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平
10 kV配網自動化的發展與應用
謝麗平
(廣東順德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廣東 佛山 528000)
10 kV配電作為中國當前電力系統的核心,其自動化發展能夠提高供電的可靠性與質量,縮短事故處理的時間,減小停電的發生概率與范圍,提高配電系統的經濟性,降低運維成本,最大限度增強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為用戶提供優良服務。然而在10 kV配電網運行中,因部分技術的缺陷,導致配電系統常發生故障,電網的可靠運行受到影響。對此,對10 kV配網自動化的發展與應用展開分析。
10 kV配網;短路故障;故障指示器;智能分布
配電網的安全運行是供電單位的根本,在配電網自動化過程中,供電質量的提高是必然趨勢。換言之,在10 kV配網運行中,引進自動化技術,將為中國電網改革提供強有力的推動作用,對電能質量控制更嚴格,降低電壓波動,有效降低電網事故的發生概率。正常情況下,10 kV配網的自動化能夠對電氣參數、設備狀態、配網運行方式等遠程控制,如果線路發生短路故障,配網自動化系統能夠及時定位故障、切除故障點、隔離故障段、恢復非故障區的供電。為快速恢復短路故障,加強故障智能定位系統的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整個社會在向自動化、智能化發展,配網的自動化發展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實際上,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國電網研究學者已經提出了自動化這一概念,其發展歷程如下:①故障監測+現場人工隔離轉供(故障指示器);②重合切除故障+現場人工隔離轉供(自動化負荷開關);③重合切除故障+聯絡備自投(自動化負荷開關);④級差切除故障+現場人工隔離轉供(自動化斷路器);⑤級差切除故障+調度遙控隔離轉供(自動化斷路器);⑥級差切除故障+主站遙控隔離轉供(開環)(自動化斷路器);⑦級差切除故障+主站遙控隔離轉供(閉環)(自動化斷路器);⑧對等通信切除故障、隔離、轉供(自動化斷路器)。
配網自動化是運用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及新的高性能的配電設備等技術手段,對配電網進行離線與在線的智能化監控管理,使配電網始終處于安全、可靠、優質、經濟、高效的最優運行狀態。新形勢下,科技在不斷發展,諸多高科技設備對電力質量提出更高要求,10 kV配網的自動化發展,為電力設備的穩定運行奠定了基礎。同時,10 kV配網的自動化發展,實現了對電力傳輸、電力控制的監測與保護,電力傳輸得到優化,線路損耗有效減少,配網安全性明顯提高。
配電網通信系統主要包括骨干層和接入層,如圖1所示。骨干層匯聚接入層通信終端的數據,并將其傳送至業務主站系統;接入層接入各配網業務終端的數據,并將其傳送至骨干層。
在10 kV配電網運行中,仍然會產生各類故障,尤其是短路故障,通過實驗調查的結果得知,在中國的10 kV配電網運行中,比較常見故障的類型主要包括:三相短路故障(約占5%)、單相接地短路故障(約占65%)、兩相短路故障(約占10%)、兩相接地短路故障(約占20%)為全面掌握故障,降低故障帶來的損失,加強故障智能定位系統的應用,具有重要作用。以下對常用的故障定位系統展開探討。
在10 kV配網實際工作中,為全面降低故障發生概率,提高配網運行的可靠性,可通過主站集中控制,對配網的自動化系統進行控制,一旦發生故障,能夠及時對故障進行智能定位,以此迅速解決故障,降低供電企業的損失。主站集中控制技術的應用,主要對配電終端進行監測,如果配電終端發生故障,將發出警報,主站集中控制系統即刻采集故障信息并分析故障,及時確定故障類型、故障位置,提出故障隔離措施并解決,降低故障影響。該控制技術并不需要配合變電站重合閘,不需要配合進行保護,具有操作便利、管理簡單、分段自由等優勢,但是,該類技術定位故障并控制時,對主站、通信依賴性較強,投入的資金量較大。
中心城區推廣該方案,主干線關鍵節點配置自動化斷路器,采用有線或可靠的無線通信方式接入主站,故障時分段節點按電流時間級差就地切除故障,主站匯總分析各開關跳閘和告警信息,自動定位故障點,遙控對應開關將故障隔離到最小區段,并通過轉供恢復區段外供電。
智能分布式故障定位系統的應用,主要是對配網各終端進行檢測,一旦發現故障,系統直接將故障信息發送到主站,并對終端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判斷故障所在方位,并將判斷結果發送到主站,如此,工作人員可根據主站接收的信息定位故障并快速解決,推動10 kV配網的自動化發展。在該系統應用中,因為其配置相應的保護裝置,如重合閘、三項過流保護、接地告警、分布式故障判斷等。
高可靠性地區可采用該方案,主干線所有節點均配置自動化斷路器,通過對等光纖通信實現故障的快速就地切除、隔離和聯絡開關的備自投,實現配電網的秒級自愈控制。
在10 kV配網進行通信鋪設中,對于偏遠線路,鋪設工程困難,對此,為實現對故障的實時檢測,可選擇裝設故障指示器,對線路故障進行定位,提高配網的可靠性。同時,還可將故障定位的主站、通信終端、故障指示器等有效結合,實現故障的可視化定位,為故障的處理提供便利。依照配置不同,遠程故障點的處理技術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單一故障指示器、故障指示器結合通信終端、故障定位的主站、指示器與通信終端三合一模式。
在應用單一故障指示器時,存在以下問題:在故障指示器運行中,為保障輸電線路監控的全面性,需要每隔一段距離裝設一個指示器,僅維護指示器的正常運轉,需要投入較多人力,與配網自動化要求不符。同時,普通故障指示器并沒有通信功能,無法向運維人員實時發送線路故障信息,運維人員需要巡視現場,才能確定故障點,故障維修時間延長。另外,普通故障指示器僅僅能夠檢測故障,并不能對線路運行狀態進行監控,并且,普通的故障指示器是獨立設備,無法有效利用信息系統中的各類資源。因此,該類故障指示器逐漸被智能型故障指示器代替,為配網的自動化發展提供了推動力。
智能型故障指示器,具有短路故障檢測、遠程控制、接地檢測等多種功能,在10 kV配網自動化運行中,一旦輸電線路出現故障,故障指示器能夠利用GPRS通信平臺,及時將故障信息傳遞到終端系統,線路運維人員能夠實時掌握故障情況,并及時解決故障,有效保障配網的可靠運行。并且,智能型故障指示器應用中,外觀設計與結構設計較為獨特,操作便利,即使線路處于運行狀態,也能夠安裝指示器[3]。
總而言之,在10 kV配網自動化發展過程中,配網自動化發揮了重要作用,提高了配網可靠性,增強了電力企業經濟效益。然而,在配網自動化過程中,即使對整個配網進行監控,某些故障也很難避免。對此,加強10 kV配電網故障指示器、故障智能定位系統等的應用,快速發現故障、圈定故障區域,及時解決故障,實現故障的智能化控制,降低故障損失,對電力企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梁杰華.淺談10 kV配網自動化系統及故障處理[J].科技風,2015(9):46.
[2]袁禾.10 kV配網自動化系統常見故障處理分析[J].通訊世界,2016(19):175-176.
[3]劉潔.淺談10 kV配網自動化系統及故障處理[J].山東工業技術,2017(17):143.
[4]鐘志強.10 kV配網自動化設計和施工問題分析[J].中國高新區,2017(14):99.
[5]秦海軍.10 kV配網自動化系統中存在的故障以及處理研究[J].大科技,2017(24):107.
TM715
A
10.15913/j.cnki.kjycx.2019.15.065
2095-6835(2019)15-0156-02
〔編輯:嚴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