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產業投資集團,哈爾濱 150000)
員工績效考核是個老話題,企業發展壯大離不開員工的辛勤工作。如何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在既定的企業發展目標的前提下,把員工的日常工作與企業的發展目標有機結合,使得管理層與基層員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這樣企業的戰略目標就會著實落地,員工也覺得企業目標與自己切身利益休戚相關,不是喊在嘴里而是踏實實干。現就該公司從部門層面并從內部視角建立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的體會分享給大家。
為使公司邁上一個新臺階,實現三年三步走的最終在創業板上市的戰略目標。針對創業板上市對主營業務收入、凈利潤等的主要指標要求,將產品銷售收入、累計凈利潤設計為企業考核所屬部門的主要指標,并與各部門職能特點結合設計各自的考核指標。根據企業現有的基礎規模,給銷售部門下達的主要指標,是在原有基礎上銷售收入突破五千萬元。這個目標并不是盲目的拍腦袋,而是基于對公司產品在國內市場的需求判斷,而且已經拿到了銷售商的訂貨意向合同,并已經確定無誤。但這個銷售收入并不是絕對數越大越好,同時增加考核銷售凈利率指標、應收賬款周轉率、壞賬率等指標。在保證銷售收入提高的前提下強調銷售費用的控制,及在公司既定的銷售政策允許的范圍內注重銷售貨款的回收,同時對壞賬計提在會計準則框架下結合公司業務特點予以強化。我們賦予產品銷售收入完成額35%的權重、銷售成本凈利率30%的權重、應收賬款周轉率20%的權重、市場占有率10%的權重、壞賬率5%的權重。銷售部門將銷售收入完成額、市場占有率、銷售成本凈利率解到每個業務人員。這樣指標明晰量化可操作,指標優良績效考核結果也好,獎金多足以服人。業務員靠等補助費的情況減少了,想辦法開發市場、鉆研產品賣點人多了。
對于生產部門的考核指標立足于保證銷售訂單的履約率、質量合格率、生產過程成品的收率、設備完好率、噸產品消耗值指標。銷售訂單履約率賦予35%的權重,質量合格率賦予30%的權重,成品收率賦予20%的權重,設備完好率賦予10%的權重,噸消耗值賦予5%的權重。
生產的最終目的就是實現銷售,所以銷售訂單的履約率加以特指。質量合格率更是重中之重,要求的前提是質量合格率100%。成品收率是對員工工作質量的全面衡量,在保證設備完好率的前提下收率的提高就是噸消耗值的降低。
生產部將上述指標讓每個員工自己對照,銷售訂單履約率如果產品在誰的崗位滯后當月的此項得分就是零,成品收率達到工廠制定標準就給予此項的滿分,質量合格率是每噸檢驗不合格一票否決。全月無獎。
對于采購部門就是保證生產要求資源的連續不斷供應,所以原材料及輔助材料的持續供應的保證率指標賦予35%的權重,存貨的周轉率賦予15%的權重,供應商檔案的完善率指標賦予20%的權重,采購物資質量合格率指標賦予30%的權重。最終目的就是通過建立完善的供應商檔案,為企業采購到物美價廉的符合企業生產質量要求的資源。
我們對各部門在考核指標記錄與分解下達指標對比分析形成報告,找出工作中的差距,并據以計算獎金下月發放。
銷售人員獎金的兌現是根據銷售人員預算指標分解數對應實際完成數計算得出。銷售收入完成額指標不僅僅是金額指標還包括品種對應的數量額度,由于生產技術特點每噸原材料投放生產出油0.4噸、蛋白粉0.54噸,所以考核數量指標也是按照此技術標準予以確定,如果完成其中一項銷售量并達到預定銷售額不認定完成考核指標,避免銷路好產品供應不上,而銷路一般的產品形成積壓。這樣既有數量指標也有金額指標,不至于銷售人員對產品銷售挑肥揀瘦,這樣對產品市場的開發是一個很好的手段。對于銷售成本凈利率,我們根據以往的數據積累設定了每萬元銷售費用限額,在保證銷售人員正常出差費用支出的前提下節約了差旅費用的支出,對于廣告費本著注重實效的原則,主要選擇報紙版面,并將每元廣告費與主營業務收入配比使得每個區域經理在申請廣告費時考慮與其將要實現的銷售收入目標是否相匹配。主要目標開源節流從每個職能部門做起,并不是你銷售部門實現銷售收入,銷售費用就無限制地使用。這樣從產品品種搭配到銷售費用的合理使用,走出了開源節流的第一步。
對于生產部門訂單的履約率,從客戶下訂單再到生產安排出庫發運產品,這個時間的縮短就是應收賬款周轉率的提高。還有成品收率的考核,雖然這是機器設備設計時就已經確定了的標準,但在加工制造過程中的精細管理,可以提高收率。比如影響收率的關鍵點的操作人員熟練程度、工作態度等這些非量化的考核指標也是生產部門績效考核的方向之一。提醒生產長注意員工技術熟練程度的培訓,同時關注生產人員情緒的異常變化,保證生產有序進行,做好銷售的堅強后盾。
至于采購和倉儲部門在既保證連續生產的前提下,同時也要考慮盡量避免倉儲物資積壓占用資金。
所以設計績效考核指標,既不繁瑣復雜而不具有可操作性,同時與部門員工的工作緊密結合,使員工工作熱情有的放矢,抓的著看得見切實可行,并針對分析報告中不足部分拿出整改意見。使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得以發揮,使企業績效評價的功能:價值判斷、預測、戰略傳達和管理、行為導向得以逐步實現,更好的為企業發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