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萍 李光明



[摘要]以新疆特殊區域內的兵團農工專業合作社調查數據為樣本,運用博弈分析和有序多元logistic回歸方法,探究了合作社、金融機構及政府相關主體內在作用關系及影響農工專業合作社信貸行為的影響因素。結果表明:相關主體利益最大化的選擇是促進農工專業合作社積極信貸;從三個相關主體影響因素看,兵團農工專業合作社擔保物,法人主體資格、生產方式的科學程度;金融機構的授信額度、產品種類、需求匹配、貸款利率;政府利率優惠和政府小貸擔保對信貸行為有顯著的正向影響。
[關鍵詞]兵團農工專業合作社;信貸行為;博弈論;有序多元logistic
[中圖分類號]F321.4[文獻標識碼]A
1 問題的提出
農民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合作社)的興起為中國農村帶來了希望。2019年一號文件明確指出:“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為重點培育各類新型經營主體”。黃祖輝認為:合作社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解決了土地細碎化與社會化大生產間的矛盾,更好地適應了市場化需求。新疆兵團農工專業合作社起步晚,無論是數量上、還是規模上都明顯滯后于全國和新疆其它地方。一方面,兵團農工是否等同于農民在概念上界定不清,2007年頒布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造成工商管理部門對兵團農場職工創辦專業合作社無法注冊登記。2013年,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向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下發了《關于兵團農工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登記管理問題的批復》,兵團農工可參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設立專業合作社,掃清了設立的制度障礙;另一方面,兵團農工專業合作社自身在運營中暴露出兩大突出問題:一是組建形式上松散,合作社利益分配制度不規范,社內成員資源稟賦存在異質性,穩定性不強;二是社內資本積累不足,信貸約束嚴重,無法滿足兵團農工專業合作社發展需求。可見,合作社運營不規范,得不到金融信貸大力支持的合作社,存在內生動力不足的短板,掃除信貸行為約束的不利影響是助推兵團農工專業合作發展的關鍵。
2 文獻綜述與評價
美國學者克萊因認為:自我履約是通過市場機制來發揮作用的,其中加價是確保契約績效的一種手段。由于存在足以高出生產成本殘值的價格,以至于不履行契約的企業會失去一系列未來的租金貼現流量,它大于違約帶來的收益,所以企業將自動保證契約的履行。普斯在克萊因的基礎上,用聲譽效用機制進一步說明自發或近乎自發的治理能保證契約的履行。他認為聲譽要發揮作用,并不需要雙方保持長期交易關系,只需要交易的一方能夠長期存在,且又可觀察到其商業行為即可。
我國研究者韓冰通過建立商業銀行對農民專業合作社信貸合約行為模型,認為造成金融支持不足的直接原因是商業銀行機會成本以及交易成本對合作社貸款具有負面影響。戎承法,胡乃武實證分析結果表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經營能力、銀社關系、社長背景、無形資產、外部環境對其信貸獲得性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郭紅東,陳敏等認為:合作社固定資產規模、示范等級、信用等級、社長聲譽等因素對農民專業合作社能否獲得正規信貸具有顯著影響。
國內外契約信貸的代表性文獻成果表明:企業聲譽是降低商業信貸成本的保證,合作社的信貸合約行為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但總體與信貸主體的能力和形象相關。相比較兵團的農工專業合作社與已有的研究成果存在差異:一是起步晚,在社會上的聲譽低;二是合作社社員沒有雄厚的資產擔保,對信用貸款有更多的期待;三是合作社的發展離不開金融支持,但其成長性需要較長時間的市場檢驗。因此,本研究通過兩階段博弈和有序Logistic的方法對處于成長初期的兵團農工專業合作社的信貸行為進行探討,期望在合作社、金融機構和政府制度安排三方面找到克服制約信貸不利因素的影響,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尋求金融支持合作社發展的創新路徑。
3 信貸約束下的主體博弈分析
3.1 博弈模型的主體設置與基本假設
分析體系。(1)分析主體:①農工專業合作社;②金融機構;③政府。(2)主體關注:農工專業合作社關注:獲得信貸支持;金融機構關注:信貸規模及風險控制;政府關注:生產發展、市場秩序。(3)主體內在關系(見圖1)。
3.2 兵團農工專業合作社與政府之間博弈分析
假設存在信貸約束下,合作社信貸行為與政府之間的博弈,具體分析如下:
假設合作社正常利益為Y,由于資金短缺造成損失為Q,則實際收益為Y-Q。信貸行為導致的信貸成本為mc(0≤m≤1),信貸約束程度表示為k(0≤k≤1),則實際收益為Y-kQ-mc。當K=1時表示信貸約束達到最大,不會發生信貸行為,信貸成本為0,則m=0;反之。當k=0時,則m=1。合作社積極信貸,收益為Y-C(表示合作社信貸需求完全滿足);合作社消極信貸,收益為Y-Q(表示合作社信貸有信貸需求,但不信貸);合作社部分信貸,收益為Y-KQ-mc(表示滿足合作社的部分信貸需求);設政府管理正常收益為,;政府加強監管力度收益為,;政府放松監管力度其收益為X。
博弈結果顯示(表1)在信貸約束下兵團農工專業合作社與政府博弈,當合作社積極信貸時,政府采取加強監管力度可獲得最大利益;當合作社不完全信貸時,政府采取加強監管力度可獲得最大利益;反之,當政府采取加強監管力度時,合作社采取積極信貸可獲得最大利益。此次博弈帕累托最優為政府和合作社采取積極的決策行為。表明信貸行為過程中,政府因素對信貸行為主體決策有重大影響。當合作社消極信貸時,政府只能采取放松監管力度才能使利益最大化。
3.3 兵團農工專業合作社與金融機構之間博弈
設金融機構正常收益為S;兵團農工專業合作社信貸收益為Z;金融機構積極信貸收益;;金融機構消極信貸收益為0。
博弈結果顯示(表2)信貸約束下,當金融機構行為決策為積極信貸時(d>1),兵團農工專業合作社選擇積極信貸,則達到合作社利益最大化;當金融機構行為決策為消極信貸時(m=0,d=0),合作社選擇積極信貸達到利益最大化;反之,當合作社行為決策為不完全信貸時(0
4 兵團農工專業合作社信貸行為因素的實證分析
4.1 數據來源
研究所依據的數據來源是《兵團農工專業合作社的金融支持情況調查問卷》,問卷主要涉及三個方面:一是農工專業合作社的基本情況;二是農工專業合作社的發展狀況;三是金融支持合作社發展狀況。問卷調查對象是以工商局注冊認定的兵團各團場專業合作社。問卷實施范圍涉及兵團9個師,28個團場,采用隨機抽樣方式,通過實地調研和郵寄共發放問卷296份,剔除信息不全及失真問卷32份,形成264份有效問卷,問卷有效率89.2%,問卷分布情況如表3。
從表4被調查的樣本來看,63.26%專業合作社的注冊資本在200萬以下,合作社出資規模在500萬元以上的有16戶,僅占所調查合作社總量的6.06%。匯總兵團9個師264份問卷調查數據不難發現:54.17%是養殖業,28.03%是種植業,對農產品加工業涉及比例極低。從組建方式來看,兵團農工專業合作社以“農民自發組建”和“能人大戶+農戶”居多,分別占比28.40%和27.27%,“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農戶”及“政府+合作組織+農戶”模式所占比重分別是15.15%、15.53%。從合作社的發展階段來看,57.95%的合作社負責人表示自己的合作社仍處于起步階段,29.55%的負責人表示合作社正處于發展階段,僅有10.23%的負責人表示合作社的發展處于成熟階段。
4.2 變量選擇及描述統計特征
4.2.1 自變量選擇。研究主要選取的自變量有合作社自身因素、金融機構產品設計與利率、政府優惠與支持方面。
合作社自身因素:選擇法人主體資格與金融機構審查相符程度、抵押、擔保物缺失情況、規模大小與抗風險能力、財務制度規范程度、生產經營方式科學程度。
金融機構產品設計與利率:選擇金融機構針對合作社的金融產品情況、金融產品與合作社需求符合程度、合作社貸款利率、金融機構對合作社的授信額度大小。
政府優惠支持:選擇政府對合作社貸款有效支持情況、政府對合作社貸款利率優惠情況。
4.2.2 因變量選擇。研究兵團農工專業合作社信貸行為,以合作社信貸滿意度為被解釋變量,即“信貸滿意度”定義1-2-3-4-5五種分布。
4.2.3 賦值與描述統計特征(表5)。
4.3 模型構建
采用有序的logistic回歸模型對其進行分析,設合作社信貸滿意度為Y,即“信貸滿意度”定義為1-2-3-4-5五種程度分布。影響有序logistic回歸分析模型的被解釋變量Y的n個自變量分別記為,因變量和自變量之間的關系表達式為:
4.4 實證研究結果與分析
4.4.1 回歸結果。實證分析運用spss20.0對發生信貸行為的264家合作社進行回歸。在分析過程中,運用篩選法依次剔除不顯著的變量,直到所有變量都顯著為止。具體輸出結果如表6。
4.4.2 輸出結果分析。從表6模型2可知擬合優度為0.530,擬合情況較好,F檢驗的P值為0,所以拒絕原假設,模型變量整體通過了顯著性檢驗。
在合作社自身因素中,審查要求不達標準、缺失擔保物和生產方式,對信貸性行為影響顯著,其余的變量不顯著。回歸模型結果顯示,法人主體審查資格是影響信貸行為的顯著因素,統計檢驗結果表明在1%的顯著水平下顯著。這表明合作社法人資格審查要求越嚴格,合作社信貸滿意度越低,即法人主體資格審查要求對信貸滿意度呈負相關。抵押、擔保物缺失情況與信貸滿意度成正相關,在0.05的水平下顯著,即擔保物越充足,信貸滿意度越高,反之亦然;生產方式對信貸行為滿意度呈現負相關關系,在0.05的顯著水平,即生產方式要求越規范,合作社信貸滿意度越低。合作社自身因素方面表明:法人主體審查不符合金融機構的要求,擔保物缺失,生產方式科學規范度較低是影響信貸滿意度的主要原因。
在金融機構因素方面,貸款利率在1%水平下通過了統計檢驗,表明合作社對金融信貸利率敏感,當下信貸利率偏高,是合作社信貸滿意度低的主要原因;金融產品少及授信額度盡管沒有通過0.05的顯著水平,但模型1中的正向關系,說明他們是造成合作社信貸滿意度低原因;需求匹配雖然沒有通過統計檢驗,但與信貸滿意度呈負相關關系,表明目前信貸條件與合作社相差較大,造成雙方達成交易比較困難。分析結果表明合作社對于金融產品的多元化有極大需求,并且希望得到更大的授信額度,需求不匹配與利率太高和信貸滿意度呈負相關,表明合作社的信貸需求沒有滿足與金融產品的針對性和利率有顯著關系。
政府因素方面,政府擔保和利率優惠都通過了0.01顯著水平檢驗,表明合作社對政府搭建的小額擔保貸款公司是持肯定態度,且滿意度較高;對政府方面的貸款利率優惠呈現出不滿意;政府對合作社的信貸優惠微乎其微,來自于政府有實質性內容的支持嚴重不足。
5 結論與對策建議
博弈及實證分析結果表明:政府加強對合作社的監管,金融機構積極信度決策都可以實現合作社利益最大化,反之合作社利益受損??梢娊鹑跈C構、政府的行為都會對兵團專業合作社的信貸行為產生影響;而其中兵團農工專業合作社擔保物,法人主體資格、生產方式的科學程度;金融機構的授信額度、產品種類、需求匹配、貸款利率;政府利率優惠和政府小貸擔保對信貸行為有非常顯著的作用。綜合上述結論提出以下對策。
(1)合作社要進一步加強自身能力建設,提升法人主體的素質,科學規范生產方式,積極發展合作聯社,延伸產業鏈,形成產供銷一體化格局,增強抗市場風險能力,達到金融機構對合作社法人主體的審查資格及合作社規范運營要求。
(2)提高農村金融機構的服務水平,實現對合作社運營資金的有效供給。一是關注涉農合作社政策變化,響應政府號召。針對不同種類的合作社的需要,涉農商業銀行應推出更加豐富、多元便利的金融產品,及時足額滿足合作社發展壯大所需資金。二是開發出短平快符合農業生產特點的“用戶信用聯?!苯鹑诋a品,匹配于合作社的生產實踐。三是基于手機的普及,開發小額信用網貸產品,方便快捷服務于合作社成員。四是利用國家支農優惠政策,最大程度上降低貸款利率,讓利于合作社及農戶,用優質的服務提高合作社的信貸滿意度。
(3)鑒于新疆兵團農工專業合作社起步晚,發展迅速的特點,新疆兵團應當加強對涉農合作社的支持力度,完善優惠政策的保障機制,積極發揮政府支持下的涉農擔保公司的作用,對合作社貸款利率優惠方面加大力度,促進兵團農工專業合作社信貸制度的建設。
(4)加強規范管理,取締空殼合作社。為合作社經營塑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營商環境,決不允許冒牌合作社降低整個行業系統的信用等級,進而拖累金融機構支持合作社的決策。同時,政府應積極引導創建優秀示范社,形成行業標準,給予財政轉移支付支持;補貼金融機構向合作社放貸,提高金融機構服務涉農企業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 黃祖輝.中國農民合作組織發展的若干理論與實踐問題[J].中國農村經濟,2008(11).
[2] 布魯索E,格拉尚JM.契約經濟學:理論與應用[M].王秋石,李國民,李勝蘭等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3] 韓毅.歷史的制度分析——西方制度經濟學史的新進展[M].大連:遼寧大學出版社,2002.
[4] 韓冰.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金融支持研究[D].北京: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2008.
[5] 戎承法,胡乃武.農民專業合作社信貸可獲得性及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全國9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調查[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1(10).
[6] 郭紅東,陳敏,韓樹春.農民專業合作社正規信貸可得性及其影響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調查[J].中國農村經濟,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