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當前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對居住及活動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風景園林的重要性逐漸提升。風景園林的建設及后期維護是一項長期工程,不但要考慮美學價值,同時也要兼具實用性和安全性,因此需要涉及到各種不同的專業和行業。本文分析了風景園林項目的現狀,并簡單的論述了怎樣強化風景園林項目的建設和維護管理。希望能對風景園林項目水平的提升,提供些許幫助。
【關鍵詞】園林綠化; 工程施工; 養護管理
1、前言
園林綠化建設和管理的水平關系到整體風景園林工程的質量,同時也與城市自然環境的發展息息相關。當前對風景園林的建設中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主要包括:養護技術的使用不科學、不嚴謹;施工及管理人員的素質不高;園林綠化工程的特性分析和處理不當等。這一系列問題使得園林工程不能達到設計的最佳質量要求。這就需要從業者對施工和養護方案進行優化,合理使用養護技術,提高建設和養護管理策略的針對性,這樣才能使得工程質量得到保障,樹木成活率及成長率提升,為自然環境的美化提供助力。
2、園林綠化工程建設管理
2.1 建設方案管理
隨著園林綠化工程得到有力的提倡和引導,工程的規模逐漸提升,面積也不斷提升,這一趨勢使得工程的建設需要有效的、整體的方案來進行限制和規范,以此來工程建設的科學性、合理性。建設方案的管理主要有以下兩點:第一,有關的林業管理部門在考慮當地生態穩定的前提下,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在生態全局上對園林綠化項目建設方案進行控制。例如,從整體生態上規劃園林工程,遵循防風固沙和水土保持的原則制定方案;從自然環境穩定出發,提高風景的層次感,增加林木類別等。第二,做好工程應急預案,對園林綠化中多發的病蟲害、火災等進行預防,并根據項目工程的實際情況制定應急預案。在緊急情況下利用生物防治及生態隔離等方式處理災害。
2.2從業人員管理
園林綠化的性質使得工程本身需要不同種類和領域的人員參與進來,有負責建設的人,有負責設計的人和負責管理的人等。各個崗位的職責都不同,并且涉及人員較多,在日常的工作中經常會因為職責劃分不清而引起管理的困難。面對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改進:第一,強化從業人員的知識和能力,可以通過定期安排人員技能培訓和不定期的進行培訓結果抽查考評的方式,提升從業人員對工作的關注和認識,同時也幫助從業人員提高自身的技能和對工作的興趣。第二,提升招聘的合理性,對應聘人員的考察,不但從專業技能角度進行篩選,還要測評有關工作經驗和綜合素質,并進行上崗前的崗位職責培訓,提高和規范新員工的行為和態度。第三,建立健全監督管理體系。組織有專業知識的人員成立監督小組,對工作人員的工作進行監督管理,發現工作中的不足和問題,及時解決和處理,并給予專業上的幫助,避免錯誤的再次發生,提高工作的合理性和實效性。
2.3 苗木管理
苗木移植是園林綠化的基本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在移植中出現疏忽或者缺乏管理會致使苗木不能達到計劃的成活率,進而拖延工程進度,造成二次移植,造成經濟損失,影響工程質量。所以要提升有利于苗木成活的技術和措施的應用,強化管理。像加強根部土球的質量,使用藥劑減低葉面水分流失,保持苗木濕度和活性等方式。同時在進行苗木移植時,要關注氣候的情況,如果天氣較熱,就需要采取遮擋手段;溫度過低的時候也要采取一些有效方法進行苗木的保溫。通過這些方式方法提高苗木的生產速度。另外,一些珍稀植物或者樹齡較大的苗木,可通過截斷根須,剪除部分枝葉的方式進行管理。從這些事項可以看出,要控制和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一定要提供一個適合植物移植的環境,盡量滿足植物成活的條件,這樣才能達到目的。
3、養護管理
3.1 土壤養護管理
土壤在園林綠化中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土壤的營養程度決定著可以種植什么樣的植物,也關系著植物生長的快慢和質量,所以利用養護技術對土壤進行澆水、施肥等管理,來提高土壤質量十分必要。以澆水作業為例:進行澆水時要根據季節和氣候的變化合理安排工作時間。氣溫較高的夏季,中午陽光最強烈,溫度也高,要避免在這個時間進行澆水作業,因為高溫會提高水分流失的速度,如果澆水反而不利于植物的成活;同理在氣溫低的冬季,澆水不能安排在最冷的時候,避免植物受凍死亡。并且,要因地制宜的做好土壤排水,選擇適合的排水方式:水溝排水法或者自然坡排水法等,防止澆水太多或者不適宜造成的洪澇災害。一般在苗木移植后,要澆一次水,來加快回填土與苗木根系的接觸,加快苗木根系生長。同樣苗木移植后的澆水工作也要注意季節的變化,春季一般每3天到6天進行一次澆水作業,一個月內安排5到8次澆水。此外,施肥也是提高土壤質量的有效方式,一般要安排一年進行一次施肥作業來進行土壤養護。
3.2造型、修剪和除草管理
植物的造型、修剪和除草是園林綠化必須的管理項目。造型和修剪能夠去除植物上的一些損壞的枝葉,降低發生病害的風險,提高植物生長質量,同時還可以美化植物,提高植物的觀感,并且通過合理的設計、修剪可以更加適應周圍的環境,提高整體工程的效果。拔草不但可以降低土壤營養的無謂流失,也可以起到松弛土壤,提高透氣性的作用,可以加快植物根系的生長,所以拔草作業也十分有意義。通過科學的技術手段安排造型、修剪和拔草作業,可以有效提高園林綠化的質量。
3.3 病蟲害防治及抗寒管理
自然因素影響著植物的生長,有的對其成長有利,有的卻對其成長有害。病蟲害和嚴寒就是不利因素,所以要使用科學的技術手段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和抵抗嚴寒。在發現病蟲害時要及時分析其特點和發生原因,進而利用科學手段進行防治。在寒冷地區進行的植物移植,要做好防寒工作,降低發生凍害的風險。
總結:
由以上論述可以看到,園林綠化項目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其自身也是一項長期、復雜的工作,所以在建設和養護過程中,要提高技術的應用和人員的素質,同時有關管理部門要整體上進行規劃設計,各個項目管理單位要按規律做好日常的土壤、植物管理。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園林綠環的管理能力和項目效果,滿足人們更高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城市園林綠化工程質量監督工作的現狀分析[J]. 張孟蘭.? 住宅與房地產. 2019(21)
[2]園林綠化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探討[J]. 李金虎.? 新農業. 2019(15)
作者簡介:
於孝先(1975年6月),男,漢族,安徽省霍山縣衡山鎮人,工程師,本科,主要從事方向:市政設施建設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