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全東
(廣西國有東門林場林科所 ,廣西 扶綏 532108)
隨著桉樹在林場種植中的普及,遇到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尤其是病蟲侵襲給桉樹的種植帶來了極大的損害,其中在育苗階段,如果不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將直接影響桉樹后期的健康生長。雖然桉樹種植所需要的周期較短,但是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均比較高。所以相關的種植工作人員一定要在環境條件方面多加注意,及時針對問題給出相應的管理措施,加強育苗造林初期階段病蟲的防范力度,從而提高桉樹的成活率,增加桉樹給林場帶來的經濟效益。
桉樹的實用價值和經濟價值逐漸受到了人們的注意,所以近年來桉樹的種植面積也在不斷的擴大,隨之而來的是病蟲對桉樹的危害種類也越來越多,根據統計我國在桉樹種植過程中經歷的病害種類多達450多種,蟲害種類30多種,雖然蟲害的種類看起來比病害要少,但是蟲害給桉樹生長帶來的危害卻是致命性的,所以無論是面對病害還是面對蟲害都不可以掉以輕心。
第一類是給桉樹根部帶來危害的害蟲,樹的根部是樹能否健康生長的關鍵,根部通過吸取土地營養為樹提供養分,一旦樹根受到危害,將直接導致桉樹不能正常生長。對根部產生最大威脅的害蟲是白蟻類,其次是蟒蠟類。通過已有的關于白蟻和蟒蠟的研究,在自然界中已知的白蟻和蟒蠟種類分別有22種、31種,能夠對桉樹產生巨大危害的白蟻種類高達17種,蟒蠟種類高達10種[1]。對桉樹根部產生影響的害蟲,本文主要列舉白蟻,它攻擊的對象是不太成熟的桉樹樹苗,抵抗力越需要受到保護的樹苗越容易成為白蟻攻擊的對象,導致桉樹樹苗還在幼苗時期就無法生長。白蟻主要生活在我國的南方地區,南方的濕潤氣候給白蟻提供了便于活動的氣候條件,到了夏季就是白蟻大面積入侵的高峰期,而在夏季生長的桉樹往往無法避免白蟻所帶來的傷害,最終造成桉樹的存活率低等問題,從而也就減小了桉樹給林場帶來的實際效益。
第二類是給桉樹莖葉部位帶來的危害,針對莖葉部產生危害的害蟲種類幾乎占到了所有蟲害種類的半數,數量接近200種,其中對莖葉部造成最大危害的是尺蟆類,一旦出現這類蟲害對桉樹進行攻擊,輕則對桉樹生長帶來影響,重則導致災害成片、難以收場的情況[2]。例如前些年發生在廣西的尺蟆類病蟲入侵事件,在病蟲侵害的第一年有效地解決了這一病蟲的侵襲,并且為之后可能再出現的尺蟆類害蟲侵襲做了相應的預防措施,但到了隔年依舊有桉樹受到尺蟆類害蟲的侵害,在預防措施上難以控制。
第三類是給桉樹枝葉部位帶來的危害,這類害蟲雖然不是出現在我國境內,但是通過傳播,也逐漸的在我國繁衍生長并對我國的桉樹帶來嚴重的損害。它具有易傳播、難防治的特點,一旦出現這種害蟲的侵襲,會直接抑制桉樹苗的成長,導致桉樹變形不能正常生長,從而不能為林場帶來應有的經濟效益。
第四類是給桉樹的局部帶來的危害,相對前面三種蟲害的種類,對局部支桿部造成損害的害蟲種類雖然不多,但同樣能對桉樹造成巨大危害,不過通過常年的數據顯示,這類害蟲相對穩定,種植桉樹的工作人員也能進行相應的應對。
第一種是焦枯病,焦枯病的出現通常需要濕潤的空氣和較高的溫度,所以南方的夏季為焦枯病提供了很好的滋長環境,不僅侵害的面積較大而且出現的頻率也高。桉樹受到焦枯病的感染后,葉片會大量的脫落,導致桉樹無法正常獲取生長所需要的養分,從而無法按周期快速的正常成長,樹木矮小導致林場無法取得好的經濟效益,給林場帶來巨大損失。
第二種是青枯病,桉樹一旦受到青枯病的感染,危害是致命性的,會直接導致桉樹的死亡,針對這種病目前還沒有研究出相應的治療手段,但是在栽培的過程中可以做好相應的防御工作,徹底的杜絕青枯病的來襲[3]。
第三種是莖腐病,顧名思義,這種病毒主要是引起桉樹的莖部腐爛,也直接影響著桉樹的最終產量,同焦枯病一樣,它主要的滋長環境是濕潤高溫的地方,所以針對相應的環境條件要做好相應的預防工作。
我國當前的林場管理模式的重點主要放在經濟效益上,針對桉樹種植的相應栽培技術和模式并沒有加以重視,所以林場用于防治的經濟費用有限,在種植管理上出現紕漏給各種病蟲的侵襲留下了機會,往往林場都是在病蟲入侵之后才會想辦法解決問題,忽略了在發生前做好預防工作的重要性,加上經費有限,不能及時地針對病情進行治療,從而加重了病蟲給桉樹帶來的巨大危害。
根據桉樹生長周期快的特點,林場可以將大面積的土地全部用于種植桉樹并且能較快的看到成效,而忽略了生態結構的單一性,根據生物學的理論,種植種類越單一,生態環境的免疫力就會越差,從而就加大了受病蟲侵害的幾率,導致生態環境也受到影響。
桉樹的種植要講究科學,想要讓桉樹更好的生長就必須保持生態的平衡,但往往在處理病害的過程中過于簡單粗暴,直接用殺蟲記進行噴灑,忽略了殺蟲劑對其他昆蟲帶來的危害,從而打破了生態平衡,導致桉樹也不能正常生長,得不償失。
全球環境隨著氣候變暖也逐漸惡化,天氣的變化直接對桉樹造成了影響,換而言之,天氣的變化為病害的生長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條件,從而提高了病蟲的發病幾率,讓林場的病蟲害增加,需要下更大功夫防治。
生態環境對桉樹的生長十分重要,好的生態環境有利于桉樹的健康成長,所以在林場的生態環境上要進行營造,為桉樹的生長提供良好的種植和生長環境[4]。在選擇桉樹樹苗時,挑選無病健康的桉樹樹苗是基礎,在種植后要定期的為土地進行施肥、松土等工作,從一定程度上減輕桉樹感染病毒、受害蟲侵襲的幾率。
病蟲防害工作是種植桉樹過程中的重點,要林場的各個部門認識對于病蟲害防治的重要性,在經濟上能夠給予基本的保障,讓樹苗在遇到相應問題時,都能夠有充足的經費進行病蟲防治工作,從科技的角度出發,無論是在栽培方面還是在防治方面都能有科技支持。
在我國的樹種栽培上,樹木受到病蟲害侵襲的種類有很多是相近的,遇到不能解決的病蟲害侵襲問題時,可以借鑒同類樹木的防治方法,結合其它同類病害的癥狀,通過對比和研究后,再對桉樹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能夠使桉樹在防治病蟲害侵襲的過程更有效,在保證桉樹正常生長的情況下,也能保證生態環境的安全。
隨著生態和氣候的發展,病蟲害不僅侵襲力度在不斷改變,病蟲的種類也在持續增多,為了能在種植過程中針對不同的病癥采取相應的防治方法,應加大在病蟲原理方面的研究。針對不同病和蟲的規律特點研究相應的解決措施,有利于提升桉樹在林場中的防治效果。
在種植桉樹的過程當中,要加大對桉樹生長的監管力度,以便更好的掌握桉樹的生長狀況,將病蟲害的發生扼殺在搖籃里。在掌握桉樹生長的同時也要加強病蟲害的檢疫工作,防止新病害的產生給桉樹的生長造成新的危害,造成不可彌補的經濟損失。為了加強桉樹的生長保障,在栽培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監管工作的執行。
在林場的桉樹栽培中,還存在著許多需要克服的問題,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不僅影響著桉樹的正常生長,也直接影響著林場的經濟效益。為桉樹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是保障桉樹健康生長的基本條件。面對病蟲害的侵襲時,不能毫無根據、簡單粗疏地進行處理。嚴謹對待每一次事情的發生,用科學的手段和技術進行處理,才能有助于桉樹生長,有助于提高林場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