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磊
(中國第一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金融及資本運行部(董事會辦公室),吉林 長春 130011)
國有企業在我國發展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為國有企業主要是國家政府方面作為投資人以及控股的企業,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國有企業的發展代表著政府的利益。在如今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我國國有企業的發展面臨一定的困境與挑戰。如果國有企業想要在激烈市場競爭當中站穩腳跟,那么需要及時做好企業的投資并購工作。通過投資并購,不斷擴展國有企業的經濟實力以及財務實力等,實現國有企業的更好發展。所以,本文將針對國企改革背景下的國有企業投資并購措施等內容進行相應闡述。
國有企業投資并購主要是指企業投資與企業收購,在這一過程中,需要企業法人能夠在雙方都是自愿的情況之下,可以通過資金補償方式,與被收購企業簽訂相應的合同條款,從而實現投資收購目標。國有企業投資并購的主要目的是,不斷增強企業的經濟實力與競爭優勢,實現國有企業的更好發展。通常情況下國有企業的投資并購會被分為以下幾種方式:第一,橫向并購。橫向并購主要是指相同的行業或者相同產業之間的并購,兩者生產經營的產品主要是同一種類。橫向并購的主要目的是,不斷擴大企業的生產規模,增強企業在市場當中的競爭力,同時減少同行業或者同企業之間的競爭。但是,橫向并購帶來的弊端是,容易出現行業壟斷問題,對市場的公平競爭會造成一定影響。第二,縱向并購。縱向并購主要是指,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某個生產環節中相互關聯,或者企業與客戶之間實現并購,該種并購方式通常情況下會在采購工作當中出現。
從目前國有企業的發展中不難看出,許多國有企業仍然采用傳統的經營方式,加之國有體制的約束與限制,導致國有企業在社會市場當中經常處于被動地位。特別是在國有企業的經濟發展當中,經常出現虧損問題,這對國有企業的發展將會造成嚴重影響。但是通過國企改革,出臺相應的政策方針,與此同時,通過投資并購工作的展開,主要是將國有企業虧損情況進行扭轉,保證國有企業能夠順應時代的發展與進步。這樣也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國有企業自身發展對我國社會發展的影響,推動社會進步。
在如今社會快速發展背景下,許多中小型企業正在不斷發展起來,同時在我國市場當中占據絕大部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國有企業的發展受到一定的挑戰。通過投資并購工作的展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實現國有企業產業結構升級。能夠在企業的不斷發展過程中,對先進的信息技術進行充分利用,促使國有企業內各項工作的順利展開。
在國企改革背景下,國有企業投資并購工作想要順利展開,同時發揮自身最大作用與價值,需要對投資并購交易流程進行規范。在對投資并購交易流程進行規范時,可以從以下幾點展開:
構建完善的資產管理制度,這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資產流失問題的產生。從目前國有企業的發展中不難看出,在企業中一旦出現資本問題或者風險問題,很難找到相應的責任人。這一問題的出現,經常會造成政府方面職能無法明確,從而產生產權關系不清晰等問題。因為政府部門是國有企業的投資者,但是不能對國有企業展開相應的監督或者調配,造成國有企業內權責不清晰問題發生,被內部經營層所控制。基于此,需要對監管制度以及監管體系進行完善。針對可以直接進行監督與管理的政府部門,要直接對國有企業的人力資源、經營模式以及各項資源進行管理,及時做好自身工作,對國有企業的資產進行有效控制。除此之外,對國有企業資產的控制與監督,可以構建相應的監事會,這樣可以對國有企業的投資工作進行有效指導并監督。構建風險預警機制,針對國有企業當中存在的風險進行有效監督,同時對風險進行有效控制。針對因為個人原因造成國有企業資產損失的,需要及時追究到相應責任人。
加強國有企業資產評估管理工作。針對加強國有企業資產評估管理工作,可以從資產評估環節中展開。在資產評估管理中,選擇信譽度較強的評估機構,同時還需要保證評估機構有著較強的工作能力與專業素養。針對評估流程與評估過程,需要進行明確規范與約束,這樣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在評估過程中出現問題。
投資并購法律法規在很大程度上會對國有企業投資并購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在保證國有企業投資并購工作能夠順利展開的同時,需要對投資并購法律法規進行完善。目前我國有關投資并購的法律法規,通常情況下面對的是非國有企業投資并購工作,并且投資并購分散在不同的細則以及條例當中,缺乏專業性與權威性。基于此,國家方面針對國有企業投資并購工作,需要對相應的法律法規進行完善與出臺,這樣可以對國有企業的投資并購工作進行指導與約束,促使各項投資并購工作的順利展開。這樣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為國有企業投資并購工作創造良好環境,為國有企業的更好發展提供動力。
針對國有企業的并購交易風險,需要加強對其的控制,從而使投資并購隱患控制在有效范圍內。加強對投資并購交易風險控制,可以從以下幾點展開:
針對投資并購的流程與協議進行完善。國有企業在展開投資并購工作之前,針對目標公司需要及時做好調研工作與考察工作,針對目標工作是否存在潛在風險進行有效預測。如果在其中出現利益受損問題,那么需要雙方及時做好溝通工作,同時做好補償工作。雙方在協議簽署過程中,不僅需要保證協議得到保密,同時協議內容的真實性需要得到保障。針對交付時間,在條款當中需要明確。除此之外,如果交易雙方的任何一方出現違約問題,比如,虛報財務情況、對真實經營狀況進行隱瞞等,那么需要在協議當中,設置專門的條款對其進行約定。這樣如果出現風險危機,那么可以利用法律的手段對自身的利益進行維護。
針對產權交易程序進行完善。為使得國有企業的風險能夠得到有效防范,需要對國有企業當中的法人結構進行改善與完善。通俗來講,就是針對國有企業法人的權利與職責進行明確,這樣才能保證工作人員可以明確自身工作,這樣也可以保證國有企業在收購之前,企業內的程序可以得到優化,同時也能夠保證在收購之后,可以對兩個公司的法人結構進行整合。并且對企業內部的管理層進行調整與完善,這樣企業當中的一切經營管理活動都將會得到監督與管理。與此同時,在企業并購工作中,盡量在產權市場當中招拍掛程序,通過多家企業的競爭,這樣不僅可以及時了解目標企業的實際情況,同時還能夠利用多家企業的競爭,不斷提升競價。
綜上所述,在如今國企改革背景下,對國有企業的發展會產生一定影響。基于此,為在最大程度上促進國有企業的更好發展,同時增強國有企業在社會市場當中的競爭力,需要及時做好企業內的投資并購工作。在實現國有企業更好發展的同時,拉動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