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天一
電子音像產品采用市場化以后,是為了獲得市場最大價值,但是電子音像產品和其他商業產品有所不同,電子音像產品除了有著商業價值以外,還有著教育價值。因此在發展電子音像產品時不能只是關注市場價值,還需要關注教育價值,使音像產品發揮最大價值。
對我國電子音像行業調查,現階段我國電子音像行業和其它國外先進音像行業相比較我國音像行業還存在很大差距[1]。主要表現在效率低,生產規模不大,銷售情況是呈現逐年下降趨勢等方面問題。電子影像制作水平不高,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原創編制策劃水平不高,另一個方面是市場運作和開發水平不高,出現后果是現在的正版影像市場上無法滿足人們要求,很多時候出現音像正版產品供不應求狀況。在電子音像發展新時期,音響行業競爭非常激烈,相比較傳統的音響行業,相應經營風險也會增加,很多音響企業對項目投入以后不能夠獲得相應的利潤。對我國電子音響企業調查發現,每年音響企業收入在一億利潤企業還超不過總企業的5%,從這個方面分析來看,音響企業普遍出現資金緊張問題,造成后果是企業沒有更多資金對新技術研究,沒有新技術投入使用行業發展低迷,企業利益進入低利潤循環狀態。
市場上出現的一些盜版電子音像產品,相關管理部門也采取了相應措施,查處盜版電子音像產品采用銷毀手段,從事盜版電子音像人員罰款等,使用這些措施來保證正版電子音像在市場中的地位[2]。但是在市場上能夠出現盜版電子音像產品,究其主要原因,可以歸納為兩個方面內容,一個是人們思想問題,中國普遍出現人們沒有版權意識,也沒有保護版權意識,這樣的情況下相關部門采取相應的措施,但是還是出現屢禁不止情況。另一個方面是傳統音像制品采用的科學技術不夠發達,如生產的唱片無法使用科學技術手段對其進行復制,還有一種是傳統音響唱片采用磁帶制品,如果復制生產成本較高,而且復制工藝不足,復制質量不高等問題,因此在傳統音響唱片時期,盜版現象不高。但是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復制技術也隨著提高,使用在電子音響產品的復制技術越來越成熟,而且在采用新技術以后,復制成本相對也很低廉,這種背景下盜版電子音響非常猖狂,造成電子音響行業遭受重創。
隨著現在社會不斷進步,人類進入信息化時代,信息化時代網絡是必不可少的代名詞,基本上所有行業都會使用互聯網技術,相對電子音像行業也會對互聯網技術使用[3]。人們在欣賞電子音像產品時,主要采用方式是網絡。人們通過網絡設備,可以在設備上自由收看電子音像節目,觀看是非常便捷,而且還不需要傳播媒介,使用成本也是遠遠低于傳統媒介。在網絡中收看電子音像節目,可以采用手機或者是網銀支付相應電子版權,使得操作非常方便,在這樣情景下,電子音像出版社遭受到重創。
在傳統電子音像出版行業生產模式主要是以下方式:生產電子音像產品以前由編輯對市場做調查,然后是對生產產品內容策劃,完成制作過程[4]。制作完成以后是電子音像社出版,一般是通過電子音像商店進行出售音像商品。音像產品在各個環節有所變化,使用價格變化來分配各個環節利益,這種商業模式使創作者獲得版權利益,出版社能夠獲得制作利潤,分銷商獲得銷售利潤,這種分配模式是比較合理的,但是隨著網絡技術不斷發展,音響產品在制作、出版和發行方面都發生了改變。因此在社會的發展變化狀態下,電子音像出版社需要采用新的商業模式,以此來保證各自對商業利益的需求,使整個行業在一個良性循環狀態。
電子音像出版行業發展方向是數字出版,通過網絡技術分析潛在消費者需求,然后再是通過網絡技術整合現在音像資源,開發出適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再采用網絡技術對生產產品銷售,實現直接到達消費者終端,并且采用網絡技術實現商業運行模式,新商業模式還可實現消費者與消費者之間互動,消費者和出版社互動,消費者和創作者互動,這些是數字出版的優勢所在。特別是計算機技術使用以來,電子音像產品有著不同表現形式,有著不同傳播渠道,以及不同的使用終端,使這些都可以通過網絡技術整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全媒體出版。對于消費者不同的需求,為了滿足不同消費者不同需求,電子音像出版社可以使用不同文字產品、圖片產品、音頻產品、視頻產品等多種形式來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采用傳播渠道也可以是多種,比如可以采用書店傳播模式,音像店傳播模式,也可以在傳播模式中采用有線電視、帶網絡等方式來傳播音像產品。經過些方面的改變,以此來尋找發展突破口,做強音像市場。
電子音響產品不管是采用傳統銷售模式還是采用現在網絡銷售模式,銷售過程中能夠吸引消費者的不是媒介,更不是銷售渠道,消費者只是會對消費內容付費[5]。所以電子音像行業需要編輯大眾喜歡音像制品,才可以在電子商業行業獲得盈利,這個方面的內容是商業模式核心所在。電子音像行業市場競爭,其最終競爭主要呈現在音像內容上。電子音像行業有著較好的產品內容,這種情況下才會有著很大的市場發展空間。電子音像產品內容即是電子音像企業競爭的核心所再,優秀的產品內容也是企業致勝法寶,更是音像出版行業繁榮昌盛的關鍵所在。
我國有著歷史悠久,整個中華由56個民族組成,自然環境還呈現多樣化,這些條件為電子音像產品獲得資源提供了獨天厚地的資源。電子音像企業發展關鍵是找準自己的定位,充分發揮電子音像行業優勢,開發出有著特色音像產品,形成市場優勢競爭力。但是在我國電子音像市場上容量很大,市場需求呈現出多角度、多層次和多方面的特點。每一個電子音像出版社可以對市場需求分析,結合自身優勢,在市場細分項目上發展,以此來實現自身優勢突出,獲得市場競爭力。
音像產品不是一般產品,這種產品有著教化的作用。音像行業實行市場化過程中,既要保證音像行業運行在市場化的框架之下,還要防止音像行業運作市場化時出現極端化傾向。音像產品有著教化作用,能夠對人們的社會道德觀教化,公眾審美教化和社會核心主義價值觀教化。即使是在市場化的背景下,音像制品的教化作用也不能夠因為市場價值化淡化音像產品的教化功能。通過生產和創造文化經典產品,宣傳積極向上的精神和思想,使大眾得到啟迪和教育,為改革、發展和建設服務,也為音像產品的發展和進步提供動力。
電子音像出版社產業鏈包括3個方面的內容,一個是創作者,另一個是出版行業,最后一個是銷售商。在產業鏈上只有他們通過付出獲得相應報酬,產業鏈才能夠良性循環。但是在盜版猖獗情況下,對這3個行業造成嚴重侵權行為,使其利益受到損失,因此需要加強對電子音像產品的保護工作,保護工作主要可以從3個方面進行:1)對法律健全,發展相應的先進防盜版技術;2)加大管理力度,對盜版行為加大處罰;3)要增強全社會的版權意識,特別是出版者的版權保護意識,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和技術手段維護好自身的權益。
綜上所述,對電子音像行業發展困境分析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困境,一個是盜版電子音像的出現,另一個是互聯網普及以及網絡技術發展。對這兩方面的困境分析以后,采用解決措施主要有著4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探索新的商業模式、挖掘音響產品內容、注重音像產品的教育功能、增強版權保護意識。做好這些方面的工作,保證電子音像行業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