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思元
(徐州市云龍區園林水利局,江蘇 徐州 221009)
園林植物在栽植、移植以及整個生長的過程中,都需要進行修剪養護,通過修剪輕重的不同,可以調節水份的散失,調節營養的分配,促控調節樹勢,促進植物健康生長,提高綠化景觀效果。對于行道樹,通過修剪還可以調節道路綠化和城市建筑、建設之間的矛盾。因此,從事園林養護工作,要熟練掌握園林植物的修剪方法和技術要領。
園林植物常用的修剪方法主要有剝芽,疏枝,短截。
在每年樹木萌芽生長的初期,需要徒手剝去樹干基部無用的、枝干上著生方向不好的芽。對于一些已經木質化的枝條,可以用手剪剪去,這是“除糵”,也屬于剝芽的范疇。對于幼樹或新植1~3年的樹木,剝芽時應保留健壯的芽,且方向要合適。另外,為了防止意外的損害,可以多留1~2個備用芽,待發枝后再抹去。此項工作主要在春、夏季進行。春季剝芽工作相對后期的除糵,省時省力,所以早期的剝芽工作應分數次徹底進行。這在養護工作中,可以節省部分人工。通過剝芽、除糵可以消除這些雜亂枝條對整個樹形的影響以及對樹體營養成分的競爭,使樹木能夠更加健康的生長。
將無用的枝條于分生處剪去。使萌發的枝條分布均勻,加大植珠內部空間,改善通風、透氣以及光照條件,使樹冠內部的枝條能得到良好的生長發育。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條件,且有利于花芽的分化。對灌木、喬木的疏枝時,剪口應與著生部的枝干齊平,不留殘樁,修剪后應及時涂抹傷口愈合劑;對于直徑大于5 cm的樹枝進行疏枝時,基部應保留1~2 cm左右,以免傷口過大,不易愈合;對叢生的灌木進行疏枝,應與地面平齊。對于生長數年已經定型的樹木、成年樹以及成枝力弱的樹木(如銀杏等)的修剪,應以疏枝為主。
截去枝條的先端一部分或大部分,保留基部枝段。根據剪去枝條長度所占整個枝條長度的比重,可分為輕短截、中短截和重短截。通過對枝條的短截可以刺激側芽的萌發,抽生新梢多發葉,多開花,使樹冠更加茂密。短截時剪口的位置,應選在芽上約0.3~0.5 cm,干燥地宜長留,潮濕地可短留,剪口成斜面且齊平光滑,防止雨水的浸入腐爛。在中部、北部地區,對于一些抗寒力弱的樹種,短截工作可在次年2~3月份進行,以免在嚴寒季節傷口產生凍害,進而造成整個枝條或植株的死亡。
一般裸根移植、非適宜季節移植的灌木應重剪,以減少地上部的水份散失,維持樹木水分代謝的平衡;而帶土球的、初春移植的灌木以及一些珍貴的萌發力弱的樹木可以適當輕剪。移植后的第一年應剪去大部分萌發的花芽,以免消耗養分過多影響成活率。
(1)對于有主干的灌木(如:桃、杏、海棠、李、櫻花等)。修剪時應保留部分或全部主干,選留方向適合的主枝3~5個,其余的疏去。對保留的主枝要進行短截。主枝上過密的側枝也應疏去1/2左右,留下的也要短截,注意保持枝條的分布均勻和樹冠的圓滿。
(2)無主干的灌木(如:金鐘、連翹、迎春、玫瑰等)。這類灌木常從地下發出許多粗細相近的枝條,呈叢生狀,移植時只需保留4~5個分布均勻生長健壯的叢生枝,其余的全部疏去,保留的枝條應短截1/2左右,剪成內膛高,外緣低的圓頭型。
(1)幼齡樹的營養生長旺盛,以整形為主,不宜重剪可對中央枝上的小枝、病蟲枝、枯枝以及根部的萌蘗枝進行疏剪。對于斜生枝的上位芽應及時剝掉,防止直立生長,影響樹形競爭養分。通過修剪使樹木成長中間高四周低或后面高,前面低的自然豐滿的形狀。
(2)壯年樹的樹形已經固定,也不宜重剪,每年只對過密的內膛枝、交叉枝、枯死枝、病蟲枝以及根部的萌蘗枝進行疏剪,以利通風透光,加強養分積累促使多開花。否則,修剪過重會使第二年萌發大量新芽、新枝,爭奪過多養分,從而造成花芽大量減少。休眠期可在秋梢以下的適當部分進行短截,以保證樹木的安全越冬。并促使次春側枝的萌發,保持豐滿的冠形。
(3)對于老弱灌木的修剪應以更新復壯為目的。常采用“回縮”的方法。使營養集中于少數腋芽,促發壯枝。也可選留一些長勢強的萌蘗枝疏掉老枝。適當施用肥料,促使萌蘗長成壯枝。并短截再促發側枝,最后長成新株取代老樹,使之生長繁茂,延續植株青春。
對于此類灌木的修剪應根據樹木花芽分化類別或開花類別進行。
春季在隔年生枝條上開花的灌木(如迎春、梅花、櫻花、榆葉梅、碧桃、杏等),在前一年的夏季高溫時進行花芽分化,經過冬季的低溫春化階段,于第二年春季開花。對于這類灌木,可以在花后對花枝進行短截,疏剪過密枝,以利促發新枝。休眠期可以進行適當的整形修剪,但不可重剪,去掉過多的花芽,以免影響次春開花的數量和效果。
夏秋季在當年生枝條上進行花芽分化并開花的灌木(如:木槿、紫薇、珍珠梅等),應于休眠期重剪,有利于在來年促發壯條,分化出好花芽、并開好花。同時通過重剪也達到了控制植株高度的作用。另外,對此類花(如紫薇)殘花的及時剪除,既不使形成種子而競爭養分,又可以促使新梢上花芽的分化,以保證開花的數量和質量,使整個夏秋季花開不斷。因此紫薇又被稱為“百日紅”。
多年生枝條開花的灌木(如:紫荊、貼梗海棠等),在二年生枝條上著生花芽,多年生的老干亦可分為化花芽,所以應保護老枝。生長季應剪除干擾樹形,并影響通風透光的過密枝、萌發枝、病蟲枝、枯死枝,并對生長過旺的當年枝進行短截,限制其長勢,使營養物質集中到多年生枝條上,利于開花。
一年多次抽梢、多次開花的灌木(如:月季、茉莉等)。這類灌木一年中能多次抽梢,每抽一次就分化一次花芽,并開花。可于休眠期對當年生枝進行重剪。生長期 可于花后在新梢飽滿芽處短截,這樣剪口芽就能很快抽梢,形成花蕾開花。花謝后再剪。使生長期中花開不斷。
對于行道樹的修剪,主要依路旁的架空線情況和道路的交通狀況而定,有架空線的道路可以修成杯狀形或開心形,使架空線從樹冠中穿過;道路寬闊的、上無架空線的可尊重樹木生長的特性,用自然式修法,保持整體樹形的自然美觀。由于城市的建設和發展有些行道樹距離建筑物太近,此時,應根據現場具體情況進行修剪,應以解決矛盾,保證安全為原則進行修剪。
杯狀形行道樹的冠型具有“三杈六股十二枝”的結構如懸鈴木,春植時于3.5 m左右處截頭定干。萌芽后,用分期剝芽和疏枝的辦法選出主枝3~6個(分布均勻,與主干約成45°角)。落葉后,將主枝在30~50 cm有側芽處短截,并通過調整主枝的長度使剪口芽處在同一平面上,以利以后長勢均衡。次年夏季,要進行剝芽和疏枝,因懸鈴木的頂端優勢較強,在主枝斜生的情況下,其上側生芽和背下芽均易轉向直立生長,可暫時保留直立枝,以抑下芽轉直,促枝側向生長。第二年冬,于主枝兩側發生的側芽中,選1~2個延長枝,并在50~80 cm處有側芽處短截,疏除原暫留的直立枝、交叉枝等。如此修剪3~5年,可形成杯狀樹冠。此種修剪方法適合于道路邊上有供電架空線的情況,隨著城市和社會的發展,現在多數城市(特別是新城、新區)建設時,所有的管線鋪設都在地下,杯狀修剪也不是非常必要了。但用此種方法修剪成型的樹木,樹冠寬闊、遮陰面積大,符合城市綠化對行道樹的要求。
多用于無中央主軸或項芽能自剪的樹種,樹冠自然展開。定植時,將主干留3 m或者截干,春季發芽后,選留3~5個位于不同方向、分布均勻的側枝進行短剪,促進枝條生長成主枝,其余全部抹去。生長季注意將主枝上的芽抹去,保留3~5個方向合適、分布均勻的側枝。來年萌發后選留側枝,全部共留6~10個,使其向四方斜生,并進行短截,促發次級側枝,使冠形豐滿、勻稱。
(1)干強的樹如銀杏、雪松、楊樹等。要保持其頂端優勢,如果主尖受損,可選一直立生長的側枝或側芽代替主枝生長,并把其下的側芽除去,以免形成競爭枝,出現多頭現象。郊區高大的樹木分枝點可定到4~6 m,主枝應層次分明、分布均勻,下層主枝稍長,向上依次漸短,對于過密枝要進行疏剪。
(2)中干較弱的圓頭形如旱柳,分枝點高度一般為2~3 m,留5~6個主枝,主枝間分布均勻,每年修剪密生枝、病蟲枝、枯死枝等
綠籬常用大葉黃楊、女貞、小葉黃楊、冬青、海桐等一些萌芽力強耐修剪的植物,按其高度可分為綠墻、高籬、中籬和矮籬。綠墻和高籬應當適當控制高度,并疏剪病蟲枝、干枯枝,任枝條生長,使其枝葉相接緊密成片提高阻隔效果。中籬和矮籬在種植后剪去高度的1/3~1/2,修去平側枝,統一高度,形成緊枝密葉的矮墻,顯示立體美。綠籬每年最好修剪多次,使新枝不斷發生,更新和替換老枝。整形綠籬修剪時,頂面與側面兼顧,不應只修頂面不修側面,這樣會造成頂部枝條旺長,側枝斜出生長。從籬體橫斷而看,以矩形和基大上小的梯形較好,不能任枝條隨意生長而破壞造型,應每年多次修剪。
修剪在園林綠化養護中,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它有相應的技術要求和規范。現代化城市發展和居住建設,要求園林綠地建設所占比重越來越多,要求種植園林植物的品種和數量也越來越多。怎樣做一名合格的現代化園林綠化養護工人?如何把這些植物管護好?熟練掌握各種園林植物的修剪技藝是非常必要的。愿園林行業的朋友共同努力,勤學苦練,將我國的園林綠化事業推向更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