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單位,寧夏 753000)
安全意識是大腦對安全的認知而產生的各種思維想法,企業中安全意識主要是指從企業領導到全體員工對安全工作情況的認知。人、機和環境是不安全的交集點,而人又是這三者中最活躍、最重要的唯一有思想的因素,是可以改變其他兩者的主體。
煤礦職工安全意識的高低,與煤礦安全生產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事實證明,職工安全意識提高了,才能更加懂得安全生產的必要性,才能使全體員工真正懂得“安全在我心中、安全在我手中”的含義所在。現實工作中,礦工的安全意識非常低,井下工作條件惡劣,情況千變萬化,但仍不能引起礦工的高度重視,特別是遇到工作條件好一些或者是生產任務繁重時,安全意識更加淡薄,甚至違章蠻干,普遍認為:井下生產不過是老生常談,只圖蒙混過關,比如經常出現的非常嚴重的違章行為近距離放炮、空頂作業、扒飛車等,抱著僥幸心理,總認為悲劇不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如果事事都要按安全規程操作,就無法掘進,無法挖煤了。對于規章制度形同虛設,“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假安全思想,慣性思維和惰性心理起主要作用,沒有安全意識,這才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安全意識在安全防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對自己所處的工作場所和工作內容方面存在的安全隱患有一定的認識。對于隱患的認識,這些意識會一直在人的大腦里漂浮,在進入工作場所后,這些意識就不斷地提醒自己,排除人為的不安全隱患。員工的安全意識如何形成這是重中之重。只有礦工清晰地感知到井下的客觀環境,意識到不安全隱患才能在行為上、技術上做到預防,及時消除不安全隱患,實現安全生產。安全意識可通過企業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和安全責任等建立和施加影響,并可通過相應的激勵機制使之自我調節而一步一步地形成。
關于煤礦安全培訓模式,從當前實際來說,表現就是過于看重創新,忽視了關于風險問題的考量。謀求創新的煤礦企業主要是通過加大資金的投入力度,建設安全培訓基礎設施,以求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而并沒有注意到創新安全培訓模式缺少了安全管理的考量,會變得不那么“安全”。就比如說新的模式還是沒有解決井下采礦所需要面臨的危險因素問題,防火防爆、機械操作以及灰塵毒物等新的問題層出不窮,究其原因就是因為沒有做好安全管理的前提工作。所以創新培訓模式后,一定要熟悉掌握相關的管理模式以及管理技術標準。
隨著工業水平的快速發展,培訓教材逐漸老化、原有的內容與現代化的礦工作業產生了很大區別。培訓的內容與實際情況不符程度越來越大,并不能達到很好的培訓效果。而且目前還有很多企業領導缺乏對煤礦安全培訓的重視度,使得師資力量薄弱,無法達到培訓的真正效果。事實上,及時的安全培訓工作是企業順利發展的一個重要保障。培訓教師的薪資待遇過低,無法吸引更多有教學經驗,安全培訓技能及實踐經驗豐富的培訓教師,導致培訓人才的流失。
嚴格執行“考教分離”的制度,考核機構要切實保障安全培訓的質量,杜絕低標準的假培訓,嚴把培訓質量關,對各類培訓人員的安全培訓內容、事故應急演練加強考核,切實做到考試不合格人員不得發證、不得上崗作業。安全培訓機構應加強信息化建設,實現電腦機考、全程監控、公平公正的考試氛圍,切實提高煤礦安全培訓效果。
讓每個崗位員工能夠做到“三個如數家珍”,“四個十分清楚”,真正使得崗位安全指南成為員工的“護身符”。即每個崗位員工都要對本崗位操作安全關鍵環節如數家珍,對崗位安全風險如數家珍,對崗位嚴重違章行為標準及后果如數家珍,對曾經發生在本崗位的事故案例要十分清楚,對工作區域可能遇到的主要風險、預控措施及避災路線十分清楚,對主要災害的征兆及應急避險知識十分清楚,對自救及互救知識十分清楚。
多元化、豐富的培訓渠道可以有效的起到安全培訓的作用,首先可以采取的就是職工的技能培訓。職工的技能培訓需要充分的利用脫產或者業余的形式進行,針對于工種相同的崗位,以實際的操作和理論知識的普及作為主要手段進行,目的就是保障職工綜合素質提高,這也是安全培訓模式需要達到的創新效果。同時在職工的技能培訓過程中,應當適當采取相應的培訓競賽活動,使得職工在比賽的過程中,更加多渠道的補足自身的缺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然后,針對于剛到煤礦崗位工作的新人來說,可以使用“以老帶新”的制度進行相關培訓,規定培訓的時間不得少于3天,老同志與新同志簽訂師徒約定,將該約定作為老同志的績效考核評判標準,勢必會加強老同志的責任心,經過一段時間的有效培訓之后,煤礦企業領導層需要對新來的同志,進行全方位的考核評價,培訓考核合格之后,才能進入崗位工作,對于考核沒達標的同志,不予錄用。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在最大程度上,把煤礦的培訓模式提升到最科學、最安全、最創新的高度。
為了更好的解決煤礦安全培訓工作存在的問題,應做出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以便培訓工作的有效實施。優化培訓工作、注重培訓效果是首要任務。由于現在的培訓教材的內容和教學方法與實際存在明顯不同,結合實際的培訓也顯得極為重要。在開展培訓工作的同時,應鼓勵技術負責人等積極參與,從實際的工作角度為職工分析安全生產概況。在培訓中應多加入一些實際案例,對于所列出的案例,應提前與企業溝通并征求相關領導意見,保證教學內容與實際的完美貼合。
采用個性鮮明的安全培訓方式,能夠增強員工的參與培訓積極性,正確認識到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概念,同時也是提高員工安全意識的重要方法。所以應當有效調動員工對安全培訓課程的參與積極性,可以采用群組討論的方式,鼓勵員工積極踴躍地參與到安全培訓課程中,由被動式培訓到主動探索和挖掘。由傳統的粉筆加教科書的培訓方式轉換為PPT或者是現場模擬教學軟件的培訓,有助于增強員工的直觀理解與認知水平。
為了滿足實際的需要各級煤礦企業安全技術培訓組織應聘用相應的高素質培訓教師,組建專業的培訓隊伍。優先選用一些具備相應培訓專業資格證書的教師,并對教師資格進行嚴格把關。在組建培訓隊伍時,也要注意人員的分工合作,注重師資搭配,既需要豐富經驗的老教師,又需要具備先進知識水平的杰出青年教師參與。在講解過程中還可以鼓勵一些較為突出的工人代表配合講解,讓工人們更直觀鮮活的了解煤礦安全知識。
煤礦企業在組織員工進行安全培訓時,應當制定科學合理的培訓評估考核體系,通過優化評估方法,加強對培訓效果的檢查等,進一步規范培訓結果。通過構建相對獨立的考核體系,豐富考核內容,可以以員工為中心進行多元化考核,對考核成績優秀的員工予以獎勵,才能夠確保安全培訓工作持續進行。將每期的安全培訓結果列入周期培訓中,對培訓中創新能力較強,工作突出的員工、部門予以獎勵,對于表現較差的予以批評,從而起到良好的培訓效果。
綜上所述,我們根據大部分煤礦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經驗看出,必須加強安全技術培訓工作,才能夠確保煤礦企業生產經濟效益以及安全生產。所以企業在安全培訓中必須進一步強化員工的安全意識,使員工樹立正確的安全觀念,學習必備的安全知識與技能,才能夠打下夯實的安全生產基礎,為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提供動力。