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琳
中小企業創新能力的分析與思考
張金琳
(青海民族大學,青海 西寧 810000)
在中小企業中,企業的創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創新能力是推動中小企業發展的核心能力之一,在企業中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包括很多方面的內容,而且也深受各種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中,有的屬于內部因素,有的則屬于外部環境因素。所以,對于中小企業來說,要深刻認識到這些因素的作用,并深入挖掘其創新能力的發展途徑。
中小企業;創新能力;外部環境因素;市場競爭
“創新”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創新是推動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在創新的作用下,中小企業得到了持續發展。創新能力也成為了中小企業深入發展所具備的重要核心能力之一。人們對中小企業創新能力的認識也由傳統的局限認識階段發展到全面的認識階段。在傳統階段,人們對中小企業創新能力的認識,主要著眼于各個企業的生產者以及經營者將企業中的生產要素進行重新整合,在整合中對其中的思路以及做法進行不斷創新。而在新的發展階段,人們對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有著深刻、進一步的理解,其含義發展為將企業本身作為創新的主體,把對企業中各種資源的有效整合作為創新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徑,運用不同的創新方式,使得企業在發展中始終從事著創造性、創新性的活動。以中小企業的創新發展總體情況來說,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在提升的過程中,可以將與企業相關的資源進行整合,在市場競爭中具有較強的優勢,并通過不斷創新,使企業的綜合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中小企業為了不斷提升企業的創新能力,通常情況下從以下方面進行著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進一步增強創新工作意識,通過認真謀劃,結合本企業的發展實際情況,尋找到推動企業自身得以不斷發展的重要力量,而且要在企業的發展藍圖上將創新放在突出位置,因為企業一旦失去了創新力量,則在發展上就將陷入到無源之水的狀態中,這樣易使企業的發展受到較大的限制。其次,企業在發展中要對涉及到的各種資源進行全面整合,企業在不斷地發展進程中,需將各種資源作為工作的支撐,而且為了收到良好的創新效果,也需要充分發揮出資源在企業中的重要作用。這也是全面推動中小企業提升創新能力的重要路徑。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不斷地獲得技術上的支持。有了創新的工作意識以及資源后,還需要技術力量的支持,這樣才能使得創新能力的提升有著持久的動力,否則創新能力在提升過程中將會受到一定的遏制,不利于中小企業在創新道路上的長久發展。要樹立清晰的發展目標,創新能力是推動企業發展的核心能力之一,企業要想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就需要在發展中能夠將創新及時地運用到本企業的發展之中,通過創新實現本企業的重要發展目標,從而推動企業的發展。
在中小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為了全面提升其創新能力,就要了解推動其創新能力得以不斷提升的重要因素,為了讓中小企業在發展中能夠全面地提升創新能力,就要系統了解推動中小企業提升其創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中小企業發展的創新能力往往包含著不同的因素,通常包括以下因素。
在中小企業的發展進程中,理念的創新很重要。理念往往在工作中起到重要的引導和指導作用,對企業的發展起到重要的導向作用,指引著其發展前行的方向。另外,工作理念上的不斷創新也可以推動企業在發展中具有良好的保障。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工作理念上的創新看起來是非常容易的,其實在樹立導向并將其貫徹到實踐的整個過程中,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從發展較好的中小企業來看,盡管企業生產的產品不同,經營的方式以及手段不同,但是其有著共同的特點,即在發展理念上都有著較為強烈的創新意識。
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一旦發展理念得以形成,就不容易將其打破。但是在市場競爭加劇的情況下,為了在市場競爭中能夠取得優勢地位,就需要對工作理念進行不斷優化,對原有的發展理念,特別是工作理念進行打破,但是在打破原有的工作理念時要注重方法。打破原有的工作理念并不意味著對其進行全面否定,而是要根據市場發展的需要,將最新的發展形勢以及發展優勢及時地融入到發展理念之中,讓發展理念能夠體現出市場競爭的需要。
創新對于中小企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推動力量,而為了實現創新的發展目的,就需要對企業的發展技術進行不斷創新。企業技術的創新包括很多方面的內容,例如企業生產工藝的不斷創新、企業生產流程的不斷創新、企業生產方式的不斷創新等等。
為了實現技術創新的目標,需要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將市場作為發展的主導力量,把企業本身作為推進技術創新的主體,將企業生產的產品作為發展的重要龍頭,全面實現技術在創新中的不斷應用,通過技術的不斷創新,可以生產出很多新產品,而且使得產品的性能較好地適應了市場發展的需要,這樣就會使得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獲取主動權,并收到良好的效益。
企業在發展以及管理過程中,工作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制度對中小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一般情況下,中小企業在市場發展中具有優勢,通常其內部都有著健全且完善的工作制度。這些制度可以讓企業按照科學的發展軌道有效推進。企業在發展中,為了提升創新能力和水平,需要在管理上、制度上進行不斷創新。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中小企業要緊跟發展的新形勢,將有效的發展策略積極地融入到市場中。在市場競爭的過程中,就需要不斷加強管理,不僅要進行規范化的企業管理,而且要在制度領域不斷創新。如果仍然運用傳統、被淘汰的工作制度,則會使企業的管理處于落后的局面,不利于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而且在創新能力的新要求下,企業也需要結合制度創新的要求,在對企業制度進行全面梳理的情況下,及時將制度中的內容優化,讓企業在管理過程中運用最新制度,將制度的作用更好地發揮出來。
企業要想取得深入發展,就需要有著良好的發展政策作為有力支撐。政策的制訂以及實施主要需要政府部門的有力支持。政府部門為了讓當地的中小企業得以良好發展,通常會在營商環境優化等方面出臺一些政策,這些政策的實施能夠給中小企業的發展塑造良好的氛圍,讓企業能夠結合政策進行創新發展。
許多創新活動都是在市場的驅動下有針對性地開展的,因為企業創新發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就是要滿足市場需求和適應市場競爭。然而,目前中小企業在市場環境面前往往顯得無助和無奈。因此,中小企業在創新發展道路上不僅要了解現有的市場,還要對國內外市場的潛在需要有洞察力,能抓住市場的潛在需要和競爭優勢,獲得較強的市場競爭力,開拓新市場,占有更多的市場份額。
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除了生產、經營外,服務也是重要的一環。隨著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很多企業非常重視服務質量。為了提升企業在社會中的服務水平,中小企業要根據社會大眾的需要,不斷增強企業與社會的聯系,讓企業所生產的產品滿足社會需要,為社會大眾源源不斷地提供更好的服務。另外,中小企業要對服務進行認真研究和創新,緊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在服務上取得更加滿意的效果。
一方面,企業家不同于一般的管理人員,他們不僅是企業的組織者、管理者、參與者,也是企業決策的制訂者。因此,企業家是企業創新的主體,是企業精神和靈魂的掌舵人,企業家是否具有創新精神直接影響到企業的創新動力;另一方面,作為中小企業的企業家更具有決策優勢。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相比較,其機構簡單,企業家的決策往往很容易被貫徹實施。同時,中小企業的企業家思維更活躍,更善于捕捉市場信息,對市場的變化能及時反應,一般都是親自參與創新活動,更有利于創新決策的落實。
企業創新文化是指對企業創新具有激勵、導向作用的新興文化。中小企業規模小,機制相對靈活,容易形成具有創新特色的企業文化。員工是企業活動的主體,增強企業員工創新意識有利于企業創新活動的開展。企業創新激勵機制是指企業為了鼓勵員工創新而制訂的一系列政策制度及保障措施。沒有內部激勵機制,員工就沒有創新熱情,創新潛能就無法充分發揮。因此,中小企業可以通過員工培訓、制訂行之有效的獎勵措施、落實對高技能人才的扶持政策等營造企業創新文化氛圍。
在中小企業中,創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企業要深刻認識到強化創新能力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意義,在生產以及經營的實踐中做好創新工作。隨著經濟的發展,特別是企業的不斷壯大,企業要采取更加多樣化的措施不斷發展壯大,最終將創新能力的提升落到實處。
[1]沈靜芳.經濟新常態下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提升的對策研究——以張家港市為例[J].中國市場,2016(11):138-139.
[2]陳力田,趙曉慶,魏致善.企業創新能力的內涵及其演變:一個系統化的文獻綜述[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14):154-160.
[3]朱衛東,薛豪娜,鐘俊杰,等.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內涵與構成維度解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2(7):4-8.
F273.1
A
10.15913/j.cnki.kjycx.2019.15.043
2095-6835(2019)15-0108-02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