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麗
(山西國際商務職業學院,山西 太原 030031)
為了全面、詳細、清晰反映出政府機關單位的財務信息、賬目往來和預算收益投入,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中,對于平行記賬有一定基礎的理論體系,通常是基于財務會計管理和預算核算工作相協調,在預算會計核算工作中,單位要實施收付實現制度。由于平行記賬涉及的具體細節內容較多,所以工作水平仍有待提高。
政府會計制度中的平行記賬原則在現行階段適用于各個管理與執行工作中。平行記賬從某種意義上可以概括為,同一系統下、同一原始憑證和單號,同時開展財務會計核算和管理工作,將收入與支出合理比對,科學核算,提高賬目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相關會計人員要將其放入財務會計核算中,但是如果是其他的業務,就可以直接采用這一模式。其次要注重改進和創新,基于平行記賬的運行模式,重視財務報表與預算會計之間的賬目關系。
“平行記賬原理”對政府事業單位中會計人員的工作能力要求比較高,參與工作的人員在日常會計核算工作中會遇到成倍增加的工作量,并且其中涉及到的會計科目較為復雜,工作人員要協助兩套系統來確認、計量、記錄,最終將經濟具體業務情況反映出來[1]。同時,工作人員還要編制相應的財務報表以及預算報表,綜合分析整一年的盈余和差異情況。
雙體系核算一般來說是對于業務和項目活動的信息數據以及文件資料的統一性、標準性與高效性。在實際核算的過程中,要注重相關業務的內容與實際效益,可以加強信息化建設,結合財務會計核算工作,合理應用數字化軟件對項目指標進行分類編制,匯總數據信息,再進行整理傳輸到相應的記賬系統中,尤其是對于業務轉變過程中的權責變化導致的財務會計信息變化。比如銀行匯票到期后,本單位由于票款無法兌現,銀行又已經支付賬單后,表面上不存在實際的現今輸出,但是實際上,本單位已經默認向銀行借入短期借款。
帶有權責發生制核算基礎的財務會計記賬信息在某種程度上能反映然后業務信息和會計記賬信息,通過整合,能夠優化內部報表以及財務會計報表管理和統計工作。
如果面對的是一些涉及到庫存資金、零余額賬戶用款額度、銀行存款等科目,政府會計人員就要借助對輔助核算形式增加的方式,合理運用雙體系計算的平行記賬模式,對于已經核對或正在核對的信息數據、交易往來、資金流向等工作綜合處理。
對于審計核算與統計資金結余,需要細化相關工作,對于資金成本的流向及收益做好統計,結合財務會計核算工作,就項目內容與會計財務管理之間的必要聯系進行處理。財務會計核算工作的賬目管理中的凈資產,一般來說都是相關規定的盈利結余,這一部分資金賬目的管理和統計會存在利益問題。專用資金財務的積累與核算在范圍性上要比整體的會計賬目管理要難,所以對于核算工作中,要加強財務會計信息的整理,會計科目專用基金是核算事業單位按照規定提取或設置采用平行記賬的雙體系核算方式,保證相互銜接,提高工作水平。
現如今,對于會計核算和預算核計工作中,對于基礎內容與范圍的界定,對于兩者的取舍與判別,在會計項目管理各類核算中,需要分別應用或綜合考量,所以每個年度中的預算結余和本年盈余會有較大的差異,如何去判斷這種差異是否正確,政府單位就可以使用“平行記賬”原理中的相互銜接來進行驗證,這一環節主要在兩個方面中可以體現出來[3]。第一,政府單位會計部門中凈資產要素要和預算結余要素保持銜接,也就是說,凈資產項目中部分類別是具有相似性的,其中包括財政撥款結余、非財政撥款結轉、財政撥款結轉以及專用基金。這類特殊的資金項目核算需要在用途和效益上面做好分析與決策工作,并且定期展開評估工作,增強核算的有效性。其次,財務報表和決算報表之間的聯系密切,會計人員編制年度預算結余和凈資產變動差異調節表能夠將預算結余和盈余等資金調整變動過程反映出來。相關人員要清晰掌握“平行記賬”業務中的條例,明確哪些內容是記賬的,哪些內容沒有經過預算記賬的,合理編制相關的年度盈余和預算結語,保證平衡管理稽核驗證下的“平行記賬”是正確無誤的[4]。
綜上所述,“平行記賬”是我國新時期為了國有企業發展而貫徹的新制度,能夠將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兩者進行統籌協調,對政府會計主體來說,其有著較大的挑戰和機遇,為了推動政府單位中會計事業的穩定發展,政府可以將“平行記賬”合理導入其中,實現最終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