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樂縣社會保險中心,濰坊 262400)
銀行直接支付基本養老金具有“方便、安全、準確、及時”的特點。因此,企業認可這種方法,員工和社會肯定它。為落實“兩個保障”政策,各級社會保障機構大力推進養老基金由差別化向足額化轉變,養老基金全部社會化。然而,轉型過程是在短時間內完成的,由此產生的一些問題制約了社會分配的進程。組織管理程度的差異直接影響著退休人員的歸宿問題。處于停產、半停產狀態的企業或其他經濟效益較差的企業對退休人員的組織管理相對薄弱。社會化發放實現分布后,一些企業甚至將它放到一邊,完全放棄了管理和服務退休人員的責任。由于社會化管理體系尚未建立。這些退休人員成為獨立于企業和社會的無管理人員,形成了管理上的“真空”。此外,退休人員基本檔案建設滯后,社會保障機構在支付、資格認證等方面處于被動地位,造成資金流失,為社會分配的可持續發展埋下隱患。
鑒于現階段我國人口老齡化的突出問題,每年都有大量的參保人員在退休年齡退休。我們要徹底減輕員工的繁重工作負擔,使社會化養老保險的發放更加規范、更加完善、更加合理。首先使用先進的科學和技術手段,即開發和維護計算機軟件,改進退休人員的數據庫,工作人員還需要從源頭解決問題,即在參加保險時必須輸入指紋,這對于退休人員的資格認證和防止非法領證尤為重要,可以促進退休人員檔案的完善。
許多退休人員分布廣泛,為了使社會化養老保障工作順利進行,我們應該建立完善的服務網絡,積極提高社會保障網絡的水平。以省、市、縣、鄉鎮乃至村為基點。建立暢通的,覆蓋范圍廣的服務網絡,根據檔案中退休人員的具體情況,結合本地區的具體發展情況,建立不同規模的服務網絡,通過網絡進行互聯,有效保障各地退休人員的養老金就近接收。
做好退休人員養老金發放管理工作,進一步提高退休人員養老金發放質量。養老金發放是一項環節多、工作量大的工作,養老金發行管理也是一個系統的過程。要注重養老金發放質量,做好基本管理工作。對有關數據的收集、整理、審核要特別嚴謹,建立完整、準確的數據庫。
有關部門還應定期對各地區工作崗位的績效進行考核,明確各地區、各部門工作人員的職責和獎懲,提高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為廣大群眾監督匯報提供了多種有效的方式,使員工有一種危機感,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資格認證、養老金發放、信息調整更正等工作,使退休人員能有效地得到員工的服務。
在社會化管理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要不斷完善社會化管理服務的工作機制,提高社會管理部門的工作效率。繼續加強社會保障部門、財政部門等相關主體之間的聯系,建立健全合作機制,及時解決退休人員在社會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同時,要抓好干部隊伍和黨員隊伍建設,培養一批高素質的社會管理人才。提高我國各部門人員素質,保證社會化管理服務的正常發展。
在社會保障機構的指導下,為退休人員提供各種服務,形成省、市、縣(區)、社區統一的社會保障管理服務體系。在實踐中,社會保障機構和單位對社區、街道退休人員管理的壓力得到了化解。充分發揮了社區的綜合服務作用。大大方便了退休人員,同時減輕了單位負擔,完善了社會保障制度。加強與退休人員居住街道勞動保障機構的聯系,密切配合,共同做好企業退休人員的轉移和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及時解決退休人員的思想問題和生活。此外,人事檔案移交應完整、完好無損。
養老保險社會化是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深入改革和社會保障機制不斷完善的結果。本工作應與社會化管理有效結合,繼續研究現有的社會化管理體系,努力提高我國社會化管理服務水平,從而有效解決養老保險發放中的各種問題,為發放對象提供更加便捷、順暢、全面的服務,使養老保險工作的管理實現全面運行。為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