who lived there were just regular people”等句式,學習這種口語表達的方式。教師可以將完整影片或者節選片段編輯為音頻資料,發送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后觀看聆聽。
(二)課外討論、扮演與聽學。在學生觀看完影片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課外活動,鞏固學生觀影所學。具體的活動方式包括:一是小組討論。教師可以選取影片中具有討論必要性的人物或觀點,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選派代表上臺發言。二是角色扮演。學生對于表演通常都具有較高積極性,教師可以選取影片中的精彩動作片段或對白,讓學生分組進行角色扮演,融入自身對于角色的理解及情感,模擬純正的英文發音。比如Forrest gump中主人公與其母親臨死前的對白,其中有很多經典的句子,例如“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等,都可以用來開展角色扮演。三是聽學。選取原聲影片中的經典臺詞,讓學生聽一遍,填寫空白單詞,或者是聽三遍,書寫完整的句子。總之,在課外活動教學開展過程中,可通過小組討論、角色扮演以及聽學等方式,提高學生在原聲電影教學中的學習效率及質量,進而達到提高學習效果的目標。
(三)觀后評價。在原聲電影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寫觀后感,可促進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原聲電影的內容和含義,進而使學生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而教師進一步地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則能夠明確學生的優勢和不足,取長補短,進而使學生達到優化學習的目標。因此,一方面,可讓學生進行影評或觀后感方面的學習,即在課后要求學生就觀看影片的感受或想法,書寫影評或觀后感,從而加深學生對電影所涉及學習內容的印象。另一方面,由教師對學生的影評或觀后感進行評價,即由教師對原聲電影引入英語教學中的效果進行點評,指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不足與長處,鼓勵學生再接再厲,平時多觀看英文原聲的電影。總之,通過引導學生寫觀后感,使學生更為深入地了解原聲電影的學習內容,通過教師的評價,拉近師生之間的關系,使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使學生及時改進,進而提高學習的效果。
電影是一種現代化藝術表現形式,是一種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歷史與現實映射體,將原聲電影應用于英語教學中,是一種新型的教學理念。目前,已有不少學者對此進行了探究,驗證了這一教學方法的可行性,比如學者左俊媛,受克拉申語言輸入假說啟發,在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中引用原聲電影作為教學素材,發現學生學習興趣被有效激發,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成效。克拉申的外語習得理論中的核心理論——“習得—學習假設”與輸入假說,明確指出在進行英語聽說教學時,應輸入足夠的可理解語料,促進學生形成語言思維,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消化吸收所學知識,進行語言輸出。原聲電影為學生創設了一個真實的英語交際場景,提供了豐富的語言輸入,讓英語教學在一個較為輕松的氛圍下進行,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取得顯著的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陳瑞.論英語原聲電影的語言與文化傳播——評《語言與文化傳播研究(2013)》[J].新聞愛好者,2017(11)
[2]孫潔.英文原聲電影在跨文化交際教學中的應用——以電影《南方與北方》為例[J].海外英語,2017(19)
[3]孫海強.淺談經典英文原聲電影在“大學英語視聽說”課程中的運用[J].大學教育,2016(10)
[4]旦增白珍.英美原聲電影賞析對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幫助[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 (13)
[5]耿殿磊,杜娟.英文原聲電影教學對提高大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實證研究[J].考試與評價(大學英語教研版),2015(6)
[6]王爽.基于原聲電影的激趣類教學模式在藝體類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求知導刊,2015(11)
【作者簡介】單 迪(1988— ),女,滿族,黑龍江綏化人,廣西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課程與教學論。
(責編 蘇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