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熱依·阿不都熱合曼
(西北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甘肅 蘭州 730030)
北非部分國家是中國的貿易合作伙伴。中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與產能過剩,而北非經濟發展態勢好、政局穩定、投資便利度高、產業結構和中國企業互補,所以是中國企業產業轉移的最佳選擇。因此,中國企業開啟了對北非地區投資之路,且得到了不錯的效果。下面就中國企業對北非投資現狀與影響進行分析論述。
自我國改革開放以后,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后,伴隨國家經濟實力的持續增長,僅限制于國內的經濟結構已然無法充分滿足發展需求,逐漸向海外延伸,通過海外市場將經濟結構進行優化成為了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依據中國國情,在海外進行投資的區域挑選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和局限性。具備特殊區位因素的北非地區,則在此環境下吸引了很多尋找海外市場的投資人員的視線。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企業逐步增加了在北非地區的市場占有份額。北非地區的礦產與原油等戰略資源和中國勞動密集型產品變成了貿易的主體。
在二十一世紀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總體上呈現出了快速增長的態勢。與此同時,中國社科院于2003年下發了有關全球經濟的黃皮書,表示中國對外投資額在持續增加,已經達到了28億美元,并且每年都在增長。伴隨非洲總體投資環境的不斷發展與多種投資機會的出現,使得中國企業對北非的投資與出口量在不斷增加。在2006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之中,我國提出了8項舉措把中非合作推向了另一個高度,讓很多行業可以受惠于對非投資。即便后來的金融危機讓世界經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可是中國企業投資該地區的腳步仍舊沒有退縮,特別是在對外承包業務方面,該地區始終是中國企業的核心市場。在2010年,北非經濟開始反彈,每年都在增長,并且中國和北非地區經貿總額也在持續提升,因為市場原油價格增加,中國和北非地區貿易發生了100多億美元的逆差。在經濟形勢看起來一片大好的情況下,更多中資企業追求高額利潤,將其海外開拓的目標鎖定在北非地區,進而忽略了北非地區的政治風險與不穩定性。
近些年來,伴隨社會經濟的持續發展,根據中國企業對北非投資來看,可以了解到投資結構實則沒有出現較大的變化,依舊聚集于能源、通信與建筑這幾個領域,而別的高新技術投資依舊僅有很小的一部分,不能和快速增加的投資總量相匹配,同時與在北非地區長期投資戰略不符。所以,雖然中國企業在北非地區投資量在逐年增長,可是存在著一定的風險,同時未能關注到投資結構的優化,投資質量有待提升。
首先,中國企業對北非投資給北非地區國家提供了很多就業機會。經過本土化經營、共同合作與開發,給北非地區的國家提供了諸多就業崗位。中國企業在北非地區誠實經營,依法繳納稅費,同時捐助各種基金,推進了北非地區經濟與社會發展。和西方跨國企業相比較而言,北非政府與企業在和中國企業合作的過程中分到的利益較多,且地位均等,不需要接受一些比較苛刻的條件,也不會被壓迫。比方說,中國企業在對外投資時,把一部分小項目劃分給了北非地區的企業,并且積極幫助其提升管理水平;中國企業在對外投資項目中,在制造業部門設置了上千甚至上萬個就業機會,并且在建筑業、農業及運輸業等方面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中國企業在對外投資所創造的就業機會多不勝數,并且還給北非地區培養了很多技術工人。
其次,對北非投資可以幫助北非地區提升技術水平。北非地區國家,比如埃及、利比亞、摩洛哥與突尼斯等,總計有兩億多人,而年輕人占比較大。這部分年輕人喜歡高科技產品,可是該地區國家科技水平有限,不能提供對應的技術與產品服務。而中國企業在對北非投資的時候,很多中國企業主動向該地區轉讓技術,培養本地區職工,給北非地區國家技術水平提升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在本地運營的中興與華為等均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中國企業使北非國家將豐富的資源變成了資本,給改變北非地區落后的面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中國企業與北非本地企業相比有很大的優勢,可是和西方跨國企業有著一定的差距。中國企業進入北非地區,一則可以促使本地市場良性競爭;二則在某種程度上轉變過去西方跨國企業占主要地位的局面。再者,因為歷史因素,北非地區的國家比較青睞和中國企業合作。雙方均有著被西方國家壓迫與剝削的歷史,就算北非地區國家均獨立后,西方國家也沒有放棄在北非地區的經濟利益,特別是北非地區有很多石油與天然氣等資源,法國與美國等國家采用各種方法企圖在北非地區增加自身的影響力,覬覦北非地區國家的能源資源,同時借助該地區的特殊戰略位置,持續對北非地區加以外交與武力等方式施壓,引起了北非地區人民的反感。而中國關注的是保持和北非地區國家的相互理解與平等互利,同時將長期的共同利益作為最終目標。中國企業和西方跨國企業的一個關鍵區別就是:中國不會干涉該地區國家的內政,中國企業也不會由于利益在政府與反政府兩者之間搖擺,同時還不會通過矛盾彼此制約從中得利。
伴隨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投資和貿易聯系越發密切,投資已經逐步變成了影響各個國家貿易增長的核心因素。現如今,中國企業對北非投資的規模雖有所增加,可是依舊面臨著很多挑戰。要想持續提升中國企業在北非投資的效率,就需要中國企業不斷創新投資領域,強化適應投資環境的能力,并且和北非地區國家的各地方部門保持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