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珍
(安徽省蕪湖縣紅楊鎮人民政府(財政所),安徽 蕪湖 241100)
鄉鎮財政是我國財政系統當中的最后也是最接近民生的環節,同時,還屬于經濟管理組織當中的關鍵組成部分之一。近幾年,由于國家領導及相關部門對農村問題的關注度在不斷上升,而鄉鎮政府部門是直接接觸基層民眾的第一環節,其作用不斷顯現出來,鄉鎮財政是架在城鎮與鄉村、國家與百姓間的一座橋梁。在國家和民眾、城鄉之間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是促進鄉鎮產業發展,提高地方經濟增長,推動社會事業發展,改善農民生活質量,提升農民收入的重要保障[1]。另外,鄉鎮財政管理是否得當,各類資金監管是否到位,鄉鎮財政狀況是否良好,對推動農村民生工程建設以及各類惠農政策的落實也有直接影響。目前我國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來規范、加強和改進基層財政工作,但新形勢下鄉鎮財政工作還是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因此,如何應對鄉鎮財政管理中的問題和困難,是相關部門需要面對的艱巨工作。
財政內部控制是指一個單位為了實現經濟社會目標,以確保資產的安全與完整,保證會計信息數據準確、可靠,確保經營方針的貫徹執行,保證經營活動的經濟、效率、效果和社會效益在單位內部采取的自我調整、約束、規劃、評價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的總稱[2]。
按國家所規定的預算法中規定的,有政權存在就會有財政存在。鄉鎮財政是中國基層(鄉鎮政府)管理的一級財政,其管理(內部控制)實際上是我國鄉鎮政府對本級別財政收支進行的管理活動。
鄉鎮財政處于我們財政最為基礎的一級,其能否穩定發展是直接影響整個財政的穩定發展的前提,鄉鎮財政主要承擔鄉鎮資源的配置以及調控和監管鄉鎮經濟的職能。
一般情況下,鄉鎮財政主要負責基層經濟活動的管理與監督,并結合自身財務管理工作,從而形成完善的內控體系,制定相關控制與執行規章制度,確保管控效果。但鄉鎮財政在實際運作中,內控意識比較淡薄,缺乏完善的內控體系,導致內控建設與執行制度缺失,內控節點不明確,使得鄉鎮財政管理質量受到嚴重影響。
鄉鎮財政資金的監管,即是以鄉鎮財政部門為主的各級財政部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履行財政監督職責的過程,主要對財政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監督和管理。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關注,眾多優惠政策偏向民生問題,政府制定下發了的各種針對農戶的支農惠農政策,涉農補貼和支農項目越來越多,補貼資金又不同部門管理,使得補貼發放程序繁雜、管理不到位。同時,在資金監管的過程中,由于相關制度和管理的不到位,導致上級部門下撥的資金被發生轉移用途、截留挪用和使用不規范的情形,核查過程中主要也是依據留存的票據進行,其資金流向的真實性難以查明,這也就導致資金問題出現后又難以解決的局面出現。
采購部門在實際工作中沒有落實和執行依法依規采購,并且編制相關的采購預算過程中,方案不夠嚴謹,不具備可操作性,對采購的物品也沒有形成準確的說明文件,市場調研也沒有及時開展,導致資金的浪費。
隨著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的趨同,新一輪國家改革的全面性和深度決定了新的會計準則和制度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給會計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學習壓力。同時,基層金融工作中存在大量非專業從業人員,缺乏系統的專業知識體系和熟練的業務技能,對鄉鎮金融工作極為不利。
要想對鄉鎮財政工作實施有效的管理,就在事先必須建立和完善相關的財政內部控制制度,并嚴格執行。首先,要完善財務內部控制工作的相關制度,加強監督,并確保相關制度能夠有效實施。第二,加強基層預算工作,財政部門要對鄉鎮預算的工作情況展開了解和分析,對提交來的審批預算申請要嚴格查實,嚴格監督預算的實際執行,提高預算管理效率。第三,是鄉鎮財政部門要配合其他有關部門,建立財會、政府采購、合同管理等部門或崗位之間的溝通協調機制,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紀檢監察等部門在內部控制中的作用,提高內部控制執行的有效性[3]。
在鄉鎮財政資金的監督過程中,首先要建立健全適合當地實際的監督機制,其次鄉鎮黨委、政府要對鄉鎮財政資金的安全和規范使用負主要責任,縣級政府和財政部門直接領導鄉鎮財政資金的監督管理工作。在監管過程中,要轉變資金的監督方式,例如可以將程序性監督方式轉向實質性監督方式,將事后監督方式轉變為事前監督方式[4]。三是在鄉、村的財務會計工作中,可以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縣級的會計服務部門,將鄉村的會計工作上移,以更好地解決基層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不強或者違規行為發生導致的資金問題,更好地監管財政資金流向。
首先要嚴肅對待鄉鎮政府采購工作,在編制采購預算時要科學嚴謹,要嚴格對待財政性資金,如在購買政府集中采購目錄中的各類服務項目、物品等,預算部門必須按照相關規定編制完善的采購預算,如采購內容金額巨大,或者涉及民生,或者具有較大社會影響性質的項目,相關部位還必須建立相關的法律機制,并進行公開公示,征求各方意見,并對該過程記錄備案,不允許個人行為影響到集體的利益。其次,在政府采購項目結束后,應建立采購結果評價機制,對采購中各個環節展開綜合評價,形成采購評價結果對采購預算、采購需求及采購評審進行反饋,將相關信息錄入政府采購信用系統中,為以后類似的采購工作提供借鑒。
財務管理人員是鄉鎮財政內控工作的直接接觸者,其業務能力和素質水平,對內控工作的執行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對此必須加強財務人員的管理。首先,鄉鎮財政人員的招聘,要堅持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則,通過發布公開招聘的方式,選擇優秀的人才[5]。第二,為了避免財務人員無作為,應緊跟時代的步伐,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新業務培訓和繼續再教育培訓,學習新知識,同時還應加強財務人員團隊的職業道德建設,可以采取獎懲制度,保障財政內控制度的實施到位。此外,在崗位設置上也要合理,任何人不得辦理貨幣基金業務的全過程,保證不相容的崗位相互分離。建立健全預算業務、收支業務、政府采購業務、資產管理、建設項目管理等重點崗位責任制,明確分工,形成完善的內部實施機制。同時,應實行財務會計部門重點崗位的定期輪換制度或其他控制措施,防止財務舞弊的發生,使各崗位人員更好地做好本職工作。
總之,鄉鎮財政內部控制工作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的問題,也會產生新的問題,影響內控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因此,相關部門需要充分重視鄉鎮財政反映出來的問題,總結內部控制的相應方法,通過有效的措施來加以解決,如健全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加強資金監督,完善內部采購制度,科學配置和提高財務管理人員業務水平等,以完善并提升鄉鎮財政內部控制的質量和效果,并確保鄉鎮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