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斌
山地小城鎮道路網整體設計探析
季斌
(云南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226)
對山地小城鎮道路網整體設計進行全面探究,能有效保證道路交通安全,減少地質災害發生。通過對山地小城鎮道路網整體設計現狀進行分析,闡述了山地小城鎮道路網設計特點,提出了山地小城鎮道路網整體設計。
山地小城鎮;道路網;整體設計;科學規劃
山地是云南省最主要的地貌特點之一。在某種程度上,山地成為限制區域發展的重要因素。充分使用山地、降低工程造價、減少地質災害的發生,能有效地解決山區土地資源緊缺的現象,實現地理區域和人文環境的協調全面發展。因此,現階段,對山地小城鎮道路網整體設計進行探究,具有至關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般的山地小城鎮,它的道路網多是在原有落后的經濟條件下建立的,道路比較狹窄,而且它的線性指標不高,功能比較混亂,和現有的道路相比,它的路網密度搭配不科學。現階段,隨著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發展,很多山地小城鎮的道路建設也不斷加快。它能有效地促進城鎮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朝著現代化、科技化城市不斷發展,人們對道路的使用越來越頻繁,尤其是隨著人和貨物移動數量不斷增加,使用范圍不斷擴大。但是,山地小城市由于道路交通環境比較惡劣,容易發生堵車以及各類頻繁的交通事故,嚴重制約城鎮經濟發展。除此之外,現階段,山地小城鎮的居民出行時候一般多采用步行、電動車和摩托車。與此同時,在山地小城鎮交通建設過程中,由于公交線路的密度較低,覆蓋面不大,并不能滿足交通運輸的基本需求,尤其是在很多交叉路口,并沒有做好信號控制,再加上當地居民交通安全意識不強,容易導致交通事故頻繁發生。除此之外,山地小城鎮道路交通建設過程中,由于工程技術和經濟條件比較落后,多依山而建。滿足不了現階段快速發展的經濟需求,因此,導致現行指標不合理現象發生[1]。
在現階段山地小城鎮道路設計過程中,山地的房屋是依山而建的,由于經濟條件和工程技術的制約,并沒有對地形、地勢進行合理布置,在建設過程中,并沒有對建設成本進行科學控制,出現道路建設不合乎規范的現象。除此之外,在進行道路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忽視了當地的生態環境,為了加快山地道路建設的進程,一般使用的是大填大挖的方式,容易導致地質災害頻繁發生。
在進行道路工程設計過程中,必須考慮現階段工程施工存在的問題,對道路設計項目進行全面考慮,避免不必要的返工和資源浪費。然而現階段在山地小城鎮交通發展過程中,由于山地眾多、地形復雜、道路崎嶇不平、坡度較陡,導致在現階段道路網規劃設計中,相比于云南其他壩區,山地小城鎮的道路網規劃設計存在很大的困難。再加上道路在建設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出現交叉斜交現象,給排水基礎設施工程建設帶來較大困難,不能對規劃用地及建筑用地進行合理有效規劃,且山地的地質災害較多,容易發生地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給道路網整體規劃造成消極影響,不利于后期評估和防范工作的進行[2]。
目前,在山地小城鎮道路網整體設計過程中,必須要考慮整體設計目標,改變傳統被動模式,對城鎮道路進行科學規劃布局,建立完善的管理理論體系,以統籌兼顧作為道路網布局的重要基礎,實現交通資源的合理配置,在城鎮化道路設計過程中,做好城鎮道路交通的綜合評價工作。
首先,在進行道路網設計目標建設過程中,對于不同的城鎮類型,需要選擇不同的交通運輸工具,滿足不同時期的發展需求,在現有的交通系統過程中改變落后的選擇模式,對城鎮類型進行科學的規劃,明確各類指標,才能促進道路網整體設計朝著準確的方向不斷發展。其次,在進行山地小城鎮交通系統總容量研究分析過程中,不忽視環境容量,才能有效實現山地資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提高道路的容量,實現道路內部協調工作,在進行道路交通和過境交通建設過程中必須要配備相應的停車系統,實現動態、靜態交通格局的有機融合。最后,在山地小城鎮道路網整體設計過程中,必須考慮公交線路充分發揮城鎮交通體系的作用,使城鎮交通朝著現代化的方向不斷發展。不能忽視小城鎮道路慢行系統的設置,應該為公交系統制訂詳細的行車路線規劃。除此之外,必須要對山地小城鎮平縱線指標進行科學設計,結合當地地形特點、道路設計規范,做好道路橫斷面的工作,滿足交叉口的特性,確保其位置和模式符合形式,才能使道路更加具有當地特色。值得注意的是,在山地小城鎮道路網整體設計過程中,必須要以市政基礎設施作為總體的設計目標。才能在設計過程中嚴格按照場地的大小、使用特性進行分類,尤其是在山地建設過程中,必須考慮用地性質、使用需求、用地范圍、大小[3]、縱坡等各項內容,建設符合車輛交通特征的道路設施。除此之外,對于工業用地來說,進行布置時要考慮貨車的交通比例,多會選擇空曠平坦的區域,保證貨物滿足正常運輸的基本需要。然而對于住宅用地來說,它可以依山而建,基本保持原有的地貌和環境特點。
因此,在道路設計中,要考慮到用地的特性,才能選擇合適的道路技術路線,滿足施工、造價建設的基本需求。與此同時,在山地小城鎮道路網整體設計過程中,必須考慮坡地方案,一般情況下,需要將道路網設置與自然地形等高線有機結合,才能有效確保邊坡防護量達到目標要求。在進行道路設計和選擇過程中,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才能充分使用土地資源,尤其是山地,它的地質災害發生比較頻繁,在市政基礎設施建設過程中,應該在最大限度內保持原來的地形地貌,避免對其造成干擾,否則會影響整個地質的整體評價狀況,誘發安全事故[4]。
在山地小城鎮道路網整體設計過程中,落實山地小城鎮的道路網整體設計目標,才能對山地丘陵地區的交通系統進行全面研究。建設符合當地道路和城市的出行模式,嚴格地參照當地的地質水文特征,滿足城市化的基本需求。一方面,在道路網整體設計工作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實際情況進行現場勘察,對現場資料進行全面收集,然后在此基礎上進行設計,符合路網整體設計的準則,對道路進行實施性評價研究。要對難度建設和成本建設技術減災、防災等各類因素進行全面考慮,為后續道路網設計奠定一定的理論基礎[5]。除此之外,在進行規劃文件設計過程中,需要對實施的具體情況進行分析,尤其是在現階段,大部分道路網在道路設計過程中,一些規劃設計師由于缺乏相應的實地經驗,沒有對土地進行充分開發、使用,可能會按照以前的平原地區設計方法劃分地塊,而忽視了工程難度和工程造價,給道路建設造成一定的不利影響,進而不能對整個地下城市道路建設進行有效評價。另一方面,在整體設計階段,主要的工作內容是對工程用地的范圍進行準確規劃和合理界定,無論是邊坡防護,還是山體原有的水系處理,都需要進行一定的設計評估工作,尤其是在進行重大基礎設施設計中,例如電廠、大型工業廠房處理過程中,必須要對其土石方量進行計算,做好場平土方的調配和計算工作,促進市政基礎設施的整體完善。在道路建設過程中,必須嚴格按照技術路線和建設順序的要求,在總體上實現統籌兼顧[6]。
現階段,在山地小城鎮道路網整體設計過程中,必須注意建設單位建設過程中缺乏順序,可能會出現多次搬運施工通道更換頻繁的現象,使建設費用大大上升。尤其是在進行山地城市道路規劃過程中,必須要對整體的建設時序進行科學安排,考慮多種因素,確保山體穩定,對土石方進行全面的經濟分析平衡工作,做好建設通道的選擇,才能有效地啟動區塊交通選擇模式,對各類影響因素進行全面考慮,確保交通建設順利進行[7]。
綜上所述,在山地小城鎮道路網整體設計過程中,必須提供一定的經濟和技術支撐,才能解決當地用地和環境協調之間存在的問題,加強道路交通的建設工作,才能帶動區域經濟增長。
[1]奚健.山地小城鎮道路網整體設計思考[J].市政技術,2017,33(1):33-36.
[2]鄔鴻毓.淺談山地城鎮道路網規劃與設計[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5(24):1097-1098.
[3]楊雷.淺談市政道路網存在的問題及從設計角度的完善措施[J].科技資訊,2018,16(28):65,67.
[4]張建辰,王艷慧,趙文吉.全局與局部尋優相結合的道路網匹配方法[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8,43(8):1166-1171.
[5]李研.城市道路網立交布局及形式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3):739.
[6]張紅,何晶,楊婕,等.基于復雜網絡的道路網拓撲結構信息度量[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7,33(2):1-6.
[7]房瑞偉,張謝東.城市樞紐立交匝道選型評價及靈敏度分析[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17,41(3):434-438.
U412.1
A
10.15913/j.cnki.kjycx.2019.15.025
季斌(1972—),男,本科,高級工程師,研究方向為城市道路及交通規劃設計。
〔編輯:嚴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