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金融學院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修班,北京 100000)
LED即發光二極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照明又被稱為半導體照明或固態照明,是第四代光源。相對于傳統光源,半導體照明產品具有能耗小、壽命長、光電轉化率高、易于維護、可控性強和色彩豐富等顯著特點。在應對氣候變化和全球資源短缺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國實現節能減排,綠色發展的重要手段。
全球第一款商用鍺材料LED產品誕生于1965年,三年后能發出紅光、橙光、黃光的LED產品誕生。1971年,LED在芯片材料上得到突破,綠色GaP芯片被推出。隨后LED產品芯片材料及發光性能上不斷實現突破,白光被實現后,LED照明產品開始走進家庭照明。
我國LED照明的研究工作開展較早,20世紀60年代末已經開始進行,但作為新興光源,受研發環境、技術人才等影響,研發進度緩慢。LED照明真正的發展始于近三十年,隨著我國LED照明應用領域的不斷擴大,技術人才的不斷培養,以及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我國半導體照明技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繼2003年,“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啟動后,“十城萬盞”示范工程、《半導體照明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發改環資〔2017〕1363號)及《中國制造2025》(國發〔2015〕28號)等不斷推出,2016年12月,發改委下發“十三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大力推動我國節能環保產業,支持綠色照明,我國LED照明產業逐步實現規?;?、標準化。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的半導體照明生產制造、出口、應用的大國。
我國LED照明領域核心技術起步晚,但關鍵技術已經趕上國際先進水平。2018年,產業化高功率白光LED光效達到180 lm/W、LED室內燈具光效達到100 lm/W、室外燈具光效達到130 lm/W。硅基黃光(565nm @20 A/cm2)電光轉換功率效率超過24.3%,光效達到149 lm/W。硅基綠光(520nm @20 A/cm2)電光轉換功率效率達到41.6%(2017年40.6%),光效達到212 lm/W。LED照明產品應用場景的拓展,加之芯片光效的不斷提升、單顆芯片面積縮小、散熱面積縮小等,對LED封裝提出了日益小型化、多功能化、智能化的需求,集成封裝工藝將成為主流。
2012年至今,LED照明產品的國內滲透率已從3.3%快速增長到近50%。我國LED照明全產業鏈產業規模也從2010年的1200億元上升至2018年的7374億元人民幣,其中下游應用規模最大,達6080億元,中游封裝規模次之,1054億元,上游外延芯片規模約240億元,出口價格指數呈震蕩下降趨勢。美國、歐盟、東南亞仍是主要出口地區。其中,美國占比為27.5%,仍是最大的海外市場。目前我國LED照明產品出口依存度超過50%,由于人民幣貶值和出口退稅率的提高,中美貿易摩擦對我國LED產品出口短期影響尚不明顯,但長期來看,貿易摩擦造成了市場信心不足,進一步加劇產業資金困境。
2018年,我國國內LED照明產品產量約135億只(套),國內銷量約64億只(套),LED照明產品國內市場效率滲透率達70%,在用量滲透率達49%,實現年節電2790億度,實現碳排放減少2.2億噸。隨著LED照明技術的不斷進步及細化,應用照明成為LED照明產業新的方向,智慧城市照明、汽車照明、景觀照明、和植物照明等正在成為我國LED照明產業發展趨勢。據統計,2017年我國智能照明市場規模已達到260億元。據估測,我國智能照明市場規模將在2022年增加近3倍。
自20世紀90年代,LED照明被應用于家庭照明開始,便以其綠色、節能的特點,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我國對LED照明產業的政策扶持,主要通過技術保障、產業布局、稅收優惠及財政補貼等方面實施。
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并沒有針對LED照明的專項政策,扶持政策主要體現在科技計劃,創業基金以及國家863計劃內,重點集中于創新及科研投入上,通過技術研發,人才培養促進LED照明產業的建立。在以上計劃和基金的推動下,LED藍光領域得到突破,各大科研機構開始開展氮化物材料的研究。2010年,國務院發文,將LED照明列入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并在多地開展LED照明產品應用示范工程,2013年,多部委聯合發布《半導體照明節能產業規劃》,提出著力提升產業創新能力和加快完成產業服務支撐體系的目標。同年,農業部發布關于植物LED光環境的研究報告,分析了植物照明光源、智能控制與節能高效的關系,為植物照明領域提供了技術保障。2017年2月,《G20能效引領計劃》頒布,2017年7月,《半導體照明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頒布,規劃提出支持半導體智能系統技術發展。
2003年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產業化基地陸續在上海、大連等地建立,LED照明產業開始全國范圍內布局。2006年,在科技部與中科院半導體所共同努力下,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啟動,我國LED照明產業進入產業形成階段;“十五”計劃中對LED照明產業立項孵化,推動產業鏈迅速發展。截至目前,我國LED照明產業研發基地及產業聚集區已基本形成。2016年,中共中央發文支持智慧城市計劃,“一帶一路”倡議及“中國制造2025”戰略深入實施,“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在國務院指導下成立;2017年,環保部發文,表示中國將在2021年基本淘汰含有重金屬污染的熒光燈產品的使用和生產,為我國LED照明產業穩步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支持。
我國為支持LED照明產業發展,開展了不同形式的稅收優惠,主要形式有對符合條件的集成電路及分裝企業按比例退還所得稅,對孵化器及科技園區給予稅收優惠政策,部分產品降低關稅或取消關稅。2016年,財政部發布《關于完善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有關所得稅政策的通知》,完善股權激勵,鼓勵技術入股,對符合條件的企業,給予遞延納稅、延長納稅期及選擇性稅收等優惠政策。2017年,對LED照明企業的所得稅,以減少15%稅率為標準進行征收。2018年國家稅務總局發布公告,自2018年元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符合條件的小型微利企業,采取“減半征稅政策”。2018年10月,《關于調整部分產品出口退稅率的通知》(〔2018〕123號)由財政部和稅務總局聯合發布,將LED產品出口退稅由13%升到16%。
2007年,國務院要求,在政府采購中將LED照明產品列為優先采購項;2008年,財政部提出通過財政補貼方式在“十一五”期間推廣LED照明產品,實現節能節電,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010年至2016年間,國務院、發改委、科技部密集發文,對LED照明產品在路燈照明、車用照明及植物照明等領域給予支持,同時在政府采購中給予重點采購。2012年,政府撥款22億元人民幣,用以推廣節能燈和LED照明燈具。2014年商務部等部委聯合發文指導企業實施綠色采購。2015年、2016年政府分別采用能效信貸及設立產業投資基金的方式,引導LED照明產業持續穩定發展。
前兩年高速增長下的行業迅速擴張導致2018年供求形勢逆轉,加之內需萎縮、出口承壓,導致部分產能過剩,企業庫存高居不下,資金周轉壓力加大。上游外延芯片環節產能過剩明顯,2018年國內LED芯片產能與2017年相比增長27.5%,月產能在1200萬片,供過于求,已產生高達58.8%的庫存產品占比。其次,我國LED照明產業中小規模企業較多,以生產中低端產品為主,高端產品產能不足。
我國LED照明產業起步較晚,在國內外經濟快節奏下,如何實現商業模式突破、跨界合作、技術交叉融合及照明產品的技術創新,仍然是目前存在的重要問題。
在通用照明日趨見頂情況下,智慧照明、農業光照、醫學光療、紫外LED、紅外LED等創新應用技術加快發展,產品日新月異,國內外競爭日趨激烈。在此背景下,迫切需要加快LED在不同應用領域的名詞術語、產品性能、規格接口、安全指標等方面的標準化研究和制定,實現快速、規?;瘧?,贏得競爭優勢。同時,我國LED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尤其在電商平臺,低劣產品頻繁出現。各企業對現有標準規范重視度不夠,執行較差,市場監督力度不足,產品送檢時又面臨不同實驗室檢測數據差異較大的問題。
當前,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LED照明產業也步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面對國際經濟下滑,產業產能過剩的現狀,政府可以發揮作用,激發我國LED照明產業市場活力。
結合精準扶貧、智慧城市建設等重大社會需求以及冬奧會等國內重大社會活動需要,有效發揮國際贈款及我國配套資金作用,推動如公共建筑照明、住宅照明、工業照明、交通照明、特殊環境及智慧照明、農業光照、健康醫療、殺菌消毒等新興應用領域的示范工程,以應用促發展。
根據技術和市場發展態勢,在新興領域開展標準研究,為智慧照明領域、植物照明領域、健康醫療照明領域等發展提供指導。針對目前還沒有國家及行業標準的新型產品,鼓勵團體標準體系建立,針對用量大、需求迫切的創新應用產品的通用規格接口,如智慧照明軟硬件接口、智能控制器接口等,通過企業共同投入,開展共性技術研發,并推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為標準,鼓勵參與國際標準制定。
借助“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鼓勵出口型企業開拓“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地區市場,利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開發銀行等融資渠道,推動半導體照明在沿線國家重大工程中的推廣應用,建設示范工程,創新商業機制,建立公共服務平臺,支持具備條件的企業在海外建設生產基地和分支機構,在知識產權、信用保險和稅收保障方面提供更多便利,為“走出去”保駕護航。
目前,我國LED照明產業在產能上已居世界前列,但國內采購商在采購高端產品時仍更青睞于國際品牌,與此同時在出口方面,貼牌產品比例較高,民族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尚未形成。針對這一現象,建議在政府采購、示范工程及應用照明工程改造項目中,以扶持國有品牌為主。重點選擇自主創新能力強,產品質量過硬的企業,一方面保證工程質量,另一方面在項目中增加國有品牌曝光率,使民族品牌逐漸滲透到人民群眾心中。同時,在外交活動及對外援助工程中,推廣國有品牌,并支持國有品牌走進國際照明展覽展會。
一是建議切實落實民營企業普惠性減稅降費政策,切實降低企業成本。二是拓寬企業融資渠道,降低民營企業融資成本,多措并舉,吸收并鼓勵社會資本投資LED產業,同時鼓勵企業通過金融市場開展市場化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