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設銀行黑龍江總審計室,哈爾濱 150000)
近年來,全國金融機構不良貸款暴露持續保持高位,國家提出了以“防范化解風險”為首的三大攻堅戰,其中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是重中之重,并且尤其要防范化解風險過程中產生新的風險。因此,金融機構資產保全工作面臨新趨勢、新戰略、新業態的挑戰,而各級機構資產保全人員普遍人手緊缺、變動頻繁,隊伍建設跟不上處置任務和資產質量管控的新要求,如何提升金融機構不良資產經營處置能力值得我們思考。
1.新要求
十九大、經濟工作會議、金融工作會議,提出了三大攻堅戰。三大攻堅戰之首就是防范化解風險,防范化解風險之首是金融風險的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防范化解里面又重中之重的提出防范化解風險過程中產生新的風險,這是國家層面對處置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2.新趨勢
宏觀經濟的趨勢,宏觀經濟的趨勢從三期疊加到新常態,到目前中高速到合理區間,金融系統出現關鍵指標一降兩升的狀態,導致當前新暴露的壓力趨緩,但是同時防范灰犀牛的任務非常艱巨。為順應供給側改革的深化,去產能、僵尸企業、債轉股手段推進等方面的工作壓力較大。
3.新變化
從2013年到2018年,資產保全工作重點經歷了巨大的變化,從處置總量大幅增加,到優化處置結構,到“量、質、效”并重,并需要進一步強調處置結構,重視價值創造,保持收益提升。
4.新目標
以“一體化經營、一體化處置”為基本剛要,實現表內表外、對公對私、信貸和非信貸、境內境外四個一體化。為金融系統的資產質量保駕護航、為金融機構業務的信貸結構調整做貢獻、實現價值創造。
1.隊伍建設與業務發展不適應的問題仍突出
資產保全管理部門面臨的突出的問題是專業化管理相對偏弱,創新管理缺乏組織基礎。部門員工相對固化,專業化管理方面相對薄弱,單人作業現象仍存在等。執行管理團隊情況看,一是總體實力不強,專業團隊未實現全覆蓋;二是近年來,資產保全業務崗位變動較多,隊伍建設相對薄弱,缺經驗、人員少的現象突出。
2.條線管理、考核管理與業務發展不適應
一是受傳統工作機制影響,資產保全條線考核體系有待完善。當前存在考核單一,指標體系、機制不健全,資源配置、激勵分配落實不到位等現象。二是專業團隊管理、流程管理相對薄弱,分支機構職責定位不統一、不規范等。集中經營實質上進展緩慢,個別存在部門間推諉現象。三是已核銷資產回收管理的矛盾日益突顯。已核銷資產逐年快速攀升,但實際回收率一直在低位徘徊,個別業務管理存在短板。
1.細化職責分工和考核標準,加強理念宣導,促進業務精細化管理
資產保全管理部門應進一步加強政策引導,梳理細化資產保全業務條線各層級崗位職責、規定動作、風控要求、考核標準等,實現資產保全條線全流程管理和覆蓋全員的管理考核機制。增強核銷管理工作的主動意識,綜合考評基礎管理和處置效益,評價結果與相關機構、部門、團隊考核掛鉤。
2.夯實資產保全基礎管理,加強條線團隊建設和能力綜合管理,不斷提升工作質效
一是制定資產保全專業崗位人員管理指導意見,明確業務量人員配比、崗位穩定期、專業能力等基本要求。二是持續強化業務培訓,加強合規文化建設,實施重點行資產保全業務工作人員跟崗培訓機制,重點解決專業人員分布不均衡的問題。三是完善團隊內部崗位交流機制,解決工作固化、業務量不均衡等問題。四是充分發揮現有專業骨干作用,建立“傳幫帶”機制,明確培訓名單、輔導聯系人、考核標準、培訓期限、專業人才管理等,完善自我糾偏機制,進一步提升工作質效。
完善不良風險信息共享,健全協調處置機制。加強相關業務條線不良風險信息聯動管理,建立橫向共享機制。充分利用金融系統內數據資源和外部信息,針對個貸業務、對公業務、信用卡等不良客戶中存在交叉疊加的情形,部門間應做到信息共享,及時協調組成項目團隊,跟進不良客戶經營和管控資金使用,避免我行債權落空、風險敞口擴大。對重大風險事項或苗頭做到及時上報,并與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切實做好全行不良資產經營處置工作。
持續完善資產保全系統平臺,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升不良資產的回收價值
一是實現存款變化自動提醒功能,實時監控債務人、保證人一定限額以上賬戶資金變動,實現債務人進入不良后系統內金融資產實時查詢及短信實時通知的功能。二是對客戶賬戶進行甄別扣劃。通過系統對如養老金賬戶等政策不允許進行扣劃的賬戶進行甄別并標識,對其他賬戶存款實時自動進行扣劃。三是探索外部信息接入資產保全平臺。利用金融機構間戰略合作關系,將外部信息資源如工商、不動產登記、知識產權管理及網絡公開數據信息引入資產保全系統,對債務人及保證人財產進行全方位監控,實現一鍵查詢。
加大法律協助支持力度,針對金融維權中遇到的困難提供指導及解決方案。結合資產保全遇到的金融維權困難,適時對基本制度和重要規定重檢,加大法律條線的專業支持力度,加強對信貸管理、金融債權、訴訟事務等方面專業研究,做好債務人違約失信懲戒條款、信用卡客戶司法催收要求等金融維權、確權和行權等司法解釋與我行工作實際的緊密銜接,形成相關指導案例,用好法律利器化解信貸風險,維護資產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