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青娥
(桂林市公共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廣西 桂林 541002)
交通運輸企業的成本管控工作主要是指企業在交通運輸運營過程中,需要按照相關的成本標準,對企業運輸運營各個環節中的成本進行有效的監測,及時調整企業的運營管理方法,保證企業完成既定的成本目標,促進企業的平穩發展。成本管控主要是借助最小的成本資金消耗,完成最大化的交通運輸工作,并能在交通運輸企業的整個運輸運營環節實現合理的資源配置,有效的節約成本,降低企業的運輸成本,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成本管控在交通運輸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能夠有效地管理和控制運輸運營各個環節的成本開支,防止不必要的成本浪費,降低成本偏差發生的概率,實現企業的成本目標。成本管控在企業的發展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交通運輸企業的相關人員對成本管控的含義和作用不了解,缺乏成本管控的意識,認為成本管控工作是財務管理人員的責任,與自己毫無關系。有的工作人員對成本管理的概念認識不到位,還相互推卸責任,使得成本管控工作困難重重。同時,交通運輸行業的從業人員素質普遍比較低下,企業的招聘標準較低,沒有對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和職業素養進行相應的規定,導致從業人員素質水平較低,影響企業的整體管理水平。
運輸車輛的燃油量沒有統一的標準,成本管控人員在實際的成本管理中,不能準確地對目標任務的油耗量進行判斷,再加上各種燃油能源的價格會隨著市場經濟的變化而發生相應的波動,導致燃油的采購成本很難準確把控[1]。油耗的測量人員由于各種原因,不能準確地對車輛的油耗情況進行測量,再加上駕駛員和隨車人員缺乏相應的車輛維修知識,不能準確界定車輛維修的程度,很難有效的控制車輛維修的費用支出。
有的交通運輸企業沒有制定相應的預算管理制度,不能對企業的運營性成本支出進行準確的預算,也不能對企業的非運營性成本支出比重進行合理的預算控制,在企業的成本管理、效益管理、支出管理等方面沒有做好精細化管控。對企業的各項成本費用沒有做好比重預算工作,使得成本費用與運營成本之間存在差異,使得企業的成本管理效率低下。
粗放式運營模式是現代交通運輸企業的主要運營形式,企業內部的結構相對臃腫,各職能部門之間的職權存在互通性,沒有準確劃分崗位職責,人員出現冗余的情況,這樣很不利于企業管理,沒辦法將人員進行集中統一管理,使得企業的人工成本增加,直接影響了企業成本管控的效率。
交通運輸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狀況,對企業職工開展成本管控的培訓宣傳工作,引導職工從思想意識層面上重視成本管控,了解成本管控不單單是財務管理人員的職責,更是每一位職工的職責,幫助職工樹立全員參與成本管控的意識,積極引導職工參與到企業的成本管控工作中,確保每一位職工都能各司其職,發揮出成本管控應有的作用[2]。企業還需要建立相配套的人才招聘制度,對應聘人員的專業素養、職業能力、專業技能等方面進行考核,從而提升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確保企業成本管控工作的順利開展。
根據本企業車輛的實際油耗情況,制定統一的油耗標準,這樣才能合理控制每一輛車的油耗,制定油耗標準時,還需要考慮到車輛的型號、運營季節等條件,為每一輛車制定相對應的油耗標準,并嚴格明確和規范車輛油耗測量人員的職責,確保其能準確、有效測量每一輛車的油耗狀況。結合企業的經濟狀況,在每一輛車上安裝GPS和ERP系統,這樣能準確監控到每一輛車的運輸距離和相關的數據信息,從根本上降低車輛的油耗[3]。設置相應的車輛維修點,確保車輛維修人員的規范化維修,定期對車輛駕駛員進行培訓,提高駕駛人員的專業素養,降低維修環節的成本費用。
企業需要建立起有效的預算管理機制,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引導企業全體職員參與到預算管理中,從而有效控制企業的成本支出。建立相配套的成本費用評價體制,做好相關的考核工作,這樣才能提高預算管理的效率。預算編制時,需要做好預算草案,再進行預算管理委員會的審核,確定企業的最終預算目標,這樣才能確保預算管理的科學性。從企業的戰略成本管理角度出發,樹立全局觀念,考慮到企業的長期發展目標,明確企業預算管理的目標,準確對企業進行定位,提高成本管控的效率。
人工成本管理屬于成本管控的一個重要環節,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發展需求,調整企業內部人員結構,建立相互制衡、相互監督的職能部門,確保每一個崗位都是必需的,每一個人員都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真正實現各司其職,這樣才能提高企業的管理效率。建立起相應的考核機制和獎懲機制,在職工內部形成良性的競爭,激發職工的工作積極性,管理人員需要樹立戰略成本理念,借助個人的發展來推動企業的發展,增強企業的內部競爭力,降低企業的人工成本支出,提高企業成本管控的水平。
交通運輸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從自身角度出發,不斷進行自我調整,有效整合企業的內部資源,做好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工作,確保企業按照既定目標的進行發展,逐漸實現企業的既定目標。在“營改增”政策的不斷深化中,交通運輸企業的稅務風險也在逐漸增大,企業需要不斷強化自身的風險防控能力,結合國家政策的相關規定,及時修改企業內部的稅務管理制度,成立專門的稅務風險管理部門,提升相關工作人員的稅務風險意識,增強工作人員的風險防控能力。企業需要定期對稅務風險管理人員進行培訓,確保企業稅務管理人員既具備相關的稅務專業知識,了解稅法的相關內容,又保證稅務人員能將理論上的稅務知識與現實的稅務風險防控、會計知識進行有效的對接,提高企業的稅務風險防控能力,推動企業的成本管控工作的有效進行。
綜上所述,交通運輸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從企業的長期戰略發展目標出發,不斷提升企業的成本管控效率,合理有效的控制企業的運輸成本,確保企業的整體服務水平,促進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成本管控需要以企業的戰略成本管理為指導,不斷增強成本管控力度,建立起完善的成本管控體制,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確保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于優勢地位。要想做好成本管控工作,就需要從企業的人工成本管理、內部控制管理、稅務風險管理等方面進行考量,合理把控企業的燃油成本和維修費用成本,不斷提升相關人員的專業素養,形成戰略成本管理意識,促進交通運輸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