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珣
摘?要:時代在不斷發展變化,現在的學生思想與以前的學生大不相同,他們更加富有創新意識,喜歡標新立異,厭煩墨守成規、循規蹈矩。所以,如果教師仍然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語文教學,將無法提起學生的興趣,導致學生缺乏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應該順應時代潮流,革新教學方法,用新手段、新方法增加學生對語文的興趣。目的在于通過變革傳統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師教學水平,增加學生語文知識。
關鍵詞:語文教學?多媒體?教學藝術
一、引言
我國有5000年的歷史,擁有輝煌燦爛的文化,文字的魅力更是深深吸引著無數人。語文是語言與文字的藝術,教師要逐步引導學生認識、體會語文的魅力。而傳統的教學模式是達不到目的的,教師需要從一個全面的角度對學生進行語文教學,借助多媒體,通過聲音、圖像、畫面相互結合的方法,讓學生深刻體會到語文的魅力。這就需要教師在語文課堂中增加新的教學形式,打開學生的思維。改變只在教室內進行教學的傳統,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中學習語文。
二、讓學生喜歡語文
讓學生從生活中學習語文,改變學生心中“語文只是一門考試課程”的想法。我們從咿呀學語開始,就一直接觸語文,我們說的每一句話、看的每一本書都是語文在生活中的運用。語文不僅僅是文字,更是一種情感表達、生命體悟。詩人將自己的情感寫下來便成了詩,作家將自己的人生感想寫下來便成了小說。語文是有生命的,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語文與生活的聯系,讓學生真正地愛上語文,而不是為了考試機械地學習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分享著作、講解優美語句等方式,引領學生走進語文的世界,發現語文的美。
在開展小學教育的時候,需要教師結合實際不斷創新語文教學方式,不斷提升學生學習的有效性。主動學習語文知識遠比被動接受要有更多收獲,教師想要吸引學生,就要創造一個豐富多彩的課堂。部分學生喜歡角色扮演,教師可以把角色扮演運用到課堂中,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這樣學生會主動思考怎樣才能有情感地朗讀課文。學生會根據不同人物的特點,體會他們的心理,飽含情感地朗讀課文。教師也可以幫助學生梳理課文,使學生更好地掌握人物情感的變化。例如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27課《有的人》。其中對描寫“雖生如死”和“雖死猶生”兩類人的詩句朗讀需要兩種截然不同的語氣。教師可以請兩位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對于“雖死猶生”的人,學生的朗讀要飽含贊揚、歌頌之情,對于“雖生如死”的人要帶著厭惡、憎恨的情感朗讀課文。兩位學生要把文中的強烈對比生動形象地通過語言表達出來。這種形式的朗讀課文,不僅有助于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課文,而且可以激起學生對語文的興趣。
三、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
改變學生心中教師都是不茍言笑、正言厲色的形象,新時代的教師要打破阻礙師生交流的壁壘,將教師溫柔的一面展現給學生。教師和學生不只是師生,還是朋友。如果學生過于畏懼教師,有些不理解的問題可能不敢去詢問教師,導致學生不能全面地掌握知識,更嚴重的是如果問題不斷積累,學生可能會失去學習語文的動力,甚至產生厭學心理。相反,如果教師是學生的良師益友,學生更愿意向教師講出心中的想法。學生會向教師講述最近看的詩集、名著等,和教師探討自己對書中觀點的見解,或者詢問教師不理解的地方。教師可以用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解答學生的疑惑,并向學生講述自己的觀點。教師也可以結合其他書籍拓展延伸,體會語文的魅力所在。師生共同研讀一本書,不僅有助于學生透徹理解書中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教師對學生的引導。教師要善于整合教學資源,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讓學生通過交流探討,逐步形成獨特的見解,促使學生養成善于思考的習慣。
四、借助互聯網,打造特色語文課堂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創新教學方法,增加教學趣味性,吸引學生注意力,一直以來都是教師長期思考的問題。互聯網在各行各業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教育事業結合互聯網發展是必然趨勢,借助互聯網有利于打造特色語文課堂。教科書中對作者、寫作背景等的介紹比較粗略,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以多種形式使學生全方位地了解作者。以部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四課《藏戲》為例,教科書中只有一幅圖片,學生無法真正體會藏戲的精髓所在。教師可以在多媒體中搜索藏戲圖片,播放一段藏戲視頻,讓學生從多個角度欣賞藏戲。教師還可以通過播放PPT的形式介紹藏戲的開山鼻祖唐東杰布的生平,用唐東杰布的事跡教育學生們要做一個善良博愛、不忘初心、堅持不懈的人。借助互聯網授課可以彌補單一的教學模式的缺點,兩種模式取長補短、相輔相成,共同構建高效、有趣的課堂。所以,教師要善于使用多媒體,打造特色語文課堂。
五、結語
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參考以上的方法,改進教學策略,不斷在語文課堂中加入新想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師也可以詢問學生想體驗什么類型的語文課堂,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進行不同風格的課堂教學。
參考文獻
[1]楊傳紅.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教法創新再探[J].中國農村教育,2018(16):120—121.
[2]顧景香.樹新思路講新方法用新手段——談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9):89—90.
[3]彭月君.樹新思路講新方法用新手段——淺析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策略[A].教育理論研究(第十輯)[C].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