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蕾 左雨擎
(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江蘇 泰州 225300)
“互聯網+”是在大數據時代中展現了一種新業態,其主要是將互聯網當作一種生產要素,在實際的經濟發展中,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而電子化人力資源管理就是互聯網與傳統人力資源管理相結合所產生的新的網絡管理模式。
本此問卷采用匿名調查,調查對象是全國不同類型企業員工,其中包括國有企業、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依托網絡平臺,進行了問卷發放。在這過程中,一共發出200份問卷,收回問卷200份,回收率100%。通過SPSS軟件進行信效度檢驗,最后根據研究目的做不同類型的數據分析并得出結論。
針對問卷得出來的數據,總結出可得到以下結論:
1、E-HR使用率較低。大部分企業開始使用E-HR系統來管理,但是由于人力資源電子化普及度低和其基礎設施的不完善,導致企業有大部分員工不了解電子化人力資源管理,使用頻率較低。
2、E-HR功能不完善。E-HR系統仍存在太大的問題,主要集中于功能不完善以及該軟件不能很好地適應企業的實際情況,即不能個性化定制。
3、E-HR使用較單一。企業員工在使用E-HR系統時,對電子化培訓和個人測評沒有過多的使用,主要使用是考勤記錄。
C企業是一家集防偽印刷、特種專業紙張生產、硬幣制造、金銀精煉加工、動力保障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印制國有企業。在2016年,C企業就開始應用電子化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是當前國內國有企業較早開始對互聯網時代企業發展模式探索的企業之一。C企業以董事會領導下總經理負責制為主,企業組織架構屬于職能型級,一共18個部門,分布承擔著不同的職責。
1、人力資源管理信息化普及程度低
根據資料顯示,C企業仍有將近一半的員工利用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方式來處理公司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問題,例如考勤記錄和檔案管理。這是由于對于大數據的接受程度較低,認識不足,且企業人力資源信息化建設基礎相對薄弱,也缺乏合適的產品軟件的支持,所以不愿意進行變革嘗試。
2、人力資源管理體制傳統
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需要進行一定的改革,以此來適應新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推動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電子化不斷提高。C企業雖然實施了電子化人力資源管理的方式,但對于整體工作和企業員工的管理方面仍然與在傳統人力資源管理的情況下一致,這在很大程度上妨礙了電子化的管理模式發揮其真正的效用。
3、E-HR系統存在缺陷
電子化人力資源管理(E-HR)系統是利用大數據而專門針對人力資源管理的系統,它包括人力資源管理的多個模塊,在一定程度上系統本身操作比較的專業化和復雜化,E-HR系統功能也不是完善的。數據顯示C企業員工認為E-HR系統不能個性化定制,缺乏實用性。因為該系統僅僅只能采用簡單的數據庫來記錄和處理信息,并不能對企業整體人力資源狀況進行分析統計,有時不能及時為企業領導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比如C企業會在每個月的20號都會根據考勤和績效來決定每個員工的獎金數量,但由于E-HR系統不能在第一時間自動生成報表,從而導致員工會花更多的時間來解決這個問題。
4、忽視電子培訓環節
C企業雖然有實施電子化人力資源管理,但是相關數據顯示,C企業不經常使用電子化培訓模塊,選擇的是外部人力資源機構來進行培訓。這與公司人力資源管理趨勢并不符合。外部培訓費用昂貴,外部培訓師質量可能存在參差不齊的情況,且外部培訓師如果對企業不了解,那么可能傳授的東西缺乏實戰性或適用性不足,這樣就會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在企業實施電子化人力資源管理系統時,應成立專門的領導小組,針對公司的具體情況來制定出相關的規章制度,同時對部門人員灌輸電子化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并分別組織企業各級領導和企業員工進行電子化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培訓,以此轉變企業人員的思想和意識。
企業必須要結合“大數據”來進行變革,改進工作方式,以此適應電子化人力資源管理模式。首先要優化管理工作流程,其次改進管理模式,最后完善內部管理制度,并推動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電子化不斷提高。要借用“互聯網+”時代的特性,幫助企業發揮真正的電子化管理模式作用。
企業準備實施人電子化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時候,應該結合企業自身管理要求和水平,去對軟件供應商進行實地考察和試用,才能選擇符合企業實際要求的的系統軟件。如果企業有一定的技術水平,也可以依靠內部技術人員和人力資源專業人員去開發其最適合的E-HR系統,從而實現人力資源管理各個管理模塊之間無縫隙鏈接。
企業不僅要運用電子化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的考勤記錄、績效管理以及檔案管理的相關模塊,也可運用電子化培訓模塊。電子化培訓就是通過網絡的信息傳播媒體來實現培訓的過程。電子化培訓可以使培訓成本顯著降低,并可以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來對員工培訓,以此提高培訓內容的針對性,也可以易于企業領導者隨時掌握培訓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